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副總理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2008年11月25日)
在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村改革發展做出重大戰略部署、對推進新階段農村扶貧開發做出重要決策安排的新形勢下,召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回顧總結黨的十六大以來扶貧開發工作的成就和經驗,分析研究目前扶貧的形勢和任務,安排部署今後一個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
剛才,扶貧辦主任范小建做了很好的彙報,對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工作總結,有情況,有數據,有經驗;對目前形勢和問題的分析,全面客觀,符合實際;對未來工作的設想,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操作性強。這個彙報,很好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思想,很好地貫徹了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關於扶貧開發的決策和部署,很好地把握了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希望認真抓好落實。扶貧辦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安排,積極主動,大膽探索,在把握扶貧工作形勢、創新扶貧工作機制、提高扶貧工作水平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應予以充分肯定。與會的領導小組成員進行了認真的討論,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準確把握扶貧開發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黨的十六大以來,在中央強農惠農新政策的帶動下,在加強扶貧工作新舉措的推動下,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貧困地區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突出表現在,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貧困地區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加快推進。可以説,扶貧開發的成就是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好形勢的一個縮影,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理念的一個展示,也是我國人權保障事業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個印證。回顧這幾年的扶貧實踐,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堅持改革開放,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大規模減貧的堅實基礎。2002年到2007年間,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從12萬多億元躍升至24萬多億元,年均增長106%,國家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21%,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更是呈現多年少有的好形勢,糧食連續四年獲得豐收,主要農産品産量全面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8%。今年糧食生産又連續第五年增産,並創歷史最高水平。這些都為緩解貧困提供了有利的宏觀環境和必要的物質條件。
第二,堅持政府主導,實施開髮式扶貧,推動了大規模減貧事業的快速發展。《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完成後,國家又制定並實施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以下簡稱《綱要》)。2002年到2007年中央政府共投入財政扶貧資金753億元,並通過財政貼息調動了900多億元扶貧貸款。地方各級政府的扶貧投入也在不斷增加。我們強化了扶貧工作責任制,實施整村推進、勞動力培訓、産業化扶貧、移民扶貧,充分調動了貧困地區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力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在公平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了千年發展目標的穩步實施。我們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努力統籌城鄉發展,注重把公共資源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傾斜,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實行農村免費義務教育,普遍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我們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全面取消“農業四稅”,實行“四項補貼”。這既加快了農村發展步伐,也成為支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強大力量。我們全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救助體系,扶貧工作從此進入開發扶貧和生活救助“兩輪驅動”的新階段。經過不懈努力,我國成為全球首先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極端貧困人口減半的國家,為世界發展和減貧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
第四,堅持社會動員,促進國際合作,凝聚了減貧與發展的強大合力。我們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引導社會各方面大力開展各具特色的扶貧行動,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定點扶貧、東西扶貧協作、希望工程、光彩事業、巾幗扶貧行動和幸福工程等活動不斷深入。這不僅有力地推動了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農民增收,而且增強了全體社會成員的責任感,促進了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我們還積極與有關國際組織、雙邊機構和國內外民間組織合作,聯合實施了多種形式的扶貧項目或活動。扶貧開發呈現專項計劃扶貧、惠農政策扶貧和社會各界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新局面。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扶貧開發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一方面,扶貧開發任務仍然十分繁重。目前我國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相當突出,貧困人口規模依然龐大,貧困程度依然很深,貧困區域依然不少,致貧因素依然很多,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特別是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加快推進的背景下,包括貧困地區在內的廣大農村要素流失速度在加劇,農民特別是貧困人口與城鎮居民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國際金融危機、經濟發展減緩、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困難、自然災害頻發等對貧困地區的影響也不可低估。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實現共同富裕,需要繼續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對這一點,我們務必要有清醒的認識,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另一方面,扶貧開發也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同時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執政理念進一步落實,都為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搞好扶貧開發提供了良好環境。