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201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05日   來源:解放日報

    二、2010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10年是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年,也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我們面臨非常光榮而又十分艱巨的任務。當前,世界經濟出現了積極變化,逐步走出衰退,但全球經濟復蘇仍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國內經濟總體企穩向好,但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仍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上海經濟進入平穩回升的軌道,正處於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對上海發展寄予厚望,上海必須要在“四個率先”上取得實質性突破。新的一年,面對辦好世博會的重大考驗,面對率先轉變發展方式的重大考驗,面對解決新形勢下民生和社會管理複雜難題的重大考驗,面對公開透明、信息化、法治化條件下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的重大考驗,我們既要看到複雜形勢下的有利條件,增強必勝信心,善於抓住機遇、用好機遇;也要充分估計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增強憂患意識,善於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新的步伐。

    做好2010年政府工作,要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按照中央五個“更加注重”的要求,認真落實九屆市委十次全會和市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確保世博會成功舉辦,確保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確保民生持續改善,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十一五”規劃目標全面實現和高質量謀劃好“十二五”發展,努力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力爭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

    綜合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産總值增長8%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增長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國家價格調控目標保持銜接,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相當於市生産總值的比例達到2.8%以上,萬元生産總值綜合能耗進一步下降、完成“十一五”期間下降20%左右的目標,環保投入相當於市生産總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城市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三、全力辦好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上海世博會是繼北京奧運會後我國舉辦的又一個世界盛會,這既是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世博會是人類文明成果薈萃的偉大盛會,每一屆世博會都是見證人類文明成果的重要驛站。辦好上海世博會,對於展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和文明進步形象、促進世界各國各地區交流合作和共同發展,對於上海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舉辦世博會是今年的頭等大事,全市各方面工作都必須圍繞辦好世博盛會、抓住世博契機來展開。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堅持科學辦博、勤儉辦博、廉潔辦博、安全辦博,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深入演繹“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確保辦成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

    (一)堅持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並舉,認真做好世博園區各項籌備工作

    全面完成世博園區建設和布展任務,以創新、創意、創造為世博贏得精彩。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確保外國自建館、租賃館、聯合館、企業館、園區基礎設施和各項配套設施全面如期建成。深化細化展示方案,完成中國館、主題館布展任務。積極推進參展各國和國際組織、各省區市、港澳臺地區和企業完成布展工作。建成城市最佳實踐區,配合參展城市做好案例展示工作。完成網上世博會系統和內容建設。

    實現世博會籌備向舉辦工作的轉換。做好世博園區試運營工作,策劃並組織好開閉幕慶典、國家館日、特別日、高峰論壇、主題論壇、省區市活動周和文化演藝等一系列重大活動,加強舉辦活動的組織演練,及時發現、解決存在的問題,完善各項運營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園區有序運行。

    (二)精心做好安全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世博會期間城市安全有序

    安全是世博會成功的根本前提。要在上海世博會安全保衛工作協調小組的領導下,堅持群防群治,市區聯手、園區內外聯動,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全面落實世博安保總體方案,明確各項安保責任,分解落實各項具體任務。立足世博園區與周邊區域實際,注重實用,完善世博安保各類應急處置預案,加強實戰綜合演練,有效預防和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確保萬無一失。

    全力保障城市安全穩定。深入持久開展全市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加強各類人員密集場所的定期安全檢查,加大安全生産管理監督和源頭治理力度,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主副食品供應鏈管理,健全食品藥品可追溯系統和産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機制,確保食品藥品安全,強化産品質量監管。做好世博能源安全保障。加強城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健全以居住地為主的屬地化維護穩定工作體制,逐級落實安全穩定責任制。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面加強社會面的管控,有效預防、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城市和諧穩定。

    全面做好交通組織、外事安排、旅遊接待、志願者服務等工作。完善世博交通保障方案,科學組織、合理實施交通管理措施,重點保障公共交通服務,提高交通智慧化水平,強化交通安全,力求實現服務世博交通與城市日常交通和諧運轉。合理分工,統籌協調,精心組織安排好各項外事、內事重大活動,熱情週到地做好國內外參展者的服務保障工作和參觀者的旅遊接待工作。充分發揮社區和社會組織在籌辦世博會中的作用。全面加強世博志願者招募、培訓、管理和服務站點建設工作,深入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把志願者隊伍建成上海世博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繼續推進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為世博會提供良好的設施支持

