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雷峰:央企形成經驗做法 推動“雙創”工作進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05 15:59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期,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出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結合。“雙創”不僅是個體和小微企業的興業之策,也是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興盛之道,是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動力之源。

如何通過“雙創”催生新的工業革命?國企改革與“雙創”浪潮如何互相借力?國企能否積極進行內部創新,讓員工變成創客?2015年11月5日,國資委規劃局副巡視員袁雷峰、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高紅衛、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紅做客中國政府網,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現在在全國範圍內應該説“雙創”浪潮的形容一點不為過,由中國政府網主辦的發現雙創之星活動也已經走進山東、天津、上海等很多省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接觸了很多的企業,也接觸了非常多的創客,可以説這個“浪潮”的形容真的一點不為過。但是我們很想知道您掌握的我們的央企在雙創這方面的進展情況是怎麼樣的?您的數據是什麼樣的呢?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吧。

[袁雷峰]這個問題很好,前段時間我們對中央企業的“雙創”工作進行了摸底調查,總體來看,中央企業高度重視國務院和國資委的部署安排,緊密結合國企改革,從自身發展需要出發,採取創業孵化、創投基金、研發資源共享、技術服務支撐、職工創意創新活動等多種形式,積極推進企業創新創造,帶動全社會創新創業。在這裡我可以給大家列舉一些數據。目前,中央企業共牽頭國家及地方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41個,參與297個,2014年開發新産品近3萬項,與眾多中小企業開展協同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52家中央企業共發起和參與基金179隻,其中中央企業認繳額度達到1600多億元,有效帶動全社會資本參與企業創新創業。中央企業依託2552個國內研發機構,66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以及近十萬項有效發明專利,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産業化、商業化,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提供服務。

同時,中央企業積極構建面向社會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帶動全社會創業創新。其中,定位於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發展新興産業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57個,定位於為個人和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技術、服務支撐的“創新創業技術平臺”27個,定位於集聚全社會智慧、激發創新活力的“創新創業活動平臺”23個,有效促進了中央企業和小微企業的共同發展。

在具體推進“雙創”工作過程中,中央企業形成了幾种經驗做法:一是創新投融資方式,推動創新創業。這類企業主要是積極依靠基金等新型投融資形式,多方式籌措創新投入,分擔創新風險,提高創新收益。比如中國電信、中國建築、武漢郵科院等企業。

二是建立孵化平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這類企業通過建立創客空間、孵化器、企業加速器、産業園等針對不同創新階段的孵化平臺,利用企業自身科研、技術、産業等資源,實現“創意→技術”、“技術→産品”和“産品→産業”的多級孵化,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比如中糧集團、寶鋼集團、招商局集團等。招商局集團經驗一會兒讓李建紅董事長詳細介紹。

三是建立健全內部眾創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類企業主要是通過進一步完善內部創新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積極探索技術入股、收益提成、內部技術轉移等相關激勵機制,調動廣大技術人員創新積極性。比如國藥集團、中國鋼研、中廣核集團等,他們做得都很好。

四是依託企業科技研發能力,提供創新創業服務。這類企業具備較為健全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強大的研發能力,依靠向社會提供共性技術平臺化服務、發放創新券等方式,助推中小企業快速發展。比如像航天科工,一會兒高董事長還要詳細介紹他們的“航天雲網”,還有中航工業聯創平臺“愛創客”、國機集團、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等等,他們做得都不錯。

五是加強互聯網與傳統産業結合,轉變商業模式和創新模式。這些企業依託“互聯網+”,集聚企業和社會創新力量,打造開放式、協同式創新創業平臺,積極拓展新業務。比如中國五礦的電商平臺、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以及中國能建等等。六是開展創新創意活動,營造創新氛圍。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國電科,連續舉辦了兩期“熠星創新創意大賽”,再比如中國移動和南方電網等都做得很好。以上企業具體的做法我就不展開説了,我建議還是問問兩位董事長,他們肯定做得比我説得更好。

責任編輯: 任晶希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