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阜平看望困難群眾回訪
新華社河北阜平12月31日電(記者霍小光、李斌、張濤、王昆)“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元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來到地處太行山深處的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河北省阜平縣,看望困難群眾,共商脫貧致富之策。
這是一次行程緊湊、內容務實的調研——29日下午3時從北京出發,30日下午1時許離開,20多個小時,往來奔波700多公里,走訪兩個貧困村,召開兩場座談會。
這是一次特殊的看望——在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背景下,總書記第二次外出考察就專程看望老區困難群眾,不僅傳遞出重要政策信息,也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實幹興邦”的具體行動。
濃濃的民生情懷——“總書記帶來了溫暖,全村家家戶戶都沒少”
出阜平縣城向西40多公里,已進入太行山深處。30日臨近晌午,記者到達了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儘管陽光明媚,可室外溫度只有零下13攝氏度。
年過九旬的老奶奶馮秀榮,坐在向陽的墻根下曬著太陽。就在剛才,她和習近平總書記握過手。“這麼冷的天,總書記還來。”見到記者,老人的一句話樸實真切。
駱駝灣村是個特困村,村裏608口人有428人為貧困人口,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900多元。村路兩邊,不少房子低矮破舊,石塊壘起的圍墻上,靠著一捆捆用來燒火取暖的秸稈,寒風吹來,“嘩嘩”作響。
走進村民唐宗秀家,一張土炕佔去半間屋子,炕上擺著一個取暖的火盆。餘下半間,就放著兩個櫃櫥和一張桌子。
67歲的唐宗秀説:“總書記知道咱們這兒困難,來訪察訪察生活好不好,不叫咱受罪。他進來屋裏,也沒嫌幹不乾淨就坐下來,説我的口音像山西話,和我拉家常,可是親切。”
“他問我種了幾畝地、糧食夠吃不夠吃、養豬了沒有。還問我有什麼要求。我跟他説,現在不賴,沒什麼要求。”唐大媽説。
唐宗秀家門外的小路用石頭鋪砌而成,走在上面深一腳淺一腳。她特意攙扶著送總書記走出門外,“我叫他慢著點,他也叫我慢著點,説路不好走。”
村民唐榮斌家,屋裏一口水缸的蓋子上放著一桶食用油,地上是一袋50斤的白麵,炕上一床嶄新的棉被和一件軍大衣格外搶眼。唐榮斌説:“這些都是總書記送給我的。這麼大領導來我們村,這是頭一次。”
一台21英寸彩電是唐榮斌家唯一的大家電。他邊把電視打開邊説:“總書記就是站在這兒,讓我打開電視,問我能看幾個臺,還問我家裏的電話能不能打長途。”
讓唐榮斌印象最深的是,總書記叮囑他要把小孫子的教育搞好,説希望在下一代,下一代要過好生活,首先得有文化。
從縣城到龍泉關鎮這一路,阜平縣委書記李寧太和總書記坐在一輛越野車上。“説老實話,一開始挺緊張,但總書記特別和藹可親,就像朋友一樣同我討論阜平的未來。車開了一個小時,他問了一個小時。”李寧太説。
李寧太還告訴記者,總書記在阜平縣住宿的房間只有16平方米。賓館餐廳經理賈春紅也説,總書記一行的工作餐嚴格按照“四菜一湯”標準配備,都是家常菜,還特別交代不上酒水。
記者在顧家臺村的村口見到村支書顧叔軍時,他正組織發放慰問品。“總書記帶來了溫暖,全村家家戶戶都沒少。”村民馮海花説。
保定市委書記許寧説:“播種什麼能收穫什麼。黨中央關心基層群眾,就一定會收穫群眾對黨的擁護,收穫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不斷增強。”
見群眾、聽真話、摸實情——“總書記這次就是來看‘窮’的”
據記者了解,這次考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的,目的是了解中國最貧困地方和群眾的真實情況,思考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共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計。總書記強調,不管路多遠、條件多艱苦,都要服從於此行的目的。經過有關同志調研,最終把目的地選在了阜平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1000元的兩個村。
領導機關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確,就是要確保總書記在考察中見群眾、聽真話、摸實情,絕不允許弄虛作假。村民有什麼説什麼,説不上來不要緊,但不能搞“培訓”,更不能“導演”。村民家裏也不許搞裝飾,要保持村裏生活的原生態,不要為這次考察活動添置哪怕一個新板凳。
得知上級要求後,當地一些幹部擔心,總書記看到阜平發展這麼多年仍舊這麼貧困,會不會對我們的工作不滿意?
