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稅務部門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黨政機關網站建設管理要求,順應信息化和互聯網發展趨勢,以納稅人及社會公眾需求為導向,推進稅務網站科學化、規範化、集約化發展。稅務系統圍繞納稅人辦稅中的“痛點”和“阻礙點”,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方法,傾力建設集信息發佈、在線服務和互動交流於一體的稅務網站,打造貼心專業的“互聯網+稅務”,讓納稅人多跑網路、少跑馬路,贏得了納稅人的“點讚”。 一、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稅務網站群定位清晰 稅務總局網站(www.chinatax.gov.cn)共設總局概況、信息公開、新聞發佈、稅收政策、納稅服務、稅收知識、互動交流7個一級欄目和46個二級欄目。2014年,稅務總局運用大數據分析、改版升級總局互聯網站,升級後稅務總局互聯網站用戶訪問量提升114%,2014年訪問量約3600萬人次。稅務總局網站在2014年度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名列中央部委第六。 稅務系統省級稅務機關網站80%以上採取省級集中模式建設,即省級稅務機關統一建設網站平臺,地市級及以下稅務機關在統一平臺上開設子站和網頁。目前,在全國70多家省級稅務網站的集中平臺上運行著各地市900多個子站,2014年全國稅務網站訪問量約15億人次。各地稅務部門在當地政府組織的網站評估中位居前列。 在網站功能和服務方面,稅務總局網站側重稅收政策發佈和解讀、辦稅服務導航和有關統一功能開發應用,省級稅務機關網站更加側重為納稅人及社會公眾提供便捷的網上服務,包括網上辦稅、涉稅查詢、納稅諮詢輔導等。通過稅務總局網站與省級稅務機關網站之間聯動,實現稅務網站的信息資源共享,功能服務優勢互補。目前已逐步建成以稅務總局網站為龍頭,省級稅務機關網站為主體,輻射地市級稅務機關,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發揮整體效用的稅務網站群。 二、政務公開、清單先行,簡政放權更加徹底規範 權力行使“列清單”,簡政放權更徹底。根據國務院關於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要求,稅務系統率先對公權力進行正面清單管理。一是“減”去不該管的,該放的放到位,做到權力透明,職能公開。按照國務院要求,2014年,稅務總局公佈了全部87項稅務行政審批事項,實施稅務行政審批目錄化管理,鎖定了審批項目的“底數”,除7項稅務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保留外,2015年將稅務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清理完畢。二是從事前“轉”向事後,放了以後管得住、管得好。各地持續探索通過大數據分析,以風險管理、信用管理、信息管稅等方式進行後續管理。上海市稅務局針對擴大自貿區創新服務舉措後“前道放權,後續管控”産生的稅收管理難點,整合出風險源大數據,開發了60多項風險提示內容,實時推送給納稅評估、日常檢查和稅源管理等部門,加強後續管控,對出現風險問題的企業採取應對措施。權力的“瘦身”和事後的監管贏得了納稅人更好的遵從。 規範執法“一把尺”,辦稅流程更優化。一是規範下戶檢查,做到有權不任性。例如:江蘇省國稅局通過網站向全省納稅人承諾,同一年度內對同一納稅人的到戶檢查原則上不超過一次。國稅機關發起的各類稅收檢查,必須通過綜合管理部門這個“總開關”,從根源上解決了任意下戶、隨意執法問題。全系統進戶檢查減少近九成,真正做到了“無需求不打擾,無風險不應對”。二是簡化辦稅流程,辦稅服務更高效。例如:北京國地稅日前在清華科技園聯合舉辦新聞發佈會,針對納稅人辦理頻次高、耗費時間長的日常涉稅事項,發佈了15項舉措,簡化辦稅流程、壓縮審批環節、拓展網上服務。實現了國地稅聯合辦理稅務登記、企業所得稅六大類89項業務網上辦理、簡化申報繳稅程序等,納稅人不再“多頭跑”“多次跑”。三是發揮稅務網站法規庫作用。稅務總局建立了以網絡為載體的稅收法規庫,及時公佈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及規範性文件,為徵納雙方及時、準確地提供稅收政策和管理依據。各地稅務局建立了與中央庫相配套的稅收法規省級地方庫。國稅、地稅統一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壓縮權力尋租空間,稅收執法更加規範。 三、運用互聯網新思維,網上稅務既“端大眾菜”又“上特色菜” 依託大數據分析,網站改進讓納稅人説了算,打造分類推送的“貼心稅務”。稅務總局網站改版用大數據説話,圍繞納稅人需求,注重功能佈局、欄目設置和操作體驗,充分尊重納稅人偏好與習慣,著力改善納稅人登陸體驗,欄目因需而設,因需而變,有的放矢,收效顯著。一是運用大數據分析提升用戶體驗。2014年底,依託對納稅人登錄和瀏覽的大數據分析,稅務總局網站組織了改版,日均訪問量提升了114%,人均訪問時間延長35%。二是及時發佈稅收政策與解讀,保障納稅人應知盡知。稅務總局網站以規範的格式解讀政策,做到稅務文件與解讀稿同步起草、同步發佈。設立了“出口退稅率查詢”“稅務師事務所公告欄”等模塊,保障納稅人知情權,做到“一覽盡知”。