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201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05日   來源:北京日報

    二、2010年主要任務

    當前,首都已進入了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新階段。面對我國國情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新變化,面對首都在國家工作大局中應承擔的重要任務,面對推動首都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歷史責任,我們必須立足當前,著眼建設世界城市,堅持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高水平服務,進一步提高現代化、國際化水平,使首都的發展建設與國家和人民的要求相適應。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進“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的重要一年。今年發展環境可能好于去年,但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考驗。各級政府、各部門要緊緊圍繞推動首都科學發展這一中心任務,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樹立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化解矛盾和困難,牢牢把握各項工作的主動權。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行動計劃,著力抓好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抓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抓好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首都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著力抓好改善民生,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著力抓好國際大都市建設,進一步提高首都現代化、國際化水平;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努力實現首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快建設繁榮、文明、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6%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地方財政收入增長9%;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水耗均下降4%。

    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把促進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放在首位。

    堅持立足於擴大內需,保持各項政策措施的連續性、穩定性,不斷夯實首都經濟穩定向好的基礎。

    積極擴大消費需求。以增強城鄉居民消費能力為重點,優化消費環境,釋放消費需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2%。一是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標準,落實國家收入分配政策和“三農”各項補貼政策,健全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二是穩定汽車和住房消費。繼續做好家電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工作,合理引導汽車消費。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引導房地産企業加快開發和入市交易,促進存量房交易。三是大力發展旅遊消費。創新觀念和機制,發揮歷史文化資源、奧運城市優勢,提升首都旅遊發展水平。深化旅遊市場推廣和區域合作,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旅遊集散特色鎮建設,引進大型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努力把旅遊業培育成重要支柱産業。四是繁榮郊區消費市場。引導大型商貿企業向新城拓展佈局,加強郊區現代商業設施和流通網絡建設,提高“一鄉一集市”、連鎖便民店和農資超市覆蓋面。五是拓展消費新領域。積極申辦高端體育賽事,擴大文化、體育、休閒、健身、養老服務等消費。推進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支持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和企業,加快建設國際商貿中心。

    保持投資適度增長。落實兩年政府投資140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萬億元的計劃,統籌安排政府投資700億元,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1%。一是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堅持和完善部門聯動機制,發揮區縣主體作用,加快投資項目審批,促進重大項目落地。二是穩定房地産投資。繼續做好土地儲備,完成1000億元土地一級開發投資任務。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和“多儲快供”,優化土地供應結構,推動二級開發投資穩定增長。三是提高産業投資比重。積極運用貸款貼息、專項補貼和資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重點産業發展,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技改投資。四是認真做好中央單位投資項目對接服務工作,爭取一批項目儘快落戶北京。同時,進一步加強投資監管,重視做好債務風險防範工作。

    努力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發揮各類投融資平臺作用,制定出臺促進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金融服務、高端製造業等領域。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措施,推動制定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補償機制,逐步擴大中小企業再擔保資金規模。穩步發展各類集合債、集合票據和集合信託,增加市區兩級財政用於中小企業貸款貼息的投入,努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研究制定面向中小企業的財政、土地、用房等支持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結構調整,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産品質量。

    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高度關注物價變動趨勢,做好煤電油氣運的運行保障和重要農副産品供給,保持市場穩定。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制定實施食品安全三年行動計劃,完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自檢體系,實施基本藥物全品種檢驗,建立健全市場退出機制。積極培育誠信文化,加快完善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加強市場監管和治理整頓,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競爭秩序和交易環境。

    (二)下更大決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政策導向和考核評價體系,堅持優化一産、做強二産、做大三産,狠抓“三個一批帶動工程”,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切實抓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落實國務院批復精神,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一是加快推進先行先試改革。研究制定示範區法規,深化股權激勵、科技金融、工商管理、社會組織等改革試點,爭取建設場外交易市場。進一步下放市級行政審批權限,增強核心區的管理功能。二是完善示範區管理體制。加強市級管委會的組織協調和督辦落實職能,設立中關村發展集團公司,加大各分園和産業基地的統籌協調力度。完善一區多園的産業空間佈局,以海淀區、昌平南部地區構成的核心區為依託,整合未來科技城、軟體園、生命科學園、環保園、永豐産業基地等空間資源,加快建設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産業聚集區。三是鼓勵企業成為創新主體。支持産業技術聯盟和民營科技企業承接重大科技項目,完善科技條件平臺開放共享機制,加快構建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繼續做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對接工作,實施科技振興産業工程和科技支撐工程,努力在重大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制定實施創新型企業“十百千計劃”。四是加大科技成果産業化支持力度。健全項目跟蹤和篩選機制,整合政府産業投資,以5年不少於100億元的規模,集中支持一批成長性好的企業和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項目。加大政府採購自主創新産品力度,全年完成40億元採購任務。五是深化科技金融創新。積極爭取更多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打造“中關村”板塊。支持天使投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聚集發展,發揮好創業投資基金的作用,逐步完善覆蓋技術創新全過程的金融服務體系。深入實施首都知識産權戰略,擴大知識産權質押貸款,推動專利權交易。繼續實施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打造人才與創新、創業高地。

