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在內蒙古檢查指導抗旱減災工作時指出
紮實做好各項工作 努力奪取今年農業豐收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內蒙古檢查指導抗旱減災工作。這是8月28日溫家寶來到赤峰市敖漢旗雙平村一塊因旱災絕收的農田,仔細向村民詢問災情,了解村民生産生活用水情況。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內蒙古檢查指導抗旱減災工作時指出,近一段時間我國部分地區出現較嚴重的旱情,對農業生産和群眾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旱情和抗旱工作,各受災地區及時啟動抗旱應急響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抗旱減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目前北方旱情還在發展,南方部分地區又有新的旱象。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還在擴大,人畜飲水困難的數量還在增加。受災地區的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做好抗旱減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切實把抗旱減災作為當前“三農”工作中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紮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爭取今年農業有個好收成。我國糧食連續五年豐收,儲備充足,國家經濟實力提升,完全有能力戰勝這場災害,保障糧食供給,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
28日至29日,溫家寶來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通遼市奈曼旗,這裡旱災發生範圍廣、面積大、程度重。他深入田間地頭,實地察看農作物受災和當地抗旱情況,走訪農戶,了解人畜飲水和口糧供應情況,代表黨中央、國務院看望慰問災區群眾,檢查指導抗旱救災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內蒙古檢查指導抗旱減災工作。這是8月28日溫家寶來到赤峰市敖漢旗瑪尼罕鄉一處受災絕收的農田裏,仔細察看旱情。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28日晚,溫家寶在敖漢旗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抗旱救災情況彙報。他指出,當前乾旱主要發生在糧食主産區和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期,對糧食生産危害很大。因此,必須堅決打好抗旱奪豐收這一仗。一要加大各項抗旱措施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水利設施進行搶澆搶灌,盡最大努力減輕災害損失。要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加強對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科學調配,加強作物田間管理,做好抗旱技術服務。二要深入發動群眾開展生産自救,幫助群眾將能收的作物儘量收回來,同時盡可能搶種晚熟作物。鼓勵農民多渠道增加收入,減少和彌補旱災給農業生産和農民收入造成的損失。
溫家寶指出,要千方百計保障災區群眾生活。首先要確保災區人畜飲水,堅持“先生活、後生産”的原則,把保障群眾生活用水放在首位,加快實施飲水安全工程,特別要抓好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儘快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第二,要切實做好困難群眾的救濟救助。抓緊核查災情,逐村逐戶了解受災和生活情況。對特困戶、低保戶要及時發放救濟糧款,對缺糧群眾務必送糧到戶,確保今冬明春受災群眾有飯吃、不挨餓。第三,努力增加農民收入。要開動腦筋,多想辦法,盡最大努力增加受災群眾收入。加大勞務輸出工作力度,積極開闢新的外出務工經商渠道。及時進行農業保險理賠,確保保險賠償款早日兌現給受災群眾。
溫家寶強調,要切實加強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最薄弱的環節,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是基礎設施,必須充分認識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特殊重要性,要下更大的決心,千方百計增加投入,進一步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在乾旱缺水地區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搞好雨水集蓄利用,想方設法增辟水源;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採取多種形式調動群眾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加快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在適宜地區新建一批重點灌區,努力增加和恢復灌溉面積;大力推進節水灌溉,有條件的地方要搞滴灌、微灌、噴灌和管灌,發展設施農業;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充分發揮現有水利設施利用;實施土地整治,加快中低産田改造,提高高産穩産農田比重。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增強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國家防總:北方地區旱情回升 南方旱情發展迅速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姚潤豐)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27日分析認為,當前我國北方地區旱情已呈回升態勢,農作物重旱和乾枯面積、人飲困難數量持續增長;南方地區旱情露頭後發展較為迅速,特別是部分旱區人畜飲水困難問題比較突出,全國抗旱形勢嚴峻。
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截至8月27日,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為1.45億畝,超過多年同期均值300萬畝,其中重旱6107萬畝,乾枯2975萬畝,有693萬人、562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
財政部、民政部下撥1.76億元中央抗旱救災資金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衛敏麗)記者從民政部救災司獲悉,28日,財政部、民政部下撥1.76億元中央救災資金,用於幫助近期遭受嚴重旱災的河北、山西、黑龍江、甘肅、寧夏、新疆、新疆生産建設兵團7省(自治區、兵團)解決受災群眾口糧和飲水困難,以及浙江、重慶2省(直轄市)災區因災倒塌住房恢復重建。
8月26日,吉林省梨樹縣四棵樹鄉安家屯農民張寶全(中)與村民一起“搶救”抗旱水井,由於水井較淺,極易出現斷水現象。今年吉林省幾個産糧大縣(市)的玉米生産因旱情遭受到嚴重打擊,不少地塊出現絕收,條件較好的地塊也不同程度地減産。據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8月26日統計,當前長春、四平、松原、白城四市農作物受旱面積達2763萬畝,其中重旱面積1494萬畝,輕旱面積850萬畝,乾枯面積419萬畝。新華社記者 齊海山 攝
吉林抗災自救工作會要求打贏打勝抗災自救攻堅戰
在全省抗旱救災的關鍵時期,8月27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在長春召開全省抗災自救工作會議。會議強調,動員全省力量,在繼續搞好抗旱救災的同時,適時組織開展抗災自救行動,努力促進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持續發展。省委分管農村工作的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房俐,副省長王守臣出席會議並講話。
新華時評:嚴峻抗旱形勢考問糧食綜合保障措施
8月25日拍攝的湖北省安陸市陳店鄉九衝村乾涸的水塘。持續10多天的高溫天氣造成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安陸、孝昌、孝南等縣(市、區)的農田旱情嚴重。面對嚴重旱情,孝感市迅速採取機械提水和水庫放水等措施,全力抗旱保豐收。 新華社發(代純 攝)
新華社長春8月18日電(記者 齊海山)目前正值玉米等農作物形成當年産量的重要時期,我國北方的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等省區卻面臨嚴重的伏旱威脅。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嚴峻的抗旱形勢下,一些地區的抗旱設施卻未能發揮作用。
在吉林省等北方省份的抗旱現場,記者多數見到的是農民拉著水桶穿梭在機電井和農田之間,再就是農民自己家購買的“小白龍”(塑料水管)直接大水漫灌,部分噴灌設備因為身高不如玉米秸稈高,只能“望旱興嘆”。玉米秸稈高達1.8米至2.0米,多數是密植品種,而農民們手中的噴灌設備高度多在1.2米至1.4米,浪費水資源不説,還嚴重影響抗旱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