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李克強:關於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持續發展的幾個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01日   來源:求是

關於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持續發展的幾個問題
李克強 

    黨的十七大從實現未來發展目標出發,明確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綜合分析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了全面部署,強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要在“加快”兩個字上下功夫、見實效。

    調整經濟結構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決定性意義。調整經濟結構既是著眼于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也是為了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經濟發展的長期動力,使經濟增長建立在結構優化的基礎之上,持續性得到增強。調整經濟結構是提升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抗風險能力、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贏得國際經濟競爭主動權的根本途徑。

    一、我國已進入只有調整經濟結構才能促進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在經濟總量迅速擴大的同時,經濟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和優化。但經濟結構不合理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始終存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結構既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又面臨一次新的戰略性調整機遇。我們必須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高度,按照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切實增強經濟結構調整的緊迫感和自覺性,促進國民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一)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順應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

    當前,世界經濟在大調整大變革之中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趨勢,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形成了巨大壓力和倒逼機制。

    一是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市場需求受到抑制。當前,世界經濟總體上度過了最困難階段,出現回暖跡象。但世界經濟全面復蘇的基礎並不牢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消除。美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失業率仍處高位,在金融危機中受到重創的房地産、金融業仍待恢復,實體經濟增長乏力,新的經濟增長點短期內還難以形成,一些國家主權債務風險不斷暴露,實現世界經濟全面復蘇將是一個緩慢而複雜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短期內還難以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同時,一些國家還醞釀把碳排放與貿易挂鉤,徵收所謂的“碳關稅”,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可能對我國保持乃至拓展外需形成較大制約。

    二是世界經濟原有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發展格局面臨深度調整。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使發達國家過度依賴虛擬經濟的增長模式受到很大衝擊,一些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學者提出了世界經濟“再平衡”、“再工業化”以及貿易逆差國擴大出口等政策設想及目標。雖然經濟全球化的長期趨勢不可逆轉,但這種全球性的經濟格局調整和轉型,無疑會給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帶來深刻影響。

    三是世界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産業升級步伐加快。國際金融危機刺激了科技進步和創新步伐的加快,推動著世界産業變革與結構調整。發達國家加快調整科技和産業發展戰略,把綠色、低碳技術及其産業化作為突破口。去年美國推出綠色經濟復蘇計劃、歐盟實行綠色技術研發計劃等,都是為了塑造新的競爭優勢,搶佔新的制高點。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産業還處於國際産業鏈的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趨勢、搶佔先機,就會拉大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四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面臨的外部壓力有所加大。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將更加密切,在一些領域的競爭也可能趨於增加。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等全球性問題錯綜複雜,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依然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做好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在妥善解決熱點問題和全球性問題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有利於保持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

    (二)推進結構調整是解決國內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的根本舉措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目前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前三位,成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的最大新興經濟體和世界工業與製造業大國。但也要看到,我們的發展也付出了很大代價,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長期積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日益顯現,突出表現在需求結構失衡、供給結構不協調、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環境損害大、空間佈局不夠合理等方面。

    從需求結構看,主要是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失衡。多年來,我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不斷上升,經濟增長在較大程度上依賴國際市場。同時,投資率偏高,消費率偏低。據測算,我國的資本形成率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最終消費率則由同期的67%左右下降到48.6%。消費不足又與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相關,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影響了居民消費需求的提高。我國作為一個大國,長期主要依賴投資、外需拉動經濟增長,會加大經濟的不穩定性,不利於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從産業結構看,主要是三次産業發展不協調、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後,部分行業産能過剩。2009年,我國服務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42.6%。按照世界銀行數據,近年來,中等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為53%,高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為72.5%,低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為46.1%,我國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後。與此同時,我國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則已超出發達國家工業化時期的最高值。産業結構不合理,加大了資源環境壓力和就業壓力,也制約著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經濟的持續發展。

    從城鄉和區域結構看,主要是城鎮化發展滯後、中西部地區發展滯後、城鄉和區域之間生活條件和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較大。2009年,我國城鎮與農村居民收入之比為3.33:1,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為2.2:1。城鄉和區域結構不合理問題,不僅關係到內需擴大和發展空間拓展,也關係到社會和諧穩定。

    從要素投入結構看,主要是資源消耗偏高,環境壓力加大,資源環境的約束日益突出。我國主要資源性産品消費佔全球總消費的比重,明顯大於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雖然生産的産品有不少是用於出口的,但單位産品資源消耗明顯高於發達國家水平。同時,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消耗也很大,生態環境的代價也很大。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需要長期面對的重大挑戰。

