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失效的行政審批事項 提高含金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0 11:18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2015年3月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年度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2015年簡政放權重點任務是什麼?工商總局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什麼樣的環境?民政部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方面取消下放了哪些審批事項?2015年3月10日10時,民政部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李勇,工商總局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于法昌,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滿傳做客中國政府網,與網友在線交流,並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我們也能夠感受到政府部門在“放”的這些措施上增加了含金量。我們也想再看一看2014年簡政放權取得的成績,我們看這個成績單的時候,怎麼來看它的數字所代表的力度和進展情況。看上去數量不少,含金量怎麼樣?

[王滿傳]總理的工作報告裏把去年簡政放權的主要成績都講得很清楚,包括取消了2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如職業資格的許可和認定事項等等。可能有很多網友會關心這個問題,新一屆政府上任之初提出本屆政府要減少行政審批事項1/3以上,現在用兩年時間提前完成,我初步算了一下大概減少530多項,超過了1/3。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要再取消200項。今年總理工作報告説去年全年取消了246項,這僅是行政審批一項,其他的都還沒有包括。我們感覺力度在逐步加大,而不是在減弱。

含金量怎樣?去年我們受國務院委託,由國家行政學院對簡政放權做第三方評估,在做第三方評估的時候我們就下去調研,因為特別關注這個問題,當時我們採取“六評一看”的辦法。第一是評改革目標,第二是評數量,第三就是評含金量,我們召開一些座談會,確實有不同的看法。2013年以來到去年年中取消的4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有一部分確實含金量不高。為什麼呢?因為有一部分過去已經失效的行政審批事項,一直沒有清理,趁著這個機會一定要清理掉。

我沒有仔細算過,當時我們做評估的時候發現,無論是專家還是一些企業家反映的,他們會舉例,説哪個項目放在這裡有什麼意義,結果發現他們舉的例子很多是重復的,我個人也關注這個問題,我估計了一下大概有百分之十幾的樣子,就是含金量相對比較低的,這是我們自己做的一個梳理。另外我們發現有一些事項是這樣的,對有一些行業、有一些部門、有一些地方很有作用,但是對另外一些地方、另外一些行業就沒有作用。

舉例來説,我記得當時有水運方面的審批權取消下放,如果對南方地區有水的地方,他這方面的業務多,他就覺得對我的意義很大,但是對北方地區沒有水運或者很少,他就覺得這對他們沒有太大意義。我記得當時發改委取消一項冷軋鋼項目的審批權,我們到一些沒有大鋼廠的地方做調研,他覺得這對他們沒有意義,但是對上海寶鋼來説,作用太大了,所以有些項目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作用不一樣。

當時我們做了問卷調查,請地方政府和企業家們,不是籠統的説你對這400多項感覺是否有含金量,而是説與你的業務相關,與你這個地區、與你的行業相關的,你覺得有哪些是跟你有相關的,這些項目裏面你覺得含金量怎麼樣?我們設計的問卷是低、中、高。企業代表們90%以上都是打的中和高,地方政府80%多也是打的中和高,與他們直接相關的,他們還是高度認可的,和我剛才梳理的百分之十幾基本還是能夠吻合起來。

為什麼老百姓説下放力度很大,數量也不少,但是切身感受不明顯。行政審批這一塊我們也做了分析,國務院部委下放的這些權力,國家部委過去都是管宏觀的,管涉外的,與一些大企業、省級政府相關度很大,但是跟老百姓、中小企業不是直接相關。那跟他們直接相關的是什麼呢?可能是地方的一些審批。另外一個角度,去年10月份發佈了前三季度的數據,好像工商總局也發了一個數據,就是所謂含金量,比如帶動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我們也到地方了解了一下,有的地方反映,比如一個小微企業如果能夠存活下來,大概能帶動4-6人的就業,所以這麼一算,這個就業量就非常大。我看到咱們工商總局有一個抽樣調查的數據。

[于法昌]我插一句,剛才王教授講4-6人的就業,綜合統計局、國辦、工商總局的抽樣調查顯示,平均下來是7人左右。其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7人,個體工商戶平均吸納就業3人左右,這對促進就業確實起到了明顯作用。

[王滿傳]對。我看了一下去年前三季度的統計,全國個體私營經濟比2013年增加了2000多萬人,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它有助於産業結構調整。因為大部分新增的70%-80%都到第三産業去了,到服務業去了,這對産業結構調整和就業的影響也非常大,從這些角度來説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