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年度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落實減稅清費政策的難度有多大?新一輪個稅修訂的時間表是什麼?該如何解讀適度擴張財政政策的具體內涵?未來將何處著力加大對區域稅收優惠政策的規範管理?2015年3月10日15時30分,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兼書記劉尚希做客中國政府網,與網友在線交流,並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加大財政直接投入,落實減稅清費政策的難度有多大?政策和措施如何對應和完善? [劉尚希]減稅清費是當前的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積極財政政策力度擴大的一種表現。減稅就是結構性的減稅。剛剛談到營改增就是減稅的效果,減稅體現在各個行業,並不僅僅是在服務業消除了重復徵稅,在製造業也有減稅的效果,因為製造業也要購買生産性服務,這可以扣稅,也是一種減稅的效應。實際上營改增帶來的減稅效應是最大的。 除此以外,還有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國家出臺了幾次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政策,力度加大了,面也擴大了。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政策就是鼓勵創業、鼓勵創新。因為企業都是由小變大的,尤其是一些小微企業看起來規模小,但它有活力,而且創新意識很強,對於這樣的企業,應該通過清費的辦法,讓它在起步階段發展得更好。一個是門檻低,容易起步創辦企業。在起步以後,要讓它容易生存。因為稅負高了不容易生存,做不好就死掉了。對於這樣的企業,要給它好的稅負環境,有利於整個産業結構的優化。減稅跟當前的政策基調是吻合的。 除了減稅以外,還有降費,主要是行政事業性的降費,去年已經取消了300多項的行政事業性的收費,今年還要進一步對這些收費進行梳理,該取消的取消,該保留的要説明為什麼保留。降費要進一步的規範化。稅收法定,收費也應當法定。我們現在一説稅收法定是就稅論稅了,把費的問題放在了一邊。其實不管是收費,還是收稅,只要是政府收的,性質是一樣的,也應當收費法定。怎麼樣在收費方面真正做到法定,也需要加強法制建設。我想這一點要跟全面降費結合起來,而不僅僅是説現在降了,過一陣子説不定又産生了,不能像割韭菜一樣,現在割掉一批韭菜,過一陣子又長出來了,這得依靠法制建設才能防止“韭菜現象”。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