    經濟結構調整涉及許多方面,上述結構性問題是我國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未來一個時期,這些結構性矛盾將更加凸顯。不調整經濟結構,就難以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就難以實現經濟持續發展。

    (三)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是鞏固當前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的迫切需要

    調整經濟結構,不僅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而且是當前的一項緊迫工作。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關鍵是要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係。在三者關係中,調整經濟結構是結合點和突破口,可以起到重要的平衡和調節作用。

    調整經濟結構,有利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年多來,我們全面實施並不斷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攬子計劃及政策措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取得明顯成效。但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顯不足。鞏固和發展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需要面向現實和潛在的市場需求,挖掘需求潛力;需要調結構,抓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使短期的恢復性增長成為長期的持續發展。同時,針對部分行業尤其是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産能過剩的情況,也需要及時淘汰落後産能,防止重復建設。這方面動手越早、損失越小,動手越晚、代價越大。

    調整經濟結構,有利於管理好通脹預期。當前我國價格水平總體平穩。但去年11月份以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幅由負轉正。受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和國內部分資産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通脹預期有所顯現。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強需求側管理,可以減緩對能源資源産品進口的依賴,防範輸入型通脹,這有利於管理好通脹預期。

    總之,經濟結構調整是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有效保證。我們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是有保有壓、有促有控的。這種調整是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是實現有後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有利於發展的調整。要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從解決對國民經濟影響較大的結構性問題入手,既為當前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支撐,又為實現未來發展目標創造條件。

    二、立足擴大內需調整結構,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也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首要任務。要在處理好擴大內需與穩定外需關係、增加投資與擴大消費關係的前提下,著力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努力實現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

    (一)堅持內需為主、內外需結合

    改革開放以來,外需對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儘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我國貨物出口額仍達1.2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同時,我國進口規模不斷擴大,去年貨物進口額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通過利用國際市場和引進資金,不僅拓展了我國的市場空間,增加了就業,而且帶來了先進技術、管理經驗、高素質人才和機制創新、觀念更新。外需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同時也應看到,立足內需是我國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國際經驗表明,大國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支撐。2008年,美國、印度內需佔總需求的比重分別為92%、88%。而同年我國這一比重僅為72.8%,在各大國中是較低的。我國人口多,幅員廣,迴旋餘地大,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擴大內需有著巨大的空間和潛力。

    立足擴大內需也是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的需要。應當看到,外需往往受到許多不可預料和突發性因素的影響,其變化不是我們能控制的。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和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我們均成功地加以應對,抵禦了外部衝擊,實現了經濟回升,靠的就是擴大內需。

    需要指出的是,擴大內需並非壓縮外需,而是在穩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時,著力增強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持續拉動作用。我國的擴大內需,是在開放條件下的擴大內需,而不是自求平衡;穩定和拓展外需,是建立在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基礎上的穩定和拓展外需,而不是單純擴大出口規模。我們在保持對外貿易大國地位的同時,還應逐步扮演好對外投資大國的新角色,進一步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因此,以內需為主,內需和外需共同構成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市場空間。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既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保持並增加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更要充分發揮內需潛力巨大的優勢,把經濟增長建立在穩固的內需基礎上。這些都是調整經濟結構的應有之義。

    (二)積極尋求投資與消費的結合點

    擴大內需包括擴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投資需求還有很大空間。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見效最快,對經濟企穩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要看到,長期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是難以持續的。要把重點放在投資結構的調整上,使投資進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傾斜,向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向自主創新傾斜,向節能環保傾斜。同時,要完善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更多地投向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市政公用和社會服務等領域,更好地發揮民間投資在擴大內需中的積極作用。

    優化投資結構的重點應放在以投資促進消費上。消費需求是最終需求,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密切相關。尋求投資與消費的結合點,不僅可以增投資、保增長,而且可以擴消費、惠民生,促進持續發展,起到“一石多鳥”的作用,這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條成功經驗。如2008年11月中央出臺的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10項措施中,擺在首位的就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它不僅可以緩解部分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難,而且刺激了裝修、傢具、家電等消費的支出,帶動了居民消費。又如投資于農村的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為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創造了條件,支持了居民消費。還有一部分投資可以直接轉化為勞動工資,有利於增加居民消費。在相當一段時間裏,我國投資與出口之間逐步形成了較強的循環關係,出口的增加帶動了投資,投資的擴大又促進了出口能力的增加。今後,應努力實現投資與消費之間的良性循環,以投資帶消費,以消費促投資。促進投資消費的有機結合不是權宜之計,是優化投資結構、擴大內需的長效之策。

