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習近平與在安中資企業代表座談:服務發展促進友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服務發展 促進友誼
——記習近平與在安哥拉的中資企業代表座談

    新華社羅安達11月20日電(人民日報記者杜尚澤 新華社記者王丙飛)從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市區向南,穿過車流如織的街道、路過琳瑯滿目的中國企業廣告牌,一直向南……豁然開闊!一幢幢嶄新的樓房,在藍天白雲下顯得格外靚麗。

    當地時間11月20日上午,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繁忙訪問中,抽出半天時間,長途驅車來到中信建設公司在安哥拉承建的安最大的民生工程——基蘭巴基阿希市安居住宅工程視察,並與在安哥拉的中資企業代表進行了親切融洽的座談。

    座談會就在建設工地上由廠房改造的會議室裏舉行。9家中資企業分別講述了各自“走出去”的歷程,有艱辛奮鬥、有成功喜悅、有跨國友誼、也有未來期盼。

    習副主席認真聆聽記錄,不時點頭讚許。他動情地説:“大家工作做得很好,講得也很生動感人,聽後很受啟發。”他讚揚大家“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大力發揚中國工人階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的優良傳統,勇於在艱苦條件下打硬仗、打勝仗”。他代表祖國和人民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現場響起的長時間掌聲中,飽含著對祖國親人關懷的感激之情。

    座談會上,習副主席就“走出去”戰略對服務國內發展大局、促進中國與世界合作的意義和成效作了深刻闡述。他説:“中資企業進入非洲、立足非洲要有大眼光和大智慧。”他要求“大家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中非友誼、珍惜和維護中非友誼。”

    “走出去” 互利共贏

    這片安哥拉最大的房建工地,是中資企業“走出去”的縮影。

    習副主席站在樣板間的陽臺上,眺望遠方。朝氣蓬勃的工地,那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傾注了中安兩國工人的心血。拔地而起的新城,一眼望不到頭。

    得知安哥拉總統今年兩次到工地視察,把這裡作為戰後重建的典範,習副主席讚許地點點頭。“走出去”戰略實施十餘年間,“安哥拉已連續4年成為我國在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我國在非洲最主要的承包工程市場之一”。

    聽到中信建設每一個項目都建立了黨支部,基層黨建工作對確保項目質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習副主席當即予以肯定:“中信建設海外工程的黨建經驗值得我們注重和總結,加以完善和推廣。”

    當看到這片工地還有農場,聽到工人們艱苦奮鬥的故事,習副主席説,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的南泥灣”。中資企業“走出去”的艱辛和奮鬥,他看在眼裏:“目前在安哥拉的多數中資企業,都是在安哥拉內戰結束不久後就進入的。中資企業來這裡參與經濟重建工作,面臨著重重困難。”但他們迎著困難前進,逐漸紮下根來。

    向再遠處眺望,前不久舉行非洲盃足球賽的體育場,還有一座座醫院學校、道路橋梁、水電站,都有中國企業拼搏奮鬥的身影。

    走出去,走進安哥拉。百廢待興的安哥拉土地上,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了24所學校、20個醫院項目。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承建的電網改造,使羅安達的供電能力提高了50%……

    座談會上,代表們細數一個個民心工程,習副主席深有感觸:“中國之所以能成為非洲各國人民全天候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就是因為我們更講感情、更重危難之中的雪中送炭。”

    去年,我國一躍成為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現在,我國三分之一的進口原油來自非洲;對外承包勞務合作30%的市場份額也在非洲。習副主席説:“‘走出去’戰略,為中非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走進去” 大有作為

    從市區來到這,“到處是工地,到處塞車,到處修路,”習副主席不由地想起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這是在發展中出現的堵!”現場頓時發出一片會心的笑聲。

    “我第一次來到安哥拉,留下兩點深刻印象:一是安哥拉發展潛力巨大;二是中安合作發展前景廣闊。同志們在這裡大有可為。”看著這塊充滿活力的熱土,聽著企業代表描繪的發展藍圖,習副主席即席談起中國傳統文化所注重的“天時、地利、人和”:

    ——從“天時”來看,非洲經濟復蘇勢頭強勁,發展中國家整體崛起勢頭進一步增強,非洲的市場和資源優勢更加凸顯。

    ——從“地利”來看,非洲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同我國經濟互補性很強。我國商品、技術、資金和發展經驗切合非洲需要,對非吸引力越來越大。

    ——從“人和”來看,加強中非合作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中非關係基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實。“從南非到安哥拉,我所接觸的非洲國家領導人,讚賞中國發展,希望借鑒中國經驗。中非在價值觀上沒有障礙,這也是‘人和’。”

    隨後,他話鋒一轉,“在‘十二五’時期,我國將按照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推動更多中資企業‘走出去’。實踐證明,推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既是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也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

    把能源、信貸和工程三者捆綁的“安哥拉合作方式”,是中國走進非洲的“金鑰匙”。“‘走出去’要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建議從國家層面指導和推廣‘安哥拉合作方式’”,企業代表們紛紛建言。

    習副主席讚賞地説,在推廣這種合作方式時,一要根據具體國家、具體項目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二要對這種合作方式加以完善,做到在完善中推廣、在推廣中完善。“從長遠看,我們要逐步完善對非“走出去”的産業佈局。要始終致力於推進互利合作的開拓創新!”

    “走下去” 相向而行

    中國企業走進非洲,有成就,也有曲折和不足。習副主席就中國企業如何可持續地走出去,如何認清自身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提出殷切希望:

    “要始終致力於維護中非友好。中非關係能贏得今天這樣的良好局面,是我國老一輩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打下的堅實基礎,也是雙方幾代人接力奮鬥的結果。”習副主席語重心長地説:“我們大家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中非友誼、珍惜和維護中非友誼。要以堅決維護國家利益為己任,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非友好建設者、促進者、維護者。”

    “要始終致力於促進互利共贏。相向而行,而非以鄰為壑。”習副主席的這句話,既是勉勵,也是告誡:“我們再三強調要對非讓利、多予少取、先予後取。中資企業進入非洲、立足非洲都要有這樣的大眼光和大智慧。”代表們奮筆疾書。“多予少取、先予後取”,正從中國政府的聲音,化作中國企業的實際行動。幫助企業駐在國抗洪救災、培訓乒乓球員、資助赴華留學……點點滴滴,如甘泉浸潤著安哥拉民眾的心田。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代表説:“我們深知,負責任的大國形象,需要負責任的企業行為來持久體現。”

    “要始終致力於樹立良好形象。堅持誠信守法、融入當地社會。”利益融入、文化融入,是“走下去”的一扇門。習副主席説:“要善於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鞏固擴大中非友好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

    會議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多像播種時節的春雷啊,中國“走出去”、走到非洲的企業,在這麼充滿活力和商機的熱土上,播下希望,收穫明天…… 

 
 
 相關鏈結
·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抵達哈博羅內開始訪問博茨瓦納
· 習近平與駐安哥拉中資企業代表座談併發表講話
· 南非媒體紛紛發表文章 積極評價習近平訪問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