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201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05日   來源:解放日報

    五、著力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努力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好事。

    (一)聚焦就業、社保、安居,著力解決民生問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深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實施穩定崗位、職業培訓、就業援助等三項計劃,多渠道擴大和促進就業,新增就業崗位50萬個。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引導和扶持政策,充分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千方百計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完善就業補貼機制,及時開展就業援助,幫助就業困難人員特別是零就業家庭人員實現就業。加強來滬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進一步落實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的各項政策,加強創業公共服務,幫助更多的創業者成功創業。強化勞動保障監察,推進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基層調解組織建設,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保障是民生之基。繼續完善保基本、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解除人民群眾的後顧之憂。統籌提高養老金待遇,城鎮企業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人均分別增加170元和140元,“鎮保”和“農保”領取養老金人員人均分別增加70元和35元。繼續擴大城鎮職工基本社會保險參保人群,試點柔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探索建立養老保險基金的多元籌資機制。做好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的轉移接續。完善醫療保險制度,逐步將城鎮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基本醫保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將大學生醫保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保。調整醫保藥品目錄。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和工傷保險待遇。完善小城鎮社會保險制度。做好來滬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制度與國家有關社會保險辦法的銜接。鼓勵發展商業保險。改善低收入群眾生活,提高最低工資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完善分類救助政策,實行醫療救助實時結算。健全居民經濟狀況核對機制,著力解決家庭支出型貧困問題。尊重歷史,立足現實,努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完善支援外地建設退休回滬定居人員的生活和醫療幫困政策,對企業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增發一次性喪葬撫恤金。大力發展老齡事業,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新建養老床位1萬張,為25萬名老年人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進一步鼓勵和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開展老年人樂於參與、適合參與、方便參與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加強殘疾人就業援助和康復服務。倡導“人人可慈善”理念,推動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住房是民生之要。堅持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健全房地産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盡力解決人民群眾的居住問題。把住房保障作為民生工作的重點,花更大力氣加快建設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動遷安置房、公共租賃房等保障性住房。編制並公佈保障性住房發展規劃,落實保障性住房用地,加快保障性住房大型居住社區及其教育、衛生、商業、社區服務、為老年人服務等配套建設。著力解決最困難市民的住房問題,做好廉租對象收入標準放寬後的申請審核及配租工作,提高實物配租比例,實現新增廉租對象應保盡保。著力解決新上海人、年輕人的住房困難,加快實施經濟適用住房制度,下半年在中心城區全面推開,完善配套政策體系,逐步放寬準入標準,有序擴大經濟適用住房申請和供應,新開工建設經濟適用住房約400萬平方米。著力解決本市居民歷史遺留的住房困難,落實和完善舊區改造事前徵詢等制度,建立舊區改造基金,制定配套支持政策,繼續推進楊浦平涼西塊、虹口虹鎮老街、黃浦董家渡13、15街坊等重點地塊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區加大舊區改造力度,新開工建設動遷安置房約800萬平方米。著力解決部分群眾過渡性住房困難,積極推進公共租賃房、單位租賃房、人才公寓等租賃住房建設。按照誠信、規範、透明、法治要求,加強和完善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均衡增加住宅用地總量,優化供地結構,依法嚴肅處理違規囤地,強化市場監管,抑制投資,打擊投機,加強對住房租賃市場的培育和規範,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

    交通出行牽係千家萬戶。堅持行業公益性與運作市場化相結合,深入推進公交行業改革發展。落實公交優先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把強化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網絡化運營,加強科學化管理,採取更加有力的管理措施,確保軌道交通安全有序運行。著力完善地面公交服務,調整優化地面公交線網,加強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的銜接,在重要交通樞紐、集散地與大型居住區之間,進一步開通一批低價、便捷的社區巴士線路。進一步提高公交行業一線職工收入水平。改善出租汽車行業發展環境,穩步提高駕駛員營運收入和社會保障水平,促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堅決嚴格規範交通行政執法,堅決依法整治非法營運行為,維護交通運營市場的正常秩序。

    (二)推進社會事業領域改革,提高社會事業發展水平

    教育決定城市的未來,關係人的終身發展。實施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深化中小學課程和教學改革,降低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難度,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繼續推進中心城區優質義務教育資源向郊區輻射,努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完成來滬從業人員子女學校納入民辦教育管理,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來滬從業人員同住子女全部進入公辦學校或政府委託的民辦小學就讀,免收學雜費和課本費,努力讓生活在上海的每一個孩子有學上、上好學。新建50所幼兒園。鼓勵高中辦出特色。加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深入推進高校發展定位規劃,優化學科專業佈局結構,加強重點學科建設。以就業為導向,加強職業教育專業和課程體系建設,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推進中高職的有機銜接和聯動發展。重視發展特殊教育。積極發展終身教育。加強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扶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