    (三)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主要著力點

    擴大居民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點。我們説內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費需求不足。我國居民消費率較低,可開拓的空間很大。擴大居民消費需要多措並舉。一是完善消費政策。要總結家電下鄉等刺激消費政策的經驗,不斷豐富和完善相關政策。但擴大居民消費不能長期依賴政府補貼,還要探索多種辦法,建立長效機制。二是改善消費環境。要建立健全消費法規標準、市場流通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保障食品和藥品安全,同時要完善信用體系,發展消費信貸,提供優質服務,讓群眾安心消費、方便消費。三是培育消費熱點。要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購房需求,增加文化、體育、旅遊、培訓和家政等消費,引導消費結構升級。

    擴大居民消費的關鍵是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這就需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當前,應更加注重就業和勞動報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此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重要突破口。

    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只有就業規模擴大了,勞動者的收入增加了,擴大消費才有條件。社會保障是一張“安全網”。通過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可以解除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增強消費意願。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健全養老、醫療衛生、最低生活等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本身也是社會消費。應合理區分基本與非基本保障和服務,把重點放在“保基本、強基層、打基礎”上,集中力量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辦好群眾需求最迫切、政府又力所能及的實實在在的事情。

    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根本舉措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做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勞動報酬增長與經濟增長相協調。這要求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是一項關係到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大事,需要高度關注,切實採取措施。這方面的調整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格局調整,需要深入研究,積極穩妥加以推進。

    三、把城鎮化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拓展持續發展空間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我們講擴大內需,最大的內需在城鎮化,最雄厚的內需潛力在城鎮化。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城鎮化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應以加快城鎮化為依託,調整優化城鄉和區域結構,擴大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一)推進城鎮化是關係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

    城鎮化水平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從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發展史看,一國要成功實現現代化,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必須同步推進城市化。一些國際組織常用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工業化率、三次産業結構、城市化率等指標衡量一國的發展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穩步發展,2009年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46.6%。但總的來看,我國城鎮化水平與工業化水平相比,仍明顯滯後,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據統計,發達國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於80%,人均收入與我國相近的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周邊國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城鎮化發展水平偏低,制約著我國國內需求的擴大,影響著産業結構的升級,也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城鎮化進程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我國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內需空間。據有關部門預測,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還能持續相當長時間,到2030年,城鎮化率將達到65%左右,各類城鎮將新增3億多人口,這將為擴大消費和投資需求提供強大、持久的動力。一是城鎮化可以有效擴大城市消費群體,增加居民消費。據統計,2008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3661元,城關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8869元,地級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0599元,36個大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4326元。這表明從鄉村到城市,居民消費明顯增加。二是城鎮化可以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水平。農村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有助於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對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農民消費水平具有明顯效果。三是城鎮化可以有力拉動投資需求。城鎮人口的增加,可以帶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房地産開發等多方面投資需求。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全球市場需求相對短缺,由城鎮化帶來的國內市場擴大,不僅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其産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為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條件。

    “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鎮化率將突破50%,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結構會隨之發生一系列深刻變化。在這個關鍵時期,必須牢牢把握城鎮化發展蘊含的巨大機遇,清醒地認識這一變化可能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問題,因勢利導,趨利避害,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要看到,在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推進城鎮化,進而實現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有序引導這個宏偉進程,也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大考驗。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基本國情出發,借鑒國際經驗,穩步推進這一歷史進程。

    (二)以推進城鎮化帶動區域協調發展

    城鎮化是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近現代以來,一個沿海國家的經濟發展,首先從該國沿海地區開始,然後沿著內河向內地延伸,同時生産要素和人口在空間上合理聚集,成了一個普遍規律。我國經濟發展也經歷了類似的情況。改革開放30多年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地區率先開放發展,在形成外向型經濟格局的同時,形成了人口經濟集聚程度較高的城市群,有力地帶動了東部沿海地區的迅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極。但也要看到,在東部地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有所擴大,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後,一個重要表現就在於中西部地區城鎮化水平相對滯後。2008年,東部地區城鎮化率平均達到56%,而中部、西部地區分別只有43%、38%。通過推動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加快發展,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是解決區域協調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因此,在優化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城市群的同時,要在中西部一些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區域,通過加快承接産業轉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和有序集聚人口,培育和發展一批城市群,促進經濟增長和市場需求空間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序推進中西部城鎮化過程,既是創造和擴大內需的過程,也是帶動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過程。

