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劉延東:努力開創基礎研究繁榮發展新局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01日   來源:求是

努力開創基礎研究繁榮發展新局面

劉延東

    基礎研究作為科學之本、技術之源,是科技進步的先導,是自主創新的源泉。胡錦濤總書記深刻指出:“只有以深入的基礎研究作後盾,才能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增強國家發展的後勁。”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在“十二五”開局之年,著眼長遠、統籌規劃和超前部署基礎研究,提升我國科學研究整體水平和原始創新能力,對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總結成績,堅定發展基礎研究的信心和決心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基礎研究底子薄,起點低,僅有30多個研究機構,科研人員不足500人,在世界科學界的地位無足輕重。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艱苦奮鬥,奮起直追,推動我國基礎研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跨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顧這段不平凡的歷程,對於準確把握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的階段和內在規律,堅定優先發展基礎研究的決心,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基礎研究,我們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以貫之地對基礎研究給予極大關心和支持。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新中國成立僅一個月就決定成立中科院。1956年,中央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制定了12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提出了基礎研究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我國基礎研究取得了“兩彈一星”關鍵科學問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陸相成油理論、多復變函數論、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重大成果。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著名論斷。小平同志親自推動成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開闢專門資金渠道支持基礎研究,恢復和設立了院士制度、學位制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啟動了“863計劃”,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大科學裝置和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科教興國戰略,頒布《科學技術進步法》。國家實施了“攀登計劃”、“973計劃”和知識創新工程,啟動“985工程”和“211工程”。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求加強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前沿探索,積極推動主流學科走到世界前列、重要戰略高技術領域實現跨越。國家相繼頒布了中長期科技、人才和教育規劃綱要,對基礎研究作出系統部署。近十年基礎研究投入年均增長近20%,總量超過1600億。這些重要舉措從政策導向、資金保障、人才隊伍、資源配套等方面,為我國科學研究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經過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我國基礎研究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正大踏步向世界先進水平趕超。建成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數學、物理、化學、材料、計算機和工程科學等學科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5名。具備了少數幾個科技大國才有的基礎科學研究力量,形成了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在內的科技力量佈局,建設了上海光源、郭守敬望遠鏡、重離子加速器、全超導托卡馬克等38個先進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38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骨幹研究基地,聚集和培養了大批創新型人才。涌現出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基礎研究重大成果,極大提升了在世界科學領域的地位。科技論文被SCI數據庫收錄總量已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數居世界第八。近年來高溫超導、納米材料、量子通訊、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古生物研究等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為人類科學發展作出了新貢獻。經過多年的跟蹤積累到醞釀突破,我國基礎研究的整體研究實力和學術水平顯著增強,已進入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的重要躍升期。

    基礎研究的巨大進步,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基礎支撐和前瞻引領作用,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打下了良好基礎。基礎研究的長期積累和多學科綜合交叉,為載人航天、青藏鐵路、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理論支持;材料科學、信息科學、製造科學的前瞻性研究,推動了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培育發展;能源科學、農業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的拓展以及對深海、深地、深空、極地的探索,為解決可持續發展和改善民生的瓶頸問題奠定了科學基礎。我國基礎研究取得的成就,是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社會積極參與、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幾代基礎研究工作者懷著建設國家、造福人類的理想,懷著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信念,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數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結果。這些成就是我國基礎研究跨越歷程的閃光足跡,是基礎科研戰線探索前進的生動寫照。

    60多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在艱辛探索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突出體現在:一是必須始終把基礎研究放在事關國家核心競爭力和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系統謀劃,持續投入,切實加強。二是必須堅持服務國家需求和鼓勵自由探索相結合,在涉及國家發展戰略的領域和科學技術的前沿,突出重點,超前部署。三是必須遵循基礎研究的規律,注重厚積薄發,倡導潛心鑽研、淡泊名利,形成鼓勵探索、崇尚創新的良好環境。四是必須加強創新人才培養,造就一支熱愛科學事業、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基礎研究隊伍。五是必須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科技計劃、科學基金與資助模式、評價機制等改革,增強基礎研究的生機活力。這些經驗彌足珍貴,今後要繼續堅持和完善。

    二、把握形勢,增強發展基礎研究的責任感使命感

    當前,世界科技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趨勢,基礎研究對科技發展、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影響更為深遠,戰略意義進一步凸顯。

