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永寧:“糧賤傷農”怎麼避?“糧食銀行”來幫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27 11:1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銀川11月27日電(記者 楊穩璽)三大主糧價格普遍下跌,直接影響農民收入。在寧夏銀川市永寧縣的一家“糧食銀行”裏,這裡的農戶似乎沒有受到糧價下跌影響。

永寧縣的這家“糧食銀行”,是在當地政府支持下,由寧夏昊王米業于去年11月投資建設的,可以為農民提供儲糧、售糧等服務。儲戶存儲的原糧可以直接兌換現金,也可以按市價兌換成品米,還可以在“糧食銀行”下設的購銷網點兌換生活用品。

通過一年發展,目前“糧食銀行”已吸納儲戶500多戶,存糧4萬多噸,與31家合作社形成了穩定的契約關係。

“收成好著呢,價格也好著呢,今年是個豐收年。”來“糧食銀行”辦理取款手續的種糧大戶紀學爭告訴記者。

今年,紀學爭和弟弟紀學信共同包地種植了1800畝水稻,畝産達1300斤。“糧食銀行”的收購價高出市場價3到6分錢,每斤1.56元的價格讓他很滿意。

紀學爭説:“你可別小瞧3分錢的差別,像我們種糧産量多的,算下來得上萬元呢。”

為何紀家兄弟的水稻能賣出“高價”?對這一問題,弟弟紀學信説:“東西不一樣,我們的水稻品質好。”

紀家兄弟在種植水稻時注重品質,少不了“糧食銀行”主體昊王米業公司的幫助指導。兩兄弟告訴記者,去年頭一次來“糧食銀行”賣糧食,發現水稻品質和收購價直接挂鉤。回去以後,兄弟倆就努力提高糧食品質。

“糧食銀行”對農民的幫助,不僅體現在通過收購價格改變農民種糧思路上,還有更為直接的紅利。

給予農戶如此多的優惠幫助,“糧食銀行”及其主體企業昊王米業又能獲得什麼利益?

“糧食銀行”辦公室主任趙金龍説,保守估計,企業每年收糧3萬噸,每噸3000元。要是現場結算,這就需要9000萬元的現金流支持。如果企業資金不足,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貸款年利率平均也在9%左右。

他説:“‘糧食銀行’讓企業、農戶實現了共贏:一方面,企業降低了財務成本和運營風險,將貸款節省下來的紅利讓給農戶;另一方面,‘糧食銀行’在幫助農戶獲益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在農戶心中的影響力。”

通過這種運營模式,“糧食銀行”和種糧農戶達成了一條“共同盈利、共擔風險、提升農業産業轉型升級”的新農業統一戰線。

趙金龍告訴記者,規模化、産業化、科技化是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以往農民自己曬糧,造成的糧食損失率在6%到8%;通過“糧食銀行”對水稻進行統一加工,基本可以達到零損失的效果,無形中提升了糧食産量。目前,“糧食銀行”共有8間庫房,可以儲存5萬噸糧食。通過科學儲存,基本可以避免糧食發黴變質、鼠蟲咬噬等問題。

在採訪的最後,幾位農戶拉住記者説:“通過‘糧食銀行’,我們的水稻賣上好價格,但今年玉米價格卻不成。你給咱們呼籲呼籲,也成立個專門經營玉米的‘糧食銀行’唄。”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