    在城鎮化進程中,要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作為重點。在中西部地區,以縣城為基礎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在東部沿海地區,把有條件的中心鎮發展成中小城市,與大城市和現有中小城市形成有序分工、優勢互補的空間佈局。這既可以形成併發揮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又能避免城鎮過於分散造成的土地浪費,還可以避免一些特大城市過於膨脹造成的“城市病”。

    從國際經驗看,城市群是城市化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城市群可以通過現代交通網絡,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聯結起來,促進不同規模的城市和小城鎮共同發展。所以,要堅持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逐步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

    (三)在城鎮化進程中統籌城鄉發展

    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相互促進的,應當統籌推進。沒有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城鎮的繁榮與發展就沒有基礎和保障。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任何時候都要立足自己解決糧食問題。要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同時也要看到,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和農村人口逐步向城鎮轉移,農村居民人均佔有資源量會相應增加,從而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和商品化率,增加農民收入。減少農村人口,可以提高農業生産的規模化和市場化水平,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經濟實力的提升,可以增強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能力,有利於改善農村面貌,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四)把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逐步轉變為城市居民

    近些年來我國城鎮化率提高較快,但在現行統計的城鎮人口中,約有1.5億農民工及其家屬雖然常住城鎮,但在公共服務等方面還沒有完全享受與城鎮居民相同的待遇。因此,推進城鎮化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把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逐步轉變為城市居民,這樣可以在實質上提高人口城鎮化水平。要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穩步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在城鎮落戶問題。對一時難以落戶的,也要注意解決他們在勞動就業、工資待遇、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問題。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出生的農村人口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他們融入城市的意願更為迫切,逐步解決好他們的身份轉換問題,對城鎮化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

    穩步推進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轉變為城市居民,關係到上億人口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這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考慮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其他各方麵條件,因地制宜,穩步推進。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把農民變為城市貧民,因此需要努力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技能,增強收入保障能力。不僅要考慮農民工的落戶和享受公共服務等問題,還要從長遠出發,從下一代出發,為農民工子女創造良好的教育條件,加強技能培訓,使他們具備自身發展能力和適應能力。

    推進城鎮化既是一項艱巨複雜的任務,也是一個長期過程。推進城鎮化既要積極,也要穩妥。我國農村人口十分龐大,長期積累的城鄉二元結構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需要有一個過渡。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重大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如怎樣形成合理的城鎮化佈局,怎樣籌措城市建設和公共服務資金,怎樣使城市規劃和管理水平與城鎮化相適應等。總之,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

    房地産與城鎮化緊密相連,加快推進城鎮化必須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方面,要大規模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等建設,解決好低收入群眾住房困難問題。另一方面,要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等普通商品房供應,規範發展住房市場,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滿足不同層次居民住房需求。房地産市場屬地性很強,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需要各地從實際出發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安居樂業。

    四、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持續發展水平

    調整産業結構,最重要的就是面向市場需求。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市場需求可能是最稀缺的資源之一,産業發展最終要接受市場的檢驗。應及時調整産業結構、産品結構,努力使供給結構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要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培育壯大現代産業體系,促進三次産業協同發展。

    (一)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我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快速變動和升級的時期。居民消費正由以衣、食為主的生存型、溫飽型,向以住、行為代表的小康型、享受型轉變,這就要求産業結構適應消費結構的這種變化。首先,農業結構調整的潛力很大,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優質、生態、安全的農産品需求越來越迫切。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調整農業的産品結構和産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其次,隨著人均收入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加快變化,工業品和服務需求的結構調整方興未艾,並呈現出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新特徵。這就要求我們通過調整和改善供給來滿足不斷變化和升級的消費需求,通過不斷開發新産品和發展新業態,創造和引領新的消費需求。如新一代移動通信進入市場,已經催生出手機電視等空間廣闊的消費需求。