李寧太開始也有顧慮。他説,像駱駝灣和顧家臺這樣的特困村,只佔全縣村子數量8%不到。但要把最窮的這一面原原本本展現給總書記,心裏還是有些打鼓。
李寧太説,總書記不僅充分肯定了阜平近年扶貧工作的成績,還對我們發展中遇到的一些難題給予支持,與我們一起尋找特困地區脫貧致富的路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把我們貧困地區落下不是?”李寧太説。
當地各級幹部對中央的要求也逐漸理解了。保定市委書記許寧説,總書記這次就是來看“窮”的。只有原汁原味地看,只有對真實情況深入了解,才能做出正確決策。
在實地調查、深入了解情況後,30日上午,習近平在顧家臺村和幹部群眾進行了座談。“我給總書記彙報了今後怎麼幹好工作,提出我們村子也要實現翻番奔小康。總書記馬上説,你翻番人均收入也才兩千,離小康還有很遠距離。説這話時,他緊鎖著眉頭。”村支書顧叔軍回憶説。
座談中,習近平提出了“把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新要求。顧叔軍説,總書記提出“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因勢利導”4句話並做了解釋,“每一句話,都有深刻的涵義,他明確要求各項扶持政策要進一步向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傾斜。”
栽上“搖錢樹”、養起“下蛋雞”——“總書記盼著我們富,我們也想著發財致富”
阜平歷史悠久。早在夏商時期境內就有人類居住。史料記載,“阜”為“興旺昌盛”之意,寄託了千百年來世世代代阜平人的美好願望。
李寧太説,阜平是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曾經在這裡戰鬥生活過的聶榮臻元帥留下了“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心願。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還深情回憶起了與聶帥交往的故事。
在顧家臺村,記者見到17歲的顧文香,村民顧成虎的女兒。總書記到家中走訪時,她沒有在屋,覺得有些遺憾。正在阜平職教中心讀高中一年級的她,已經萌生了退學的想法。她説,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趕快掙錢養家。
“我媽、我哥都有重病。家裏太窮了!爸爸這麼大年紀還要去種地……”説著説著,她竟泣不成聲。
“習總書記來看我們,就是想幫我們富起來。我還是不能退學,要好好學習,將來假如我能掙2000塊錢,我就給家裏1500。”簡單的心願打動了在場的人們。
龍泉關鎮黨委書記郄大建説,因為貧困,一些年輕人紛紛外遷,村子裏面缺少發展後勁。今後要想方設法讓人才留下來,就像總書記強調的“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面對扶貧攻堅難題,今年以來,河北省開展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選擇5010個窮村亂村,派出1.5萬餘名幹部駐村幫扶。指著村裏新修的道路以及休閒健身小廣場,顧家臺村駐村幫扶工作組組長、保定銀行黨委委員王恩東説,我告訴總書記我們為村裏辦了十件實事,總書記給予肯定。我們下定決心,不摘“窮帽”絕不撤離。
“沒有這些窮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一句空話。”河北省委書記張慶黎説,目前河北省仍有1萬多個村處於貧窮落後狀態,明後兩年,省裏將再選定5000多個村,選派3萬多名幹部駐村幫扶,通過解決一家一戶村民辦不了的大事難事,為村民找到致富路。
“總書記希望我們經過三年努力,把村子規劃好、建設好,既要有文化,收入也大大增加。”顧家臺村村支書顧叔軍説,讓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總書記臨上車前轉身叮囑他説,希望早日聽到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好消息,“以後有什麼事可以找他,或者寫信”。
習近平離開村子時已近中午12點,村民紛紛涌上前來爭著和總書記握手道別。村民馮海花回憶,總書記説:“希望下次來,村裏有更大的變化”。
“總書記盼著我們富,我們也想著發財致富,兩下子想到一塊去,就一定能成!”馮海花説。
習近平在河北慰問困難群眾並考察扶貧開發工作
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這是習近平在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到困難群眾唐榮斌家看望。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新華社石家莊12月30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到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考察扶貧開發工作。他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29日下午,習近平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驅車300多公里來到地處太行山深處的阜平縣。阜平是革命老區,是當年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阜平縣也是全國重點貧困縣。習近平對老區幹部群眾十分掛念,元旦前特地來到這裡看望。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