2014年共發佈各類信息7200余條,政策法規200余份。三是弘揚納稅誠信,設置稅收信用“紅黑榜”。按照稅務總局領導指示,稅務總局網站開設“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名單公佈”“重大稅收違法案件公告欄”專欄,受到納稅人的高度關注,有力促進了稅收信用體系建設。四是分類歸納政策信息,實現定向推送。稅務總局網站開闢“小微企業稅收優惠”“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稅收誠信體系建設”等欄目,方便納稅人快速鎖定所需信息,實現“小欄目辦大事”。各級稅務子網站定向推送優惠政策、涉稅風險等提示類信息,不僅提高納稅輔導的針對性,還幫助納稅人避免稅收風險。 推動線上線下無縫融合,打造無處不在的“創新稅務”。一是實現12366熱線系統與網站建設無縫銜接。稅務總局網站與徵收管理系統、行政管理系統、納稅服務系統及12366熱線系統已順利銜接,逐步形成外網受理、內網辦理、外網反饋的一體化應用模式。二是電子發票成功試點,網絡發票全面應用,各地探索發票專遞服務。稅務總局已與相關政府部門和央企開展電子發票試點工作,建立完整電子會計檔案,接受內外部審核,積極嘗試將電子發票作為企業有效原始憑證。網絡發票的應用已經全面鋪開,例如:蘇州國稅納稅人通過網上代開一張發票不過一兩分鐘的時間,並享受免費郵政專遞服務,最快能實現當日到達。目前,蘇州市已有1673戶納稅人申請開通網上申領普通發票,累計完成10470份發票專遞配送。三是實現涉稅事項無紙化辦理。例如:廣州國稅以無紙化為切入點,構建了覆蓋電子錶單網上申報、稅收資料影像、涉稅事項審批、電子稅務文書、電子證照等系列技術支撐系統,徹底扭轉了以往稅務電子政務實踐中需要納稅人頻繁往返稅務機關提交和領取紙質資料的局面。通過全功能電子稅務局,該局每年減少納稅人上門約900萬戶次,減少納稅人報送紙質資料約2000萬張,大大降低了納稅人負擔,提升了在線服務的使用體驗。 運用移動互聯響應納稅人訴求,打造如影隨形的“移動稅務”。一是運用移動互聯思維,實現“稅務網站+”。全方位分析納稅人需求,統籌建設稅務網站、移動辦稅、微信平臺等各類服務産品與功能規範化、一體化、集約化的信息發佈和納稅服務綜合平臺,打造移動的網上稅務。稅務總局開發的APP以發佈政策法規和辦稅導航為主,省市級稅務系統開發的APP以便民辦稅為主。部分省市稅務系統在網上辦稅的基礎上開發了“微門戶”,通過個性化涉稅查詢、導向式辦稅指引、精細化辦稅輔導和點餐式政策推送等方式讓納稅人實現掌上辦稅。例如:2014年9月廣州國稅啟用“微信納稅申報”辦稅新模式,這是全國首創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打造的新型辦稅模式。截至2015年5月,共40萬戶次納稅人通過微信完成申報納稅,入庫稅額超過1億元。2015年金稅三期上線後4個月,就有2萬多戶次納稅人使用微信預約辦稅。二是各級稅務部門相繼開通了政務微信和政務微博公眾號,實時發佈稅收政策、稅收風險提醒和典型案例評析,隨時隨地為納稅人提供辦稅幫助、辦稅提醒、需求採集等“指尖上的服務”,實現納稅服務從“足不出戶”到“如影隨形”。例如:廣州國稅微信與微博共向納稅人提供通知公告類、辦稅服務類、查詢類共十一項自助查詢服務。截至2015年5月,廣州國稅微信已向200萬人次提供自助查詢,日查詢量超過1萬次。 針對不同納稅需求,打造專家在線、後臺支撐的“專業稅務”。一是推進“小微企業稅銀服務平臺”,推動小微企業孵化。各級稅務部門每年聯合評定A級納稅人,在網上向公眾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針對納稅人貸款難的問題,深圳國稅與光大銀行合作,率先推出“稅貸易”稅銀合作貸款項目,將中小企業納稅信譽、稅收貢獻與其融資發展相聯絡,開創了深圳市首個以“信”養“信”的企業融資新模式。稅銀合作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開闢了新觀點,提高了稅務服務水平,對於促進就業、增加財政收入、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二是為重點企業量身定制稅務服務,助力企業成長。例如:無錫地稅對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推出的“IPO稅援團”服務,助力企業成功上市。無錫地稅挑選了本單位具有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律師“三師”資格的業務尖子,組成“IPO稅務人才庫”,逐個建立IPO一戶式服務檔案,在各大公司的網站上聯辦《IPO涉稅專欄》,刊登相關稅收政策及解讀。“IPO稅援團”累計為89家擬上市公司提供專業化涉稅輔導。三是助力企業“走出去”,推動“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上海自貿區、天津自貿區、福建自貿區稅務部門試點推行10項稅收服務創新措施,實現自貿區內便捷高效的稅收一網通辦。目前廣東、江蘇等地已借鑒複製該經驗措施,積極開展“辦稅一網通”的推廣工作。稅務總局網站開設“一帶一路”稅收服務專欄,實時發佈相關稅收措施,幫助我國企業了解稅收協定談簽和執行情況,提高企業跨國經營的稅收熟悉度,更好地支持企業“走出去”。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