    全面完成服務世博的基礎設施建設。安全優質地完成世博園區以及周邊地區市政公用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建成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及其配套快速路,確保虹橋國際機場擴建工程按期投入運營。繼續加快軌道交通網建設,全面開工建設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二期和南段、12號線、13號線一期,建成並投入運營軌道交通2號線延伸段、10號線,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長達到430公里左右。建成龍耀路隧道、閔浦二橋,推進軍工路、長江西路、虹梅南路—金海路等越江工程建設。建成滬寧城際鐵路、滬杭客運專線上海段,加快建設京滬高速鐵路上海段、鐵路金山支線,啟動建設滬通鐵路上海段。加快G40上海段等一批骨幹道路建設。完成外灘地區綜合交通改造和一批公共交通樞紐工程,用兩年時間全部打通區與區之間的對接道路,進一步完善市域路網系統。

    繼續完善城市重大基礎設施體系。建成外高橋港區六期工程,推進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啟動大蘆線二期工程,開展蘇申內港線項目前期工作,完成大蘆線一期和趙家溝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完善綜合集疏運體系,促進水水中轉發展。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進一步完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進天然氣主幹管網二期、電網和漕涇、吳涇、臨港燃機等一批電源項目建設,建成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和一批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工程。將黃浦江兩岸地區規劃、土地、岸線控制範圍從徐浦大橋向上遊延伸,積極有序推進重點地區開發。

    (四)鞏固和擴大迎世博600天行動成果,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

    廣泛深入進行社會動員。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宣傳推介的廣度和深度,多層面、多形式做好世博會期間新聞輿論宣傳,擴大上海城市和上海世博會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以每月的窗口服務日、環境清潔日、公共秩序日等為重點,深入開展“迎世博、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完善城市文明指數測評工作。積極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文明觀博”培訓,普及文明禮儀,倡導文明風尚,革除不文明陋習,弘揚城市精神,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

    著力改善窗口服務質量。把提高窗口服務質量和水平與提升服務技能、便民利民、樹立品牌相結合。完善窗口服務設施,建立健全窗口服務信息問訊系統,加強標識標牌、外語標示、無障礙設施、刷卡消費等服務設施建設與日常維護。強化窗口服務行業管理,暢通投訴渠道,開展服務滿意度測評,加強監督檢查,促進窗口服務行業服務水平整體提高。

    切實加強城市管理。按照整潔、有序的要求,持續加大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深入開展“清潔城市、整治臟亂”和“百鎮千村清潔保潔”行動,全面完成高架道路、江河沿岸、交通幹線、重要地點、世博園周邊等區域環境整治任務,優化城市景觀佈置。完善城市網格化管理運行機制,加強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標本兼治、疏堵結合,綜合治理亂設攤、亂搭建、亂張貼等城市管理頑症。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城市市容環境保潔、管理頑症治理的常態長效管理機制,推進市政道路等城市公共設施管理養護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空間的規劃、建設、利用和管理。強化應急預案和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制建設,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世博會東道主的有利條件,學習借鑒先進的城市發展理念和管理經驗,努力提升城市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各位代表,辦好世博會,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們既要增強責任感和自豪感,人人當好東道主,在參與世博中樂於奉獻,在參與世博中共享成就,充分展示熱情好客、友善待人的風度和遵守規則、文明禮貌的形象,為辦好世博會增光添彩;又要放眼長遠,持續利用好世博契機,推動上海的科學發展。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設更美的城市、共同創造更好的生活、共同締結更深的情誼!

    四、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率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繫上海經濟當前和長遠發展一項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要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在發展中轉變方式、在擴大開放中轉變方式、在發揮優勢中轉變方式、在逐漸改善民生中轉變方式、在改革創新中轉變方式。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努力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走在全國前列。

    (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産業結構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推進産業結構調整的關鍵舉措。著眼于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積極配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以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核心,以金融創新先行先試、優化金融發展環境為重點,加快推進金融中心建設各項工作,繼續擴大金融發展創新成果,提升陸家嘴、外灘等重要金融集聚區的服務功能,做大做強金融業,進一步發揮金融促進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作用。著眼于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探索建立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加快發展航運集疏運體系和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北外灘等航運服務集聚區功能,支持航運金融、航運保險、現代物流等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重視航空服務業發展。著眼于建設國際貿易中心,提高市場開放度和貿易便利化程度,加快建設市場體系和完善商貿環境,積極推進虹橋商務區規劃建設,促進內外貿聯動,推動電子商務建設,發展新型商貿業態和會展業。加快發展會計、審計、法律、諮詢、評估、設計等各類專業服務業和仲介服務業。大力發展以軟體、互聯網服務、電信服務為重點的信息服務業。推動數字出版、新興媒體、動漫遊戲等文化産業加快發展。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做好中國世博旅遊年相關工作,完善旅遊業産業鏈,推動商旅文體結合。推進上海迪士尼項目、國際郵輪母港建設。繼續擴大居民消費需求,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優化完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生産性服務業功能區和創意産業集聚區規劃佈局。