    加強醫療衛生服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體現。要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努力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看病就醫問題。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實施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點疾病預防控制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繼續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控。全面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進一步減輕群眾的用藥負擔。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支兩條線管理。穩步推進醫療資源縱向整合試點,完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努力為群眾提供優質、方便的醫療服務。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積極發展高端醫療服務業。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提高臨床醫師技能和水平。推進基於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衛生信息化工程建設。落實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繼續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在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衛生等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和管理制度。繼續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開展優生促進工程和人口早期啟蒙工程,完善人口計生利益導向機制。進一步發展婦女兒童事業。

    文化體育繁榮發展,彰顯城市的魅力、活力和軟實力。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大都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鼓勵開展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讓廣大群眾就近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推進上海交響樂團、上海京劇院遷建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設,促進文藝院團提升水平。推進全市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數字化整體轉換,加快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産業,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等各項改革,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産業骨幹企業,增強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演藝等的文化原創和傳播能力。鼓勵各種文化創新活動,著力營造更加開放的文化發展環境。加大歷史文化風貌區、優秀歷史建築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力度,積極推進蘇州河、黃浦江沿岸文化遺存開發利用。強化文化市場監管。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啟動第二輪地方誌書編纂。進一步做好檔案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健身條例》,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積極做好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備戰和參賽工作。辦好市第十四屆運動會。推進2011年第十四屆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場館建設,做好賽事籌備工作。

    (三)創新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著力加強社會管理

    強化基層基礎建設,是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的基本保障。要健全社區管理服務網絡,規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完善社區居民生活服務體系。推進居委會、村委會自治能力建設,加強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和業委會建設。建立社區警民溝通、警社合作機制,完善社會化防治體系。加快實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共建共享平臺建設,探索“兩個實有”全覆蓋服務和管理的長效機制。開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加強對社會組織的培育和分類指導,鼓勵公益性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推進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服務水平。

    加強基本制度建設,妥善化解社會矛盾。落實和完善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和評估機制。健全初次信訪事項評估督查、疑難信訪事項核查終結、基層信訪代理等機制,推行聯合接訪、律師參與信訪,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建立健全鄉鎮、街道綜治中心,構建綜合治理大平臺,加快形成基層大調解工作格局,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維護團結和諧的局面。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密切聯絡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和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作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支持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參與上海現代化建設。積極做好對臺工作。增強全民國防觀念,積極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進一步做好擁軍優撫安置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六、依靠制度創新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緊緊圍繞“兩高一少”目標,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以制度建設為根本,以作風建設為保證,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信息公開為重點,加快政府管理創新,著力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增強政府的執行力、公信力和為民服務的能力。

    (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衡量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繼續推進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再取消一批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方式,擴大告知承諾和並聯審批的實施範圍,再簡化一批事項的審批環節,再下放一批事項的審批權到區縣。規範審批行為,加強標準化建設,實行目錄管理。建成市級網上行政審批管理和服務平臺,分批推動部門審批事項上網,力爭年底全面實現網上審批。建立電子監察系統,實現對審批事項的全面、實時監控。積極推進部門內部處室審批權相對集中,更加注重加強政府服務與過程監管。

    深化行政事業性收費改革。結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尤其是工本類、資質資格類、登記類等收費事項。依法嚴控新增收費。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實施預算統一管理,從制度上實現部門開支與各類管理服務性收費的完全隔離。

    健全以行政首長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度,制定實施辦法,進一步擴大行政問責範圍。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注重實績和群眾公認,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切實加強政府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推進各類應用事項上網和網上協同辦事,增強政府網站的辦事服務功能。

    (二)擴大政府信息公開,不斷提高行政透明度

    公開透明是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的重要標誌。切實加大政府投資項目、公共政策、公共服務信息的公開力度。公開“擴內需、保增長”政府投資項目的相關情況,以及年度重大建設項目進展情況。公開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各類中長期規劃及實施評估報告等信息。加大公共政策、産業政策和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類信息的公開力度。