    加快重點功能區建設。推進亦莊開發區和大興區行政資源整合,理順管理體制,拓展發展空間,抓好一批重大項目,培育數字顯示、移動通信、新能源等産業集群。發揮亦莊開發區的帶動作用,推動豐臺科技園、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通州光機電一體化基地等聯動發展,建設南部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聚集區。全面推進金融街、商務中心區、麗澤金融商務區建設,加快建設人民銀行結算中心、徵信中心等金融後臺項目,建立文化産權、礦業權、碳交易、存量房交易等要素市場,吸引各類金融機構在京發展。加快實施首鋼廠區調整建設規劃,發展高端替代産業,帶動西部地區發展。發揮天竺綜合保稅區作用,加快臨空經濟區發展。認真落實規劃,積極推進馬坊、馬駒橋、良鄉等物流基地建設。做好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高端汽車零部件等特色産業基地建設和項目引進工作。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進一步細化方案,分解落實責任,實施重點産業調整振興規劃,著力引進建設一批産業項目。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化,努力開發純電動乘用車,發展混合動力客車和商務車。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産業,推動延慶智慧電網示範區、平谷綠色能源産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産業,努力形成以創新藥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製造為龍頭的産業鏈條。積極推動中科院科教園區發展,繼續支持中航工業園、北京現代汽車三工廠等一批製造業項目建設。以市場拓展為重點,組建北京軟體和信息服務交易中心,發展壯大信息服務業。推進“感知北京”示範建設,積極發展物聯網産業。完善融資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國家級動漫遊戲産業園區、新媒體産業基地、出版産業園、文化娛樂主題公園和演藝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做大做強文化創意産業。

    深入推進節能減排。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全力打造綠色生産體系、消費體系和環境體系。嚴格執行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實施500萬平方米城鎮住宅、2.2萬戶農民住宅節能改造。繼續淘汰黃標車,採購1000輛純電動環衛車和200輛節能環保公交車。推廣高效照明産品1200萬隻,推進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完成1000蒸噸改造任務。辦好“節能超市”,健全節能環保産品推廣激勵機制,鼓勵企業採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開展排污權交易改革試點。研究建立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大力推進清潔生産,擴大循環經濟試點。加強宣傳教育,營造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

    統籌謀劃首都科學發展的新藍圖。堅持協調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原則,深化對事關首都發展轉型重大問題研究,集中各方面智慧,組織編制“十二五”規劃綱要及各項專業規劃,加強對各區縣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統籌指導。

    (三)加大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力度。

    進一步強化強農惠農政策,有針對性地解決區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城鄉一體化和區域協調發展。

    加快農村改革發展步伐。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土地執法力度。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支持保護政策,抓好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發證工作。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加強林業碳匯工作。加快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深化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快鄉村集體經濟産權制度改革步伐,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健全基層農技推廣等公共服務體系,制定實施提升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三年行動計劃。完成30萬畝農田基本建設任務,新增設施農業4萬畝,著力推動籽種、苗木花卉等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積極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和特色手工業。規劃建設高水準的農産品物流體系。繼續推進低收入農戶“共同致富行動計劃”,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做好世界草莓大會、種子大會和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籌備工作。安排轉移支付24.8億元,全面完成新農村建設“5+3”工程。加快小城鎮建設,以42個重點鎮為龍頭,以産業園區和農民就業基地為平臺,大力發展鎮域經濟,推動郊區城鎮化。

    加快城鄉結合部改革發展。總結推廣北塢村、大望京村和舊宮鎮的成功經驗,整體啟動50個重點村的城鄉一體化建設,同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強化區縣政府的主體責任和綜合協調作用,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大膽探索。把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發展産業和穩定農民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力度,積極發展適宜産業,落實綠化隔離地區政策,推動三海子等郊野公園建設。探索補償安置新模式,積極引入城市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機制。加快農村集體資産處置和産權制度改革,做大做強集體經濟,努力實現農民利益得保護、就業有保障、增收有途徑。

