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09 16:11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全面提出了“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構建了職責清晰、協同監管、社會共治的事中事後監管新模式,是新形勢下建設新型市場監管體系的綱領性文件。

“先照後證”為創新創業帶來便利、注入動力,但同時也對政府事中事後的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2015年11月9日下午3時,工商總局企業監管局局長馬伕做客中國政府網,就“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這一話題和網友進行交流。

[主持人]您説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我們很想知道對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起到什麼作用?

[馬伕]信用監管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信用監管要解決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社會各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企業的監管部門對企業的信息掌握的比較全,企業的其他方面並不知道這個企業的信息,就談不上讓其他方來參與這個過程,就必須要把企業信息公示出去,要公示出去就需要有一個比較大的技術支撐,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建立這張網。而且信用是什麼呢?信用一定是一個人、一個企業長期積累的一個結果,我們講這個人有信用,並不是某一次打交道之後得出的,需要通過多次打交道才能説“這個人是有信用的”。信用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就是要建立起這個積累的機制,要用一張網逐年累月把企業的各類信息都匯集到企業的名下,記在企業的名下,讓社會打開這張網就能便捷的知道企業情況,即使沒有和企業打過交道,但是企業的各類信息都在上面,讓一個想了解企業或者想和企業做生意的人就可以對企業的歷史積累的信用做一個判斷,這就是信用監管的概念。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實現企業信用積累,然後把相關信息公示出去,這就需要我們建立一張網。

[馬伕]從現在來看,我們這張網從去年10月1日運行以來,做的越來越大,而且效果也不錯。有幾組數據,截至到目前我們公示了2154.51萬戶企業的登記備案信息,1219.03萬戶和1482.49萬戶企業報送了2013年和2014年的年度報告。在網上都可以查詢到年報的情況。同時有275.6萬戶企業應未履行公示義務的企業納入了信用監管的庫裏面,這個庫是企業經營異常目錄庫,向社會提醒這個企業沒有履行它的法定義務。列入異常目錄裏面的企業,到目前為止有10.95萬戶企業申請履行了年報義務。為什麼要履行年報義務呢?比如到銀行去貸款,銀行查詢企業在異常目錄庫裏面就不予貸款,只有移出了才行,這樣的例子很多。還有有關部門進行了國有土地出讓、榮譽授予,都有這種情況。截止到10月31日,公示即時信息的企業有332.9萬戶,他們共公示了703.4萬條信息,這個網絡的訪問量累計達到了60.57億人次,累計的查詢量達到了28.06億人次,日均訪問量從最初的10月1日100萬人次已經到了現在的3000萬人次,查詢量由最初的60多萬人次,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萬人次。每一天有1300多萬人查詢他們關心的企業,他們為什麼要查詢呢?他關心這個企業,或者和這個企業打交道,或者要核準審批。這些就是約束了信用。

責任編輯: 任晶希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