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底在波蘭華沙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九次締約方會議,邀請各國于2015年年底巴黎會議前儘早提交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6月30日,中國政府向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成為第十五個提交國家自主貢獻的締約方(歐盟28個成員國共同提交一份文件)。中國政府提交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各締約方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能否進一步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實施?中國提出的相關行動目標,是否足夠有力度?2015年7月6日9時,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做客中國政府網,解讀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並回答網友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中國提出的國家自主貢獻文件主要內容包括什麼?都有哪些具體的目標? [鄒驥]國家自主貢獻文件中文是14頁,英文是20頁,它包括了三個組成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回顧了中國在過去接近十年中,就是2005年到2014年,我們現有的工作成果、工作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2030年的目標。第二部分就是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要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要採取哪些政策和措施。第三部分就是全面提出了中國政府對2015年巴黎協議的觀點。 有四個量化目標,再加上一個定性目標。四個量化目標就是我們要爭取到2030年前後,讓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儘早達峰。第二,碳排放強度目標,也就是萬元産值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指標。我們希望到2030年比2005年的水平下降60%—65%。第三,關於非化石能源比重的目標,希望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要達到20%。第四,關於森林碳匯的目標,爭取到2030年,森林碳匯達到45億立方米。還有一個非定量的目標,我們希望到2030年,我們適應氣候變化的工作開創一個局面,早期預警,把風險降到最小,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適應極端氣候變化事件的負面影響,能夠卓有成效。我們的國家自主貢獻大概涵蓋這樣五個目標。 它的意義是:第一,我們提出目標的力度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叫做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是一個恰當的、合理的力度。第二,我們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指導下,堅持了中國發展中國家的定位,又堅持了中國是一個大國的定位,一方面我們要為人類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另一方面我們也捍衛自己的發展權益,力求做到全球氣候治理結構的公正公平,在國際全球事務中堅持原則。第三,我們不但提出了目標,我們還詳細論述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採取哪些措施,需要實施哪些政策。第四,我們的系統性、綜合性。我們不是只談減緩,因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除了減緩以外還要適應,我們也系統論述了如何適應氣候變化,我們不但只提了目標,還提了實現目標的具體戰略。 比如在技術、科技開發、資金、全國戰略、區域戰略、能源戰略、産業體系戰略、交通建築等方面,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詳盡、非常綜合的安排。因為氣候變化是一個非常複雜、非常綜合全面的問題,只能用系統的方法去解決才能湊效,不能只看其中的一個方面,挂一漏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