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介紹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相對於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合併的這兩個保險都被普遍認為是老人的零花錢一樣,待遇比較低,不知道胡部長怎麼看待這個現象,合併之後會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實惠?
【胡曉義】我理解你的問題,是覺得待遇水平還比較低,只是夠零花,是這樣的意思表達。我很理解,新農保和城居保,現在規定的待遇標準是這樣的,是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是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按月領取,最低標準是中央統一規定的,是每人每月55塊錢,地方政府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提高待遇標準。試點幾年來很多地區都在這個基礎上提高了標準,當然也有高的地方到了200多塊錢的也有,這一部分全部都是由國家財政出資,國家財政提供資金支付。第二部分待遇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在60歲以前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再加上政府的補貼和其他方面,比如村集體經濟的補助,都進入到個人賬戶,然後在到達60歲以後,把所有儲存額累計起來,除以一個系數作為每個月發放的標準。這一部分如果交的多最後得到的待遇高,如果交的時間長顯然得到的待遇也高。
這一部分現在在整個基本養老金支付裏佔的比重還比較小,理由是顯而易見的,2012年這兩項制度才剛剛在全國推行開來,個人賬戶積累的比重非常小,現在全國新農保和城居保總計積累個人賬戶只有不到2800億,每個人積累還不到800塊錢。在這幾年當中真正進入到60歲以後年齡的人更少,他們只有一兩年個人賬戶的積累,這一部分計算下來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比較少。加起來全國平均支付標準只有80幾塊錢,這就是你説的只夠零花錢。
雖然現在的標準不是很高,這是客觀的,但是它是從無到有的,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政府從來沒有為農民發過過養老金,這是開天闢地的,是創造了歷史的,所以我們要看到這個突破。對於廣大農民來講,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靠土地的收益和家庭收入,當然也包括家庭成員到城市打工工資性的收入。基本養老金可以説只是補充性的收入。
畢竟我們從試點到全面鋪開時間很短,待遇水平的提高要循序漸進。在這次國務院的意見當中也特別提到要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這也是為我們下一步完善這方面政策指明了方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