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造福蘇魯皖1億人民--解讀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09日 18時25分   來源:新華社

年均調長江水87.7億立方米 造福蘇魯皖1億人民——
解讀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林暉)經過11年的艱苦奮戰,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近日正式通水,工程沿線江蘇、安徽、山東3省21座地市的約1億人民從此將喝上甘甜的長江水。

11年艱苦奮戰成就偉大工程

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淮海地區長期受到乾旱缺水的困擾,水資源短缺與經濟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任務就是從長江下游調水到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補充山東、江蘇、安徽等輸水沿線地區的城市生活、工業和環境用水,兼顧農業、航運和其他用水。

工程從江蘇省揚州江都泵站引水,通過13級泵站逐級提水,利用京杭運河以及與其平行的河道輸水,經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和東平湖調蓄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過黃河後到山東德州大屯水庫;另一路向東到東湖和雙王城水庫,並與現有引黃濟青輸水渠道相接,實現向山東半島供水。

東線一期工程幹線全長1467km,沿途設13個梯級、34座泵站,建設內容包括疏浚開挖整治14條河道、建設13級泵站、新建調蓄水庫等,工程量十分浩大。經過11年艱苦奮戰,主體工程于2013年3月完工,5月完成了設計單元工程通水驗收,6月中旬江蘇、山東兩省進行了分區試通水,並於8月份通過全線通水驗收。

全力治污確保水質穩定達標

早在東線工程論證階段,水利專家就説過這樣的話:東線工程技術不是難題,真正的難點在治污。為了確保一江清水北送,我國編制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確定“治理、截污、導流、回用、整治”一體化治污體系。規劃及實施方案共確定治污項目426個,投資153億元,其中江蘇省102項,投資59億元;山東省324項,投資94億元。

沿線江蘇、山東兩省還分別簽訂治污工作目標責任書,通過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創新形成了一套符合東線治污實際的治污理念、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行了關閉排污口、截蓄中水、推行城鎮污水處理等有針對性的措施,甚至壯士斷腕地關停並轉了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調整産業結構。

通過治污項目建設和沿線綜合治污措施,東線治污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沿線經濟十年保持兩位數高增長的情況下,沿輸水幹渠污染入河總量持續減少,自2012年11月起,東線黃河以南段各控制斷面水質全部達到規劃目標要求,輸水幹線達到Ⅲ類水標準。昔日魚蝦絕跡、“一湖醬油”的南四湖又重現生機和活力,絕跡多年的小銀魚、毛刀魚、鱖魚等再現湖中,白馬河還發現了素有“水中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運河沿線城市的人居環境也得到極大改善。

年均供水效益超百億元

東線一期工程供水範圍南起長江,北至德州,東至威海,涉及江蘇、安徽、山東3省的21座地市及其轄內的71個縣市區,土地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約1億人。

為全面檢驗工程建設成果以及聯合調度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會同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及江蘇、山東兩省于10月19日至11月15日組織開展全線試運行。期間,東線一期新建、改擴建泵站和其他相關工程全部參加運行,環保部門組織監測輸水幹線水質,水利部門積極協調相關水事工作。試運行結果表明,東線一期工程工況良好、運行平穩,輸水沿線監測斷面水質全部持續穩定達標。

工程通水後,沿線城市及工業將增加供水量22.34億立方米;農業增供水量12.65億立方米,涉及灌溉面積3025萬畝;航運船閘增供水量1.02億立方米。此外,工程所建泵站還可雙向運行,增加排澇面積266萬畝,使其排澇標準由不足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據可研報告測算,東線一期工程多年平均供水效益達109.5億元。

 
 
 相關鏈結
· 謝伏瞻:齊心協力打好攻堅戰確保如期實現通水目標
· 張高麗主持召開南水北調工程建委會全體會議
· 河南將在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水源地建設生態屏障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越煤礦採空區關鍵項目中旬完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