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的政策思路和體系不斷完善 效果越來越明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7 11:52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4月17日10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和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做客中國政府網,解讀2014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主持人]我們還説總理在博鰲的演講,把強調中國不會為經濟一時的波動而採取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發展。張教授,怎麼理解?

    [張立群]李克強總理在博鰲論壇講話當中提到中國經濟的韌勁很大,我想這是對中國國情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現在從歷史發展所處的階段來看,它在快速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這樣一個階段,這個推進有很多的有利條件。這些有利條件:第一,市場需求。很多人擔心中國的發展會有産能過剩,實際上中國發展最終是讓十幾億中國人達到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如果我們現在和發達國家作一個比較,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十幾億中國人當中極個別人,生活和發達國家比起來,差距是非常明顯的。比如農民生活水平都達到發達國家現在生活水平的話,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國內需求發展空間。我們講就業的增加,勞動參與率的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這個支持下,是不缺少國內需求的。

    第二,整個生産力的發展,從資金方面來看,中國的高儲蓄,現在人民幣存款餘額100多萬億,就是整個生産建設是不缺錢的。另外從人力資源來看,現在勞動年齡人口是9億多,而現在在城市從事就業的不到4億,所以中國在這方面的潛力也是巨大的。從技術來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技術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它是跟隨利潤來轉移的。所以中國市場這樣一個豐厚的利潤,對各種應用技術的吸引會持續不斷。還有就是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的能力在不斷培養當中,支持創新的體制機制通過改革在不斷的完善當中。從這樣一個過程來看,中國的發展也不會缺少技術,而且後發優勢。所以中國的發展,既不缺市場,也不缺人才,也不缺資金,也不缺技術。我們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給我們奠定了一個有序的環境,全體人民發展的熱情、聰明才智,這樣一個發展的環境在不斷改善當中。所以在大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大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每年新增就業1000萬人,增長率是不能低於6%的。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這樣一個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經濟所有調整都是增長性的調整,是在增長當中完成的調整。所以中國經濟的韌性包含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李克強總理談到為什麼不會因為經濟一時波動採取強刺激政策,首先就是對中國經濟有信心。同時在穩增長的政策思路和政策體系在不斷完善當中,而且效果越來越明顯的表現出來。由此我們對這樣一些調控,信心也在不斷增強。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我們也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有些形勢比現在更嚴峻,但是我們當時也是保持定力,採取有限度的一些應對措施,最後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我們不會因為經濟一使短期波動而採取強刺激政策,就是基於對中國經濟基本面、對於中國宏觀調控的信心。更注重中長期發展就在於現在經濟增長進入中高增長,穩增長的最重要目的還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體制的完善,圍繞社會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在新時期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這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以後,會使增長的質量不斷改善,增長的含金量不斷提高,增長的可持續不斷提高,這從根本上穩增長。所以不僅要追求當前,從經濟增長指標來看讓它平穩下來,更重要的是從增長的內容,從增長的模式,從增長的效果,我們來不斷改善,這個改善對長遠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我們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責任編輯: 胡國香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