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改” :民間資本由暗轉明 普惠金融惠及萬家

2014-06-03 17:1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濟南6月3日電(記者 袁軍寶)六月初,正是山東麥浪滾滾的時節。高唐縣梁村鎮賈莊村村民李豐民,正在調試今年剛購買的小麥聯合收割機。“能順利買下這臺收割機,多虧了我們合作社的互助金。”李豐民今年開春後,用手中的20畝棉花作擔保,在合作社順利“借”到4萬元互助金。

合作社成員間資金互助的快速發展為李豐民這樣的農民走上致富路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在過去近一年裏,山東接連出臺多項政策和措施推動金融改革深化,資本體系不斷完善,民間資本由暗轉明,普惠金融深入推進,整個山東的金融面貌得到明顯改觀。

2013年8月,山東發佈被業界稱為“金改22條”的《關於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去年10月山東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發展民間融資機構的意見》,在全省範圍內推開民間融資規範引導工作;去年12月出臺《關於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的意見》,在全國率先建立地方金融監管體系;今年3月山東省金融改革發展領導小組成立,由山東省省長郭樹清任領導小組組長。此外,與中央金融部門開展大規模雙向人才交流、成功對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進行公司制改造、成立山東上市企業路演中心和金融資産交易中心、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復等一系列具體成果讓山東“金改”一步步向縱深推進。

“2013年山東金融業增加值已達2265億元,同比增長13.7%,高出GDP增速4.1個百分點,佔到GDP的比重達4.14%,已經成為山東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産業。”山東省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李永健説。

在“金改”的推動下,地下暗流的民間資本在山東正在逐步實現陽光化、規範化運作。目前,山東省各地都在陸續申報成立民間資本管理機構,加上前期試點已經成立的,目前相關機構總數已超過200家,與之相伴隨的是,山東省非法集資活動呈明顯下降趨勢。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陣地,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去年以來發展迅速,成為山東“金改”亮點之一。據齊魯股權交易中心介紹,中心創新開展了私募股權、信託、股權質押等多種融資方式。目前,這家中心掛牌企業309家,託管企業452家,展示企業2260家,實現直接與間接融資已累計超過100億元。今年以來煙臺、濟南兩家運營中心相繼成立,膠東半島和濟南城市圈的中小企業,有了快捷融資平臺。

三農及小微企業都是“金改”的明顯受益者。山東蒙陰蒙山桂花有限公司一直從事桂花的研究、栽培和推廣,在擴大規模過程中受到資金不足的制約。“蒙陰縣農業銀行正為公司創新開發一種桂花樹抵押貸款,這讓我的桂花資源立即‘活起來’。”公司總經理劉長增説。隨著各種抵(質)押貸款創新業務的推廣應用,三農及小微企業的抵押擔保難題正在得到逐步緩解。

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農村産業金融部王岩林説,目前山東農行已創新推出林權、“一權一棚”、海域使用權、“動物抵押貸款”等眾多特色抵押貸款,並且還通過産業鏈的擔保貸款大大增加了農業的貸款能力。到今年3月末,全行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貸款餘額達到339億元;向産業鏈上5350家農戶累計發放農戶貸款15.3億元。

山東省金融辦有關負責人説,山東金融改革過程中著重推動普惠金融建設,去年山東“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分別增加2584.2億元和1749.3億元,增速分別高於全部貸款增速4.1和13.2個百分點。

此外,記者在山東各地採訪時發現,基層幹部和群眾除了感受到“金改”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外,他們更認為“金改”大大提高了各方面的金融意識,這筆“精神財富”,將為金融在經濟中更深層滲透、發揮更大作用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盧靜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