    在適應國內市場變化的同時,還應敏銳捕捉國際市場變化新趨勢。全球主流消費市場正在向健康、節能、環保、低碳和個性化、智慧化等方向發展,新的技術和創意正在推動形成一些新的消費熱點。我們應主動適應這種變化,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拓展海外市場空間。

    抑制産能過剩行業盲目投資,也是從市場需求出發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舉措。無論是發展現有産業,還是培育新的産業,都要充分考慮現實和未來的市場容量,考慮競爭能力,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否則終究會被市場所淘汰。

    (二)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強質量、品牌和標準建設,爭創國際競爭新優勢

    我國傳統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正在逐步減弱,培育新的競爭優勢迫在眉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培育自主品牌是塑造新競爭優勢的根本途徑。

    多年來,我們通過引進資金、技術,發揮低成本優勢,逐漸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但大而不強一直是發展中的軟肋,許多關鍵技術、大型成套設備、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礎件都依賴進口。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是制約我國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就難以在新的國際競爭條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日本和韓國的經歷表明,在低成本競爭優勢喪失後,應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知識産權,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其經驗值得借鑒。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應當清醒地看到,重要産業、重要領域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只有依靠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同時,要發揮我國市場規模巨大的優勢,繼續搞好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視走集成創新的新路子。這在三峽工程、高速鐵路工程建設和裝備研製中已有成功例子。要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抓住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出現的新機遇,通過企業並購、技術合作、建立海外研發機構、吸納科技等各類人才等一系列舉措,廣泛而多渠道地吸收全球創新資源和最新成果,用於增強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著眼于搶佔未來技術和産業制高點,與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更好地結合起來。從當前世界科技和産業發展的新動向來看,“物聯網”、“雲計算”和“智慧地球”等新興技術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生産、生活和創新方式,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産業發展空間巨大。要準確把握這些新技術和新産業的變化方向,明確主攻重點,加強基礎研究,突破核心技術,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産品質量、品牌、標準建設取得明顯成績。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標準建設尤為滯後。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自主創新的基礎,也是競爭力的根本保障。品牌是自主創新的結晶,是質量和信譽的載體,具有廣泛的認知度和市場空間。標準是自主創新的制高點,誰掌握了標準制定的話語權,誰就掌握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我們要在這些方面繼續努力,力爭獲得新的突破。

    (三)加快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

    服務業的繁榮發展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産性服務業,對於加強和改善供給,擴大就業,拓寬服務消費,減輕資源環境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國無論是生産性服務業還是生活性服務業都有著旺盛的市場需求,但服務業的供給能力和水平還難以滿足這種需求。首先要高度重視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為工農業生産服務的第三産業發展滯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國內消費市場的擴大以及出口産品附加值的提高,影響了我國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物流為例,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嚴重滯後,全社會物流成本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20%左右,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加快發展物流、商務、金融、保險、研發等生産性服務業,潛力巨大,效益明顯。

    我國生活性服務業也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餐飲、音樂、圖書、旅遊、健身、新媒體、心理諮詢等全方位的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一些適應新的消費需求的服務業也開始加速發展,對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拉動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發揮了重要作用。還要看到,人口集中到一定程度後,服務業的不同領域之間可以相互創造需求,相互創造就業崗位。我們要適應服務業的特點和新的變化,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使生活性服務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文化産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朝陽産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逆勢而上,豐富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調結構、促發展作出了貢獻。要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出版發行、影視、演藝娛樂、動漫等文化産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五、統籌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破解持續發展難題

    要素投入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根本轉變的重要原因。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要把調整優化要素投入結構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進行管理,加強節能增效和生態環保,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並從戰略上把握好人口發展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一)加深對我國基本國情的認識和把握

    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現在看,人口多的格局長時間不會改變,多年快速發展使我們的底子厚了一些,但人均水平不高、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突出。同時,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越來越明顯,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弱日益成為我國在新的發展階段的基本國情。發達國家200多年工業化進程中分階段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在我國現階段集中凸顯,尤其是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經濟持續發展的突出因素。

    人口多始終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進程中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30多年來,實現了人口再生産的歷史性轉變。但要看到,今後20至30年,我國將先後迎來勞動力人口、總人口、老年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數量、結構和分佈問題集中顯現、相互交織,呈現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

    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低,能源資源消耗大,單位産品能耗高。我國石油、天然氣人均儲量都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即使是比較豐富的煤炭資源,人均儲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但能源效率不高,一些重化工行業單位産品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高10%—50%,礦産資源總回收率比世界先進水平低20%,加劇了能源資源短缺的狀況。目前,我國石油、鐵礦石、鋁土礦、銅礦等重要能源資源消費對進口的依存度都超過了50%,對涉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保障能源資源安全的任務重大。

