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設投入機制單一、資金來源單一是根本性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05 17:28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農村居民住房、飲水和出行等基本條件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基本實現乾淨、整潔、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總體水平如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怎樣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為回應網民關切,2014年6月5日15時,中國政府網邀請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司長趙暉作客在線訪談欄目,深入解讀《意見》。

    [網友 山美水美]改善環境,基礎設施先行,投入是必不可少。誰來投?國家投多少,個人多少,社會多少,有無分擔比例?如何確保資金到位?如何督促資金合理運用?

    [趙暉]這位網友問的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我們建設農村怎麼才能建好的最重要的問題,也就是農村建設投入機制的問題。目前是什麼情況呢?目前我們國家農村建設的投入機制還比較單一,就是資金來源比較單一,簡單講,大部分、絕大部分甚至全部是來自財政的投入,就是中央財政再加上地方各級財政,如農村的路、水等公益項目的投入。也有一事一議的制度,但是農民只是投工投勞,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也主要是政府投入。正是由於農村建設投入機制單一,資金來源單一,使農村建設和改善的速度總是超不過城市,甚至差距越拉越大,這是一個根本性問題。也有一些地方讓社會投入,這個社會投入是什麼?就是村裏有本事的人成老闆了,他又有錢,作為一種慈善,願意給家鄉做貢獻。這種也是鼓勵的,但是我們不可能期待全社會的農村建設都靠這種方式來實現。

    那麼城市的投入機制是什麼樣的呢?為什麼中國的城市這幾十年來發展這麼快?主持人你想過嗎?是完全依靠城市政府的投入嗎?實際上是你、我,這些住在城市居民的投入帶來的。這個投入機制跟農村完全不同,我們城市建設確實有政府財政投入,但更大的投入是來自我們買房人的資金。買房人通過購置房屋,將錢付給開發商,開發商通過交納土地出讓金等方式又把錢付給政府,政府把這筆錢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綠化、道路、下水管網的建設,因此城市迅速發展起來。這個現象尤其在我們國家進行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實施商品房買賣制度後,城市發展速度一下子加快了,所以這也體現了一句正確的話,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所以城市建設資金一部分來自財政,而相當一部分來自居民買房的這個機制。

    但農村目前缺乏這樣一個機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這幾年對農村建設投入年年加大、高度重視農村建設,因為我們自己親歷這項工作,確實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民群眾的關心,對我們農村建設的重視,比如農村危房的改造,每年中央財政要拿出200多億、300多億,現在中央政府支持的農村危房改造數量已超過1500多萬戶了,這個量相當大。但是如果投入來源僅靠財政的話,是超不過有社會資金投入的機制的,這個社會資金不僅僅是慈善什麼的,而是根據市場需要居民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所投入的資金。所以這是我們擔心的問題,當然要作為長遠的課題要研究和探討,逐步逐步地解決。

責任編輯: 胡國香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