    加快新城建設。完善新城外部交通和內部路網,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水電氣熱和垃圾處理等配套設施。推進新城濱河森林公園、生態走廊建設,初步形成新城外部綠化帶。完善産業服務配套設施,引導教育、衛生等優質公共資源向新城拓展,增強對産業和人口的吸引力。著力抓好功能組團開發,高水平啟動重點功能區建設。今年要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借助國內外資源,按照世界一流水平高起點謀劃,實實在在地啟動一批項目,努力取得重大突破,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

    加快實施城南行動計劃。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三年投入2900億元,統籌實施一批交通、市政、公共服務項目和危改、能源安居工程,改善城市南部、西南部地區發展環境。按照“一軸一帶多園區”發展格局,積極推進重點産業園區建設,大力吸引高端産業項目落戶,提升産業發展水平。加快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建設,完成控制性詳規編制,推進世界地質公園建設,實施一批河道治理、生態建設和産業項目。

    加快生態涵養發展區建設。啟動山區500公里主線、400公里支線道路建設,完成5000名山區農民搬遷任務。加快落實溝域發展規劃,制定促進扶持政策,抓好7條溝域的國際招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溝域經濟發展。大力培育生態服務型經濟,繼續推動區縣合作産業共建基地建設,支持煤礦、非煤礦山關停地區替代産業發展,做好人口疏解、農民轉移就業工作,引導先進生産要素向生態涵養發展區轉移。搞好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加強生態清潔小流域和廢棄礦山綜合治理,推進宜林荒山綠化和低效生態林改造,不斷提高生態建設水平。

    (四)努力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

    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膽探索創新,努力破解城市發展難題。

    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著力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地面公交為主體、多種交通方式協調運轉的綠色出行系統,力爭公交出行比例達到40%。積極推進12條軌道交通建設,力爭亦莊線、大興線以及房山線、昌平線、順義線一期建成通車,運營總里程超過300公里,提高既有線路運力和安全服務水平。優化調整公交線路,擴大公交專用道系統,加快綜合客運樞紐、公交場站和交通集散配套工程建設,完成蒲黃榆路等4條城市快速路建設任務,全面啟動重點鎮的高速公路聯絡線建設。落實第七階段緩解市區交通擁堵措施,抓好停車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深入整頓停車秩序。建立交通運行協調指揮中心,完善地面公交智慧調度系統,提高交通運行綜合協調指揮和應急保障能力。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堅持“增能力、調結構、促減量”,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做好大型生活垃圾循環經濟園區選址規劃,加快推進垃圾無害化焚燒處理,全面推行餐廚、果蔬、園林垃圾資源化處理,開展生活垃圾“零廢棄”管理試點,加強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治理。完善分類收集運輸體系,新建改擴建居住小區、社會單位全部實行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分類處理。健全管理體制,探索垃圾收費改革。強化對危險廢物産生和經營單位、涉源單位的監管。加快北運河水系綜合治理,推進垡頭、沙河等污水處理廠建設,用三年時間完成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加強污水和再生水管網建設,完成定福莊至高碑店污水調水工程,提高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水平。認真落實第十六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力爭二級以上天數達到73%。

    加強資源能源保障。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從戰略高度研究建設節水型城市。認真落實各項節水措施,開展階梯式水價試點。建設新應急水源,加強水源地保護,啟動潮白河水資源循環利用工程,加快南水北調市內配套工程建設,實施供水管網改造,確保城鄉用水安全。基本完成遠郊區縣33座區域集中供熱中心及配套管網建設,新增集中供熱300萬平方米,同時選擇合適方式解決區域供熱問題。建成陜京三線天然氣進京工程,建設六環路天然氣管線系統,推進遠郊區縣燃氣主幹管線建設,啟動重點鎮燃氣工程,解決中心城區5萬戶居民老樓通氣問題。深入開展地下管線隱患排查整改,建立運行監控管理長效機制,確保安全運行。

    完善城市服務管理。認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研究人口規模、結構與佈局問題,探索建立綜合調控機制,通過城市功能疏解、産業結構升級和佈局調整,促進人口有序遷移與合理分佈。加強出租房屋管理,創新流動人口服務。健全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長效機制,進一步改善首都環境秩序。規範夜景照明、戶外廣告、牌匾標識、架空線等管理,著力改善老舊小區、街巷衚同、平房區、城鄉結合部、農村地區的居住環境。推動物業管理納入社區建設,研究引入第三方監管機制,促進物業管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網寬帶接入標準,大力發展3G網絡。完善城市運行信息管理和公共服務平臺,提高網格化管理水平。建立城市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加強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強化基層應急管理,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能力。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