    近年來,我國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取得明顯成效,但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沒有根本扭轉,對經濟社會發展形成嚴重制約。主要表現在,我國在大氣污染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市空氣污染問題尚未有效改觀,水污染問題更加突出,工業污染依然嚴重,農村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問題進一步凸顯,一些地方長期積累的重金屬污染嚴重威脅當地群眾健康。環境污染已經成為當前關係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重大問題,亟待加大防治力度,持續推進治污減排,務求取得進一步的成效。

    (二)把節能增效和生態環保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

    通過節能增效和生態環保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不僅是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現實和長遠需要,而且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舉措。加強節能增效,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這是當前企業提高效益的現實途徑,是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重要方向。許多企業雖然引進了技術先進的設備,但節能環保指標仍然落後,加快改造更新大有可為,也十分必要。

    節能環保産業屬於戰略性新興産業,可以發展成一個大産業。我國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産業和技術已經具有一定基礎,新技術、新産品、新服務方興未艾,顯示出蓬勃生機。據估算,未來5年我國節能環保産業總産值可達4萬億元。比如,我國高效電機技術水平已經較高,但絕大多數用於出口,如果對國內低效電機進行全面改造,每年可以節約1500億度電,得到750億元的節電效益,還可以形成1000億元左右的增加值。

    同時,從我國國情出發,應在消費領域倡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的理念,加快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模式,從需求側減緩對資源和要素的供給壓力。而且,消費觀念和消費模式改變,也有利於擴大節能環保産品的市場,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三)從戰略上把握好人口發展問題

    人口問題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始終處於基礎性地位,與經濟結構調整密切相關,也是影響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將面臨人口問題帶來的雙重壓力。一是人口多帶來的就業壓力。據測算,本世紀30年代我國總人口將達到峰值。未來10年內,我國勞動力人口將達到峰值,但到本世紀中葉,勞動力人口仍多於上世紀90年代,也多於歐洲國家現在的人口總和,就業壓力將長期存在。二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本世紀初,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超過10%,按國際標準,已進入老齡社會。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老年人口將持續增加,“人口紅利”逐步減少。當然我們要看到,人口問題的雙重壓力,處理得好,可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發展的動力。為此,應當充分發揮人力資源仍然豐富的優勢,把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人才資源,同時把握好發展老齡産業的機遇,使經濟結構調整更好地適應人口結構的變化。

    把握好人口問題,需要統籌兼顧、綜合施治。必須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這個大方向不能動搖,否則就會犯歷史性錯誤。同時,也要著眼于長遠發展,科學分析人口問題帶來的影響,加緊完善人口與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統籌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佈的均衡發展,為經濟結構調整創造條件。這就需要深入研究一些重大人口戰略問題。

    六、推進改革創新,完善經濟結構調整的體制機制

    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任務,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難點和關鍵都在於調整利益格局,最大的癥結在於體制機制不合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銳意推進改革創新。

    (一)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評價體系

    面對新的發展環境,需要深刻理解又好又快發展的深遠意義,既要看到“快”的重要,也要對“好”有更積極的認識,努力做到又好又快。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今後一些年只要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就可以實現2020年比2000年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如果我國經濟再平穩較快發展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就能夠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創造出一個大國長達半個多世紀持續較快發展的奇跡。這要求我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國際上越來越重視用經濟結構、資源環境、人的發展等方面的指標,作為評價發展水平的依據。上世紀80年代,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就提出了包括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平均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在內的“人類發展指數”,用於評價各國的發展水平。我國在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引入國內生産總值指標,是一個大的進步。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們對發展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也需要拓寬發展評價體系的內涵,在重視增長速度的同時,更加重視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加重視對結構優化、自主創新、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就業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評價,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評價體系。

    (二)增強市場經濟主體的動力和活力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需要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市場主體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動力和活力。著眼于建立經濟結構調整的長效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盡可能減少行政手段,更多地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