目前,黨中央、國務院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及時做出了擴大內需、加大投資力度等一系列戰略部署,其中的重點就是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提高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這也為扶貧工作提供了新的有利條件。對這一點,我們也要有足夠的認識,以增強信心。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搞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對確保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具有重大意義,必須作為長期的歷史任務持之以恒地抓緊抓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扶貧開發承擔著神聖的歷史使命。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扶貧開發承擔著促進貧困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重大任務。貧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是新農村建設的難點地區、硬“骨頭”地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存在著向發展水平較高地區集中的傾向,貧困地區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促進貧困農村發展,必須加大扶貧開發力度。以專項扶貧計劃為平臺,調動和整合各種資源,實行整村推進、綜合治理,是加快改善貧困農村生産生活條件的重要舉措,是推進貧困地區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方式。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扶貧開發承擔著幫助貧困人口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重大任務。農村貧困人口是收入最低的社會群體,2007年農村絕對貧困線收入水平只有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7%。只有通過扶貧開發,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拓展農民就業空間,才能促進貧困人口增加收入、脫貧致富,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近幾年,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農民收入增幅實現了由過去長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到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重大轉變,充分説明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扶貧開發承擔著縮小發展差距、關愛弱勢群體的重大任務。收入分配差距過大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也是當前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搞好扶貧開發,加大國家和社會各界對貧困地區的支持與幫助,一方面可以加快貧困地區的發展,縮小貧困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差距,另一方面可以增強貧困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加強不同階層、不同區域之間的了解,促進社會成員之間的諒解和包容,有利於緩解社會衝突,促進社會和諧。
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進程中,扶貧開發承擔著保護資源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任務。貧困地區大多生態環境惡劣,自然資源貧乏,人地矛盾突出。堅持扶貧開發與資源保護、生態建設相結合,有利於實現貧困地區人口、資源、環境的良性循環;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産業化扶貧、移民扶貧等措施,有助於減輕貧困地區人口與資源的矛盾,提高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探索建立有利於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資源和生態補償機制,也是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任務。
總之,我們必須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推進扶貧開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扶貧開發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扶貧開發工作只能加強,不能放鬆;扶貧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貧困地區的發展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停滯。我們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適應扶貧開發新形勢,順應貧困人口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難得機遇,採取有力舉措,奮力開創扶貧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二、努力做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原則,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做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行動指南。《決定》對新階段扶貧開發的方針、政策、標準、重點等提出了明確要求,當前扶貧系統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研究重大問題,細化實化政策措施,紮實推進各項工作。
一要把研究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作為當務之急。這既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搞好新階段扶貧開發的必然要求。與過去相比,新階段扶貧開發的目標任務、環境條件都有很大不同。必鬚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研究完善國家扶貧開發戰略,進一步明確戰略任務、戰略重點、戰略步驟和戰略措施;研究完善國家扶貧政策體系,對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要繼續堅持並不斷強化,對不適應的政策要及時調整並不斷完善,同時還要與時俱進地出臺新的政策措施。首先要確保如期實現《綱要》提出的奮鬥目標和任務,同時要及早謀劃2010年以後的扶貧開發工作。
二要把堅持開髮式扶貧方針作為根本保證。開髮式扶貧是中國特色扶貧道路最根本的經驗,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方針,必須長期堅持下去。同時,要推進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低保制度是社會救助,扶貧開發是提高能力;低保制度是維持生存,扶貧開發是促進發展,二者相輔相承,相互促進,不能相互替代。扶貧部門和民政部門要把“有效銜接”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既要明確分工,更要加強配合與協調。去年以來,扶貧辦和民政部積極合作,多次開展聯合調研,並就基層工作的銜接反復協商,這種做法很好。現在,兩個部門擬聯合財政部、統計局共同下發一個文件,這個想法也很好,希望認真研究,儘快出臺。