    推進財政性資金和社會公共資金公開透明運行。以部門預算、預算執行、財政轉移支付為重點,依法有序地擴大預算信息公開,向市人代會報送的部門預算數量增加到100個。對部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專項資金,主動公開使用管理辦法、操作流程和資金分配結果。公開地方政府債券籌集資金、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貸款道路建設車輛通行費、彩票公益金等政府非稅收入情況,以及各類社會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房屋維修基金等社會公共資金的年度收支情況。

    依法推進審計公開。公開非稅收入和社會公共資金的審計結果,逐步公開政府部門、國有企業、事業組織及其他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審計結果。加大審計整改工作力度,完善審計整改報告、督查、結果通報和公告等制度,以公開促整改。

    (三)繼續加快職能轉變,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全面完成政企分開改革,將所有市級政府部門直屬企業劃轉市國資委監管,推動國資監管實現全覆蓋。全面完成與企業協會的政社分開改革,實現企業協會與政府部門在人員、機構、財務、資産上的全部分開。進一步理順市與區縣職能關係,向區縣特別是郊區下放更多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激發區縣發展活力。

    完善公共財政體系。著力優化支出結構,繼續在改善民生、加強公共服務、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強支出管理,將國庫集中支付和公務卡改革拓展到所有市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按照建立完整政府預算體系的要求,研究建立由公共財政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組成有機銜接的政府預算體系,統籌政府公共資源配置。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完善項目預算方式。推進政府採購制度改革,穩步擴大電子採購的範圍和規模,試行通用産品市、區統一採購。落實統一規範的轉移支付制度。堅持依法治稅,進一步完善稅收徵管模式。

    (四)嚴格規範行政執法,切實增強依法行政能力

    推進行政執法規範化制度化。全面清理行政執法依據,制定完善相關法規規章,為公正廉潔執法提供有力支撐。加快建立健全行政自由裁量權基準、執法主體資格等制度,堅決執行行政執法責任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度,推進行政處罰類信息公開,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起到實效。規範行政執法罰沒款管理,建立全市統一的管理平臺,推進罰沒款收支情況公開,堅決杜絕收支挂鉤。加強對執法的財政經費保障。從嚴管理行政執法隊伍,開展分期、分批全員培訓,嚴格執法人員資格管理,落實持證上崗制度,不合格人員一律不得上崗執法。

    切實做好依法行政各項基礎性工作。突出保障世博、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維護公共安全等重點,積極推進政府規章建設。加強對規範性文件的監督和管理,嚴格執行有效期制度、評估清理制度和備案審查制度,切實清理不合法、不合理的規定。進一步提高行政復議工作質量,堅決糾正各種違規行政行為,切實做到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五)注重制度規範,進一步加強勤政廉政建設

    完善政府決策制度。堅決執行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定、合法性審查、專家諮詢、社會公示和聽證、決策後評估等決策制度。對重大公共政策,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和程序,加強多層面、多方案分析論證,充分吸納社會意見。健全決策責任制和重大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

    健全監督機制。以新增投資項目、重大工程項目和涉及民生的專項資金為重點,加大審計監督與行政監察力度。全面加強對籌辦世博會資金全過程審計監督,確保所有資金使用經得起最嚴格審計。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高度重視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

    加強廉政建設。堅決懲治一切貪污腐敗,加大教育、監督、改革、制度創新力度,積極探索“制度加科技”的預防腐敗新機制,不斷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工作領域。深入開展糾風工作,完善政風行風測評等制度,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全體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行為、作風,直接影響行政效能,直接關係政府形象。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厲行節約,繼續嚴格控制會議、公費出國、公務購車用車等經費支出,堅決取消一切不必要、不合理的行政開支。高度重視公務員能力培養,完善公務員選調交流制度,擴大交流範圍,逐步形成來自基層一線的公務員培養選拔鏈,引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更多地到基層鍛鍊,切實增強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按照快報事實、慎報原因、求實為本、依法處置的原則,完善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協調機制,強化對社會公眾事件的分析研判,增強應對處置能力。

    群眾觀點須臾不能忘記。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員都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時刻擺正人民公僕的位置,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深入群眾中間,緊貼群眾脈搏,尊重群眾意願,盡心解難事,誠心辦實事,熱心做好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謀福祉。

    各位代表,高質量編制好“十二五”規劃,是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將圍繞加快實現“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把編制“十二五”規劃的過程作為集思廣益、形成共識的過程,組織開展全市大討論,聚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完善城市建設和管理體系、加快社會主義文化大都市建設、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等重大問題,謀劃新發展,探求新思路。

    各位代表,世博正在走來,世界關注上海。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領導下,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奮力拼搏,開拓創新,成功舉辦世博會,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努力把“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