    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是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途徑。加快臨港裝備産業基地建設,力爭在核電、軌道交通裝備等項目上取得新突破。加快長興島造船基地建設,推動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産業發展。培育壯大航空、航天等産業,促進大型客機總裝基地、商用飛機發動機等項目建設。加快發展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産業。繼續推進微電子産業基地建設,推動實施12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等項目,擴大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應用,引進中央企業參與電子信息産業資源重組。推進國際汽車城建設,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和自主品牌汽車。推動精品鋼材基地和上海化工區提升能級,優化發展鋼鐵和石油化工産業。建立健全重大産業項目推進落實機制,積極促進有競爭力的産業集群發展。繼續鼓勵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推進産業佈局結構優化調整,嚴格控制規劃工業區外的工業項目,推動先進製造業向重大産業基地和工業園區集聚。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堅決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險的落後産能。

    (二)緊緊圍繞高新技術産業化,繼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抓好高新技術産業化,是上海邁向創新驅動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繼續圍繞新能源等九個重點領域,推進碳纖維、高效太陽能電池、車用永磁電機等一批項目加快開工,推進鈉硫電池、3.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3000米深海半潛式鑽井平臺、大型關鍵鑄鍛件等一批項目取得突破,推進混合動力轎車、先進超高強鋼産業化、動物疫苗等一批項目形成産能。優化項目推進機制,加強橫向集成和縱向整合,落實支持政策,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技術,打造一批自主品牌産品,提升産業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繼續積極承接和實施國家重大專項任務,及時推進階段性創新成果的轉化與産業化。關注智慧電網、物聯網、雲計算等創新熱點,發展壯大電子標簽、半導體照明等創新集群,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推進世博科技成果的推廣和轉化。

    鼓勵企業在高新技術産業化中發揮主體作用。全面落實政府採購自主創新産品、技術研發費用150%加計扣除等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鼓勵企業購買科技研發成果。實施企業加速創新計劃。大力發展“天使投資”、創業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鼓勵銀行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科技企業上市融資,加快健全科技投融資體制。

    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産業化環境。完善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管理體制,促進創新資源集聚和整合,強化園區在創新創業和産業化中的載體作用。推動建立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産學研共同參與的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深化轉制院所改革,加強行業共性技術研究。進一步提升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功能,重點推進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産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完善科技仲介服務體系。圍繞搶佔科技制高點、培育經濟增長點和服務民生關注點,在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加強科技前瞻佈局,強化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圍繞世博會籌辦、國家重大專項實施和高新技術産業化,加強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工作。深化國家科普能力建設試點。

    加快培養和集聚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各類優秀人才。圍繞建設“四個中心”和推進高新技術産業化,加快引進一批緊缺急需的領軍人才和研發團隊。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完善選拔培養機制,加大創新資助力度。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完善職業培訓機制,實施首席技師培養計劃。全面落實人才引進、獎勵、安居和醫療等政策,著力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三)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節能降耗,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嚴格實施強制性能耗標準和能效標識制度,嚴把高耗能建設項目和高耗能産品市場準入關。完善節能市場機制,促進合同能源管理和節能服務産業發展。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積極推進工業、建築、交通、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和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改造和管理。統籌協調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進一步加強規劃管理和執法。健全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和節約集約用地機制,落實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強水源地規劃和保護,加快青草沙原水系統工程建設,推進二次供水改造。倡導綠色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開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試點。

    加強污染減排和防治,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強化污染減排目標管理責任制,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在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間分別削減26%和15%目標的基礎上,力爭進一步下降。實施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大氣環境治理和保護,有效控制揚塵、機動車尾氣等大氣污染,積極推進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污染治理。完成越江橋隧、高速公路噪聲治理工程,加強機動車鳴號、工地施工等的噪聲污染控制。加強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加快建設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等一批污水廠網工程和白龍港、竹園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程,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堅持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推進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老港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基本完成吳涇工業區環境綜合整治。以金山衛化工集中區和寶山大場地區為重點,加快工業污染防治。建成辰山植物園和一批大型公共綠地,繼續推進外環生態專項工程等生態綠化建設。深入推進本市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海洋資源開發利用。

    (四)以郊區新城建設為重要抓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繼續以空間佈局優化促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郊區新城建設和能級提升。突出重點,集中資源,全面推進嘉定新城、奉賢南橋新城、青浦新城加快建設,繼續推動松江新城完善功能,抓緊做好浦東南匯新城、金山新城的規劃調整修編。全面提升閔行、寶山城市化水平。嚴格落實崇明現代化生態島建設綱要。全市重大産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佈局和優質社會事業資源配置要向新城傾斜,加快建設連接新城與中心城的快速通道,推進“5+3+1”三級醫院建設和一批優質學校建設。完善新城開發建設機制,抓緊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在土地、資金、産業發展、人口集聚等方面加大對重點新城的支持力度。深化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建設具有較強産業支撐和承載能力的新市鎮,發揮其對新城建設的支撐作用和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