三要把儘快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並實現脫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截至2007年底,我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還有1479萬,低收入人口還有2841萬。根據《決定》提出的“實行新的扶貧標準,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要求,包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在內的4320萬人都要納入扶貧對象。扶貧對象擴大之後,要儘快完善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確保落實到戶到人,同時要認真研究新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的分佈和特徵,為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奠定基礎。這項工作關係到扶貧對象的落實和整個扶貧開發的成效,影響重大,請財政部、統計局予以支持。
四要把提高農村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作為工作重點。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根本出路。必須著力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生産生活條件;必須切實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通過發展生産力,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必須注重加大對貧困人口的人力資本投資,把發展教育培訓和醫療衛生事業作為突出任務,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這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和主體。同時,對那些沒有勞動能力或者勞動能力喪失的貧困人口,要積極實行社會救助,全面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努力做到應保盡保。
五要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作為扶貧的優先地帶。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既是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又是關係全國穩定和諧大局的重點地區。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都明確要求加大對這些地區的扶持力度。因此,扶貧開發的專項計劃,無論是整村推進還是産業化扶貧、勞動力培訓、移民扶貧等,都應向這些地區傾斜。扶貧辦提出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確保革命老區縣、邊境地區重點縣和人口較少民族居住區三類地區共24649個重點村優先完成整村推進扶貧規劃,這件事要切實抓緊抓好。
三、切實加強和改善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
做好新階段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和改善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努力提高新階段的扶貧開發水平。
第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切實發揮組織協調作用。本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承擔著重要的使命。今天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工作規則(修訂稿)》,進一步明確了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職能和工作制度。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扶貧開發的重大舉措和中長期發展規劃,部署年度計劃和工作重點,並根據部門職責把扶貧開發任務分解到成員單位。要建立和完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絡員工作制度,協調落實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決定的重大事項,及時溝通信息,組織開展調研和推動試點等工作。各成員單位每年年終要向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報告工作情況及安排,包括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和機關定點扶貧工作情況。
第二,地方各級政府要切實擔負起扶貧開發領導責任。要繼續堅持省負總責、縣抓落實、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格局,繼續實行扶貧開發工作責任、任務、資金、權力“四到省”制度,切實落實好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要將扶貧開發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不斷增加扶貧開發投入,統籌安排各類扶貧資源,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地方各級政府要強化各級扶貧開發辦公室的職能,使之與扶貧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重要性相適應。
第三,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大對扶貧開發支持力度。對貧困地區實行重點傾斜政策是中央的一貫方針。各有關部門要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和扶貧開發工作,切實把加快貧困地區的發展放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把加強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全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位置,把促進農村貧困人口增收放在全國農民增收的重要位置。目前正在研究擴大內需、促進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各有關部門要優先安排貧困地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轉移支付的力度,確保資源分配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要加大對少數民族、婦女和殘疾人等特殊貧困群體的扶持力度。扶貧開發要與計劃生育工作相結合,扶貧政策向計劃生育的貧困家庭傾斜。
第四,各級扶貧開發工作機構要切實履行職責。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各級扶貧開發工作機構要加強自身隊伍建設,擔負起組織、實施扶貧開發各項重點工作的具體任務,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要切實加強扶貧理論和戰略研究,提高工作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加快推動扶貧立法,使扶貧開發走上法制化軌道。切實加強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産業化扶貧、移民扶貧、特殊類型地區扶貧等重點工作,確保《綱要》目標實現。創新扶貧工作機制,穩步推進貧困村村級互助資金試點工作,積極開展“縣為單位、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的試點,加大扶貧資金和項目的監督力度。堅持並不斷完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群團組織的定點扶貧制度,積極吸收軍隊、國家重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營經濟參與定點扶貧工作。繼續開展東西扶貧協作,加強反貧困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按照《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要求,主動配合有關部門,承擔災區貧困村的重建任務,努力探索扶貧開發與災後重建相結合的道路。目前,要密切關注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增速放緩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影響,及時提出對策建議。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