    第一,當代科學前沿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基礎研究在推動新科技革命中作用日益突出。基礎研究不僅能夠開拓人類認識自然的知識疆域,而且將大大提高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從近代發展史看,基礎科學的重大發現往往帶動新的技術變革,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當前,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基礎研究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尺度向著最基本和最複雜兩個方向進一步拓展,學科交叉融合不斷加速,催生新的科學前沿,一些重要領域出現群體突破的態勢。基礎研究的積澱,正在為新的科技革命積蓄能量。抓住未來新科技革命的機遇,首先必須重視基礎研究,否則只能亦步亦趨、跟著別人走。機遇稍縱即逝,我們要增強緊迫感,深刻汲取歷史上多次與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的教訓,努力捕捉科學突破的先機,使我國基礎研究儘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第二,全球科技格局發生新的變化,基礎研究在搶佔國家競爭制高點中地位更加凸顯。當今世界科技格局的演化呈現出“關口前移”和“版圖東移”兩個明顯趨勢。從科技自身看,科學發現到技術發明、成果轉化的週期日益縮短,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界限日趨模糊,信息、納米、生物醫藥等許多領域的最新成果迅速轉化為新産品,國際科技競爭的關口已經前移到基礎研究。從國際科技版圖看,科技競爭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世界科技研發和創新的重心部分東移。發達國家希望通過加強基礎研究,繼續保持領先;新興經濟體正在改變以往較重視應用技術研發和承接技術轉移的取向,大幅度增加基礎研究投入,希望借此趕超發達國家。各國圍繞科技核心要素的競爭愈加激烈。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均發佈了新的科技發展戰略。在全球科技發展格局變化過程中,誰的基礎研究走在前列,誰就能佔領國際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我們要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以科學研究的新突破帶動科技、經濟實力的新提升。

    第三,人類面臨一系列新的全球性挑戰,基礎研究開闢新方向、探索新路徑的任務更加艱巨。當今時代,人類正面臨著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環境保護、人口健康、疾病防控等許多共同挑戰。解決好這些挑戰,一方面迫切要求通過基礎研究,從本質上認識空間、海洋、地震等基本規律,提高人類了解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另一方面迫切要求構建全球基礎研究開放合作的大格局,拓展科技全球化的廣度和深度,動員全球科學研究資源,共同攻克難題。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大型強子對撞機、國際綜合大洋鑽探、全球海洋觀測網等重大國際科技合作計劃,一些中外高校也搭建聯合研究平臺,在拓展國際合作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我們要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參與重大基礎研究攻關,力爭率先提出和開拓新理論、新問題和新方向,為人類社會進步作出中華民族應有的貢獻。

    第四,我國面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任務,基礎研究在支撐引領科學發展中使命更加重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連續30多年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長速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也在增大,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迫切要求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行一場綜合性、系統性和戰略性的轉變,其中在兩個方向上要加快步伐。一是解決我國在全球産業分工處於低端的問題,推動産業升級。我國處於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的低端,根本原因在於處於知識鏈的低端,科學研究積累不夠,原始創新能力不強,許多結構和工藝的基礎性問題缺乏研究。知識是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重要驅動力,今天的基礎研究可能就是明天的高技術。只有通過紮實廣泛的基礎研究,推動創新鏈與産業鏈的互動,才能建立附加值更高的産業體系,形成優勢産業集群,真正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二是解決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制約問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正處於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資源環境的壓力較大,必須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避免走一些國家工業化時期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這有賴於我們在能源、資源、材料、生物、地球、環境等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有新突破。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我們必須更加重視基礎研究的源頭創新作用,為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科學發展提供知識基礎和創新動力。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的基礎研究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但也要清醒看到,現代科學在我國發展歷史不長,基礎研究仍是科技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整體水平與主要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一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較少,部分學科和領域還處於跟蹤水平。即使是進入先進行列的學科和領域,開創新的學科和研究方向的能力也尚未顯現。二是基礎研究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引領當代科學潮流的大師級人物和世界級科學家不多,卓越學術團隊和青年拔尖人才的成長還不適應基礎研究加快發展的需要。三是一些科研體制機制還不利於激發基礎研究活力。一些基礎研究計劃按競爭模式設計,科研人員在爭取課題上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同時由於考評比較重視論文數量、刊物檔次和文章被引用情況,使一些科研人員不得不追求短平快的項目。四是基礎研究對産業的推動還需加強。一些領域還存在把科學和技術對立起來的現象,忽視了科學研究中新原理、新方法、新儀器的研究,缺乏對産生變革性技術的追求。基礎研究部門與重大應用部門之間也缺乏緊密的協調機制,對成果轉移轉化認識不到位、力度不夠,基礎研究成果在推動新興産業形成和發展中難以發揮更大作用。五是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到基礎研究領域,一些人不願意從事週期長、探索性強的基礎研究,一些單位沒有形成學術爭論的氛圍,學術環境不夠寬鬆。六是儘管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增長很快,但佔全社會研發經費的比例仍長期徘徊在5%左右,地方政府和企業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積極性不高。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加強基礎研究的戰略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加快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三、真抓實幹,努力開創基礎研究繁榮發展新局面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也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前不久,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重要講話中指出,要瞄準國際前沿,加強基礎研究,建設重大創新平臺和創新團隊,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這是對基礎研究提出的最新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勇於開拓,努力開創基礎研究的新局面。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發展基礎研究,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和教育規劃綱要的部署,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堅持服務國家需求和鼓勵自由探索相結合,突出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和研究基地建設,優先發展、強化支持,夯實基礎、創新機制,瞄準前沿、重點突破,推動我國基礎研究水平整體提升,一些領域加快走向世界前列,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切實發揮支撐引領作用。