    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加大各級政府投入,健全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的投入保障機制。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和危橋改造,完成100個村莊改造和2500戶低收入農戶危舊房改造。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力度,促進化肥、農藥使用減量化,實行秸稈綜合利用,推廣綠肥種植。建成一批郊區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收集管網,完成4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143公里黑臭河道和1000公里村溝宅河綜合整治,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適應郊區人口導入需求,新建一批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提高郊區農村師資水平,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郊區農村基層衛生網絡,加強鄉村醫生培養。繼續推進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等工程,豐富農民文化生活。

    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新建設施糧田1000公頃、設施菜田1667公頃、標準化畜禽養殖場和水産養殖場各55家,逐步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利用率。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幫助合作社實現標準化生産、拓寬營銷渠道。積極發展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啟動水稻等農産品的産業技術體系建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區縣統籌,逐步實現在村衛生室看病費用實時報銷。加強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培訓,新增非農就業崗位10萬個。積極拓展農業功能,加快發展農業旅遊、林下經濟,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發展壯大農村集體資産,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

    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創新。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確保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放到戶,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和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機制。深化落實對基本農田、水源地、公益林等的生態補償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民宅基地置換試點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試點,在有條件的地方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産權制度改革。繼續促進村鎮銀行發展。

    (五)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失時機地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依靠體制機制創新增活力、強動力。繼續深化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在浦東新區大力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積極探索適應大區域特點、體現扁平化特徵的新型行政管理體制。推進金融、航運等領域重大改革舉措在浦東新區先行先試,爭取設立房地産信託投資基金、船舶融資優惠等一批改革事項取得突破。充分發揮張江創新資源集聚的優勢,著力推動科技投融資體制改革與高新技術産業化。加強外高橋、浦東機場、洋山深水港等港區和園區的資源整合和聯動發展。強化城鄉公共資源統籌配置,加快原浦東和南匯地區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政策等的對接。

    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加快綜合性國資流動平臺建設,成立專司股權管理的資本管理中心,發揮資本配置功能,盤活國資存量,促進國有股權流動,確保國資保值增值。大力推進國資國企開放性、市場化重組聯合,鼓勵和支持本市國有企業與中央企業、外地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之間的兼併重組。促進國有企業主業與輔業分離、輔業轉型,加快推動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産上市,著力提高國有資産證券化率。分類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推進經營者市場化、職業化。完善國資監管制度,增強國資監管的規範性和透明度,在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的企業推行信息公開試點。加強和改進非經營性國有資産的管理工作。

    進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積極作用。破除各種壁壘,創新服務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切實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市場準入、資金融通、自主創新、人才引進、項目審批等突出問題。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意見,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加大財稅扶持力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加強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培育工作,推動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創業型企業加快發展。

    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擴大市場準入範圍,降低準入門檻。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機制,通過招投標、委託服務、管理承包、特許經營等市場化手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城市運營等公共服務。繼續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理順水、電、燃氣價格體系。

    (六)繼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堅持以開放促轉型,深刻把握國際經濟環境的新變化,全力做好對外經貿工作。繼續優化外貿結構,全力鞏固傳統市場,穩步開拓新興市場,積極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産品出口。擴大服務貿易規模,促進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調發展。積極應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發揮口岸優勢和保稅港區政策效應,發展離岸金融和離岸貿易,繼續優化口岸環境,提高通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優化吸收外資結構,抓住世博會外商雲集的機會,創新引資方式,大力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營運中心、研發中心和結算中心,引導外資投向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離岸服務外包。鼓勵有條件的各種所有制企業“走出去”,加快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加強風險防範。進一步做好外事工作,圍繞世博會籌辦,充分發揮地方外事工作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繼續擴大與港澳臺地區的經貿往來合作。

    更好地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圍繞共同辦博和推進區域一體化,深入開展交通、科技、環保、能源、旅遊等重點專題合作,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繼續推進長江“黃金水道”建設,力爭在沿江港口合作、物流服務平臺建設和産權交易服務等方面取得進展。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中部地區崛起,加快落實與兄弟省區市政府的合作協議。對西藏、新疆、雲南、青海和三峽庫區有關的9個對口支援地區,加大支援力度,提高工作成效。大力推進對口支援都江堰市災後恢復重建的項目建設和軟體援助工作,深化産業合作,繼續強化資金監管,確保按照中央“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要求全面完成援建任務,確保每個項目都建成優質工程,使援建成果體現在當地群眾得實惠上。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