    發揮好市場機制對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需要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理順價格關係,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這對於抑制過度需求、增加有效供給和調整分配關係具有關鍵作用。當前,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對於促進結構調整、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義重大。去年初,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成功實施。通過價稅費聯動,初步健全了反映市場供求狀況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並且公平了稅負。改革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把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與稅費改革結合起來,著眼于建立有利於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新機制。今後一段時期,資源要素價格改革的任務仍然繁重,環保收費改革也要擺上日程,目的就是要使資源性産品價格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同時,更加充分地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從而更好地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下一步,需要重點研究水、氣、電等資源性産品的階梯式價格改革思路,對基本需求部分可以考慮大體保持原有價格水平,對超量使用部分考慮累進加價。這樣做既有利於解決好低收入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又可以在公平和效率相統一的原則下穩步推進改革。在價格改革中,既要充分考慮資源稀缺程度,抑制不合理需求,也要考慮保障低收入群眾的基本生活和宏觀調控需要,防止價格大幅波動,避免對生産生活造成大的影響。推進價格等改革,要加強科學論證,通過聽證等程序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社會事業領域的改革,也要積極穩妥地推進。

    (三)健全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的財稅和金融體制

    財政稅收具有作用直接、定點調控的特點,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有力杠桿和重要工具。深化財稅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加快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稅體制機制,不僅是調整經濟結構的迫切需要,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要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強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過去,各級財政資金在保運轉的基礎上,較多地用於工業建設、基礎設施,這對於我們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在,我國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財政資金應該更多地用於促進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科學研究與普及、農村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領域,以更好地發揮在改善民生、擴大消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中央財政在這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地方財政也根據這樣一個思路,從各地實際出發,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使財政支出與保民生、擴內需、調結構更好地結合起來。今後,應逐步建立起長效機制。

    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和産業結構調整。我國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也體現在財力和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上。今後,要根據黨的十七大關於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的要求,在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政府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基礎上,進一步理順各級政府間收入分配關係。既要增加地方自有財力,調動地方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積極性,增強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也要保持中央財政適度的調控能力,以更好地均衡地區間的財力,用於支持農村、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要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建立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促進財力下移,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

    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稅制改革,形成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的稅收制度,更好地發揮稅收在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調節收入分配上的作用。稅收制度改革,既要考慮收入功能,也要增強調節功能,有利於引導經濟結構調整。推進資源稅改革就是一個重要方面。此外,對國家鼓勵發展的産業,要繼續實施更加有力的稅收扶持政策,支持企業自主創新、促進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稅制改革中,應減少收費,均衡稅負,進一步規範稅收和經濟秩序。

    在經濟結構調整中,金融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要根據國家産業政策和宏觀調控的需要,及時調整和完善信貸政策,實現有保有壓。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國有金融企業治理結構,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促進資本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要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原則下,發揮匯率對經濟結構調整的積極作用。在加強金融有效監管、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積極穩妥推進金融創新,繼續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2009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接近3700美元。國際經驗表明,人均收入從1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發展階段,是經濟結構變動比較快的時期。在這個階段,既有一些國家通過積極的結構調整實現成功跨越的經驗,也有一些國家因調整不力導致經濟停滯、社會動蕩的教訓。對這一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和可能面臨的挑戰,我們要有足夠的認識,積極主動地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新發展、新跨越。當前我國仍處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面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這種形勢,我們既要把握髮展大勢,明確方向,堅定信心,也要增強憂患意識,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上狠下功夫,切實取得成效。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紮實工作、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本文係李克強同志2010年2月5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求是》發表時有刪節。)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求是》雜誌發表李克強同志文章強調
調整經濟結構對促進持續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同志的重要文章,題目是《關於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持續發展的幾個問題》。文章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既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又面臨新的戰略性調整機遇。調整經濟結構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對促進持續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決定性意義。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高度,切實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詳細閱讀

    3月21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

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促進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李克強
(2010年3月21日)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很高興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現在正值仲春時分,春天是播種希望、謀劃未來的季節。在世界經濟逐步走出危機陰影、邁上復蘇征程的關鍵時刻,本次論壇以“中國與世界:增長、調整、合作”為主題進行探討,對於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探索在調整與合作中推動發展的路徑,很有現實意義。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來賓表示誠摯歡迎!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李克強:關於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持續發展的幾個問題
· 李克強參加“體驗科學、快樂成長”活動
· 李克強在《求是》發文強調調整經濟結構關鍵作用
· 中央國家機關第三屆職工運動會開幕 李克強出席並宣佈開幕
· 中央國家機關第三屆職工運動會28日在京隆重開幕
· 李克強會見愛爾蘭外長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