    第一,圍繞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做好基礎研究規劃佈局。基礎研究具有戰略性、先導性、公益性的特點,對科學的發展和現實生産力有著深遠影響和不可估量的滲透力,必須統籌規劃佈局,優化配置資源,找準主攻方向。一要通過戰略研究選擇若干重點科學前沿領域,並實施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強化支持。《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確立了四項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這兩年又新增了幹細胞研究和全球變化研究兩個計劃。對這些前沿領域要投入更多資源,同時注意把科學家的研究興趣吸引到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上來,努力實現重點跨越。二要與國家發展戰略、行業發展方向、區域發展需求相結合,主動做好前瞻研究,在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科學問題上有更大作為,推動基礎研究與高技術融合,加快産業化。三要支持科學家自由探索、大膽創新,深化對客觀規律的認識。科學史表明,自由探索是基礎研究的基本特徵。要從資助機制、文化氛圍和政策措施等方面,保障和支持國家需求和科學家好奇心驅動的自由探索。對孕育創新思維和全新學術觀點的“非共識”項目,在科研立項管理中要給予支持。四要強化學科建設的基礎地位,綜合考慮學科發展趨勢和現狀基礎,調整優化學科結構,推動學科均衡協調發展。加強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建設,突出特色,提升質量。未來基礎研究的重大創新將更多出現在學科交叉領域,要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學科生長點,力爭有更多學科進入世界前列。五要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型科學裝備、科技自然資源、文獻與數據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並推動開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率,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基礎設施體系,為基礎研究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第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基礎研究健康發展。體制機制不盡合理是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必須通過深化改革來破除障礙、激發動力。一要建立健全科技資源協調機制,加強國家科技計劃的頂層設計和工作銜接,準確定位,統籌分工,各有重點,形成對不同類型和階段重要研究工作的協同支持格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要更加側重基礎、前沿和人才,鼓勵自由探索,營造創新環境,夯實學科基礎,加強前瞻部署,培養創新人才。“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要更加強化目標導向,聚焦重大科學問題,突出優秀團隊建設,著力解決制約未來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基礎研究計劃與“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其他科技計劃也要做好銜接。二要進一步推動知識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緊密結合,增強國立科研機構和研究型大學的創新能力。中科院和高校要通過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和“985工程”、“211工程”等,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機構和國際一流大學。各部門、各地方也要圍繞行業發展和區域創新需要,大力支持有特色和優勢的基礎研究,提升行業競爭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三要改進和創新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項目申報、經費分配和過程管理辦法,探索新的科研組織模式和有效資助方式,形成有利於基礎研究健康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保持基礎研究的活力。競爭性項目和穩定支持項目要保持合理比例。實踐證明,競爭課題非常必要,但如果過分追逐經費資助多的方向和熱點,可能出現科研機構同質化現象。因此,對經過科學論證的重大項目、優秀團隊和重點基地,要給予持續穩定支持,使科研人員從忙於申請項目、疲於應對檢查評估中解脫出來,心無旁騖、潛心鑽研,開展長期持續跟蹤研究。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加快培養造就創新人才。基礎研究發展,關鍵在人才。近年來,貝時璋、錢學森、錢偉長、朱光亞、吳階平等幾位科學大師相繼辭世,這是我國科技事業的重大損失。他們一直期盼著我國能夠多出一些拔尖創新人才。老一輩科學大師的這種關切和期望,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培養和造就創新人才的緊迫性。要積極應對國際高端人才競爭的嚴峻挑戰,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抓住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和教育規劃綱要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在發現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要深入實施“千人計劃”等各類人才計劃,儘快啟動“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引進和培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優秀科學家,加大力度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優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穩定高水平實驗技術人才,有計劃吸收在校碩士生和博士生參與科研項目,努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勇於創新的科研隊伍。要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打破大學和研究院所、不同學派之間的壁壘,推動跨學科交叉融合和思想碰撞,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以事業凝聚人才、以實踐造就人才、以機制激勵人才,形成創新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第四,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營造有利於創新的人文環境。科學精神的鼓舞和感召,創新文化的激蕩和熏陶,是基礎研究發展的內在動力。要完善和創新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設計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發揮好政策標桿的導向作用。基礎科研評價要做到“五個有利於”,即有利於鼓勵原始性創新,有利於發現和培育優秀人才,有利於科研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有利於營造寬鬆的創新環境,有利於防止和懲治學術不端行為。在評價內容上,要更加體現鼓勵瞄準重大學術問題前沿和自由探索的導向,鼓勵關注間接的、長遠的、隱性的價值,評價週期不能過短。在評價方式上,要公開透明,接受學術界的監督,以增強公信力。要積極宣傳科學研究中的明德楷模和治學典範,營造求真探源、平等爭鳴、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氛圍,鼓勵科研人員樹立遠大理想,腳踏實地,勇攀高峰。要完善誠信制度,建設誠信文化,堅決抵制不良學風的侵蝕,對科研不端行為實行“零容忍”,切實維護學術研究的聲譽。

