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關註明天誰來種地——四論把“三農”工作抓住抓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年01月10日 07時10分   來源:人民日報

高度關註明天“誰來種地”
——四論始終把“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不久前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從戰略層面高度關註明天“誰來種地”的問題,圍繞“解決好人的問題”作出了重要決策部署,這必將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如果説近20年前“誰來養活中國”的悲觀論調已經被事實所否定,如今“誰來種地”已然是個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這些年,我國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很快,據測算,2013年農業從業人員中50歲以上的比重已超過40%。同老齡化一併出現的還有農業從業人員女性化和低文化程度化。出去的不願回鄉幹農業,留下的不安心搞農業,這種現象比較普遍。長此以往,再過10年、20年,誰來種地?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農業後繼乏人將日益嚴重。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説到底,關鍵在人。沒有人,沒有勞動力,糧食安全談不上,現代農業談不上,一切都談不上。“誰來種地”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願不願意種地、會不會種地、什麼人來種地、怎樣種地的問題。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把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正是破解種地困局的關鍵所在。

  富裕農民,才會讓人有盼頭、讓農業有吸引力。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中,來自農業的收入比重已經降到26.6%,農業收入對不少農戶而言正在變成“副業”。在此背景下,做強農業、提升效益,需要提高種地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社會化服務水平,需要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主體,同時重視普通農戶的生産發展,千方百計增加農民務農收入,從而增強農業吸引力,讓願意種地的青壯年多起來。

  提高農民,才會讓人有能力,讓農業有後勁。從國際經驗看,培育新型農民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與傳統農民不同,新型農民不僅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而且要深度參與市場競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下好農業人才培養的先手棋,加大農業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力度,把培養青年農民納入國家實用人才培養計劃,讓更多大中專院校特別是農業院校畢業生紮根農村,我們才能造就宏大的新型農民隊伍,確保農業後繼有人。

  扶持農民,才能讓人有定力、讓農業有保障。農業面對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雙重風險,國家的支持保護必不可少。尤其針對農業投入難、融資難等現實問題,需要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建立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金融體系,為農業發展開闢新的融資渠道。以良好務農條件和環境抗風險、增動力,是穩定務農預期、提振種地者信心的基礎。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牢牢抓住吸引年輕人務農、培育職業農民等工作重點,把中央惠農、強農、興農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我們就能為農業發展提供堅實人力基礎和保障,讓希望的田野煥發勃勃生機,結出纍纍碩果。

 
 
 相關鏈結
· 閩西老區龍岩市實現“三農”綜合保險全覆蓋
· 羅志軍新年上班第一天赴徐州市調研“三農”工作
· 西農東鑒之一——國際視野下的中國“三農”策
· 統籌解決城鎮化與“三農”問題——專訪韓長賦
· 更穩 更富 更活——2013年我國三農領域亮點紛呈
· 2013年“三農”改革為農民生活帶來6大新變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