    第五,加強統籌協調,動員全社會重視和支持基礎研究。重視和支持基礎研究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富有遠見的表現,要進一步提升基礎研究在整個科技工作中的地位。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點實驗室、知識創新工程等支持力度,基礎研究投入持續快速增長,但“兩個明顯偏低”的問題仍然突出,即基礎研究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比例明顯偏低,企業投入明顯偏低。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企業在實現原始積累之後,開展或支持基礎性、前瞻性研究,是保持其持續創新能力和較強競爭能力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們作了一些嘗試,在技術創新工程的框架下,支持建立政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並依託一批有條件的企業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引導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努力解決行業共性技術問題、技術發展中的基礎性問題和成果轉化問題。下一步,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公共財政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特別是把地方財政對基礎研究的支持納入國家各項創新評價體系,形成中央、地方合作支持基礎科學的新機制。另一方面要鼓勵包括企業、社會公益組織在內的社會各方面關心和支持基礎研究,協力推進基礎研究繁榮發展。

    第六,擴大開放交流,提升基礎研究國際合作的實效和水平。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是全球化時代發展科學技術的有效途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利用國際創新資源、提高基礎研究水平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後要在毫不動搖地堅持自主創新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要發揮政府間科技合作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參與國際科學計劃的力度,組織有我國特定優勢的重大國際合作研究計劃,圍繞共同關注的重大科學問題深化合作研究,推動我國基礎科學與前沿技術研究加快趕上先進水平。要鼓勵中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加強科技合作,支持我國科學家參與國際科技組織,為基礎研究的發展營造良好國際學術環境,構建有效合作平臺,提高我國在世界科技舞臺的地位。

    基礎研究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內容,中央各部門、各省(區、市)黨委政府都要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基礎研究,在全局工作中擺上重要位置,加大財政投入,加強組織協調,強化條件保障,確保科技投入向基礎研究傾斜,為基礎研究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建設創新型國家任務艱巨,基礎研究工作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奮力開拓,銳意進取,開創基礎研究工作新局面,為提升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劉延東在深圳考察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籌辦工作時強調
團結協作 精益求精 確保深圳世界大運會圓滿成功

    新華社深圳7月24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23日至24日在深圳考察並專題研究世界大運會籌辦工作時強調,要通力合作,紮實工作,努力把深圳世界大運會辦成精彩祥和、安全有序、節儉高效的體育文化盛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參加考察等活動。

    劉延東在深圳實地考察了大運會場館及其配套服務設施試運行情況,聽取了組委會關於籌辦工作的彙報。她説,經過廣東省、深圳市和有關中央部門及地方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運會在場館建設、賽事組織、城市運行、參賽準備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績,體現了年輕城市舉辦青年盛會的時代特色,傳遞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尊重多樣文明、促進和諧包容、共享和平友誼的價值觀,生動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詳細閱讀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成立
劉延東出席成立大會並講話

    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從左至右)為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揭牌。當日,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暨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中國科學出版集團為主體,人民郵電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等單位參股設立。集團公司作為科技出版資源和企業資産整合平臺,將按照資源互補、産業結構合理、先易後難的原則,採取行政推動和市場動作相結合的方式,分批分階段對中國科學院及其他中央部委擁有的科技出版資源進行整合,力爭成為國內一流、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科技出版“航母”。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暨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會19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大會並講話。

    劉延東指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組建大型出版傳媒集團,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産業快速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部署。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推進中央各部門出版社體制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對於推動我國從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劉延東高度讚揚姚明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突出貢獻
· 劉延東:團結協作 精益求精 確保大運會圓滿成功
· 劉延東出席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成立大會並講話
· 劉延東出席"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十週年慶典
· 劉延東出席全國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 中美乒乓外交40週年紀念活動舉行 劉延東致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