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的成功“密碼”是什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30 07:5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經過多年的發展,高鐵成為我國民眾出行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整體領先世界的産業。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雖然起步晚,但路線正確、發展決心堅定、不斷尋求突破,成為中國高鐵的成功“密碼”

這兩天,中國高鐵又火了一把。“高鐵代言人”李克強總理邀請中東歐16國領導人一起乘坐了“既舒適又安全”的中國高鐵,再次引來了世界的高度關注。

除了高亮相度,中國高鐵的發展形勢也著實不錯。經過多年的發展,高鐵成為我國民眾出行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整體領先世界的産業,以技術領先、安全可靠、性價比高而贏得了世界的肯定,成為中國高端製造業的“黃金名片”。我國高鐵的成功經驗是否可以複製,推廣到其他産業,讓中國擁有更多可以“走出去”的高端裝備製造産業?這就要從我國高鐵為什麼能夠成功説起。

一是選擇正確的技術路線、做好頂層設計是高鐵成功的關鍵。在確定發展高鐵産業之初,我國就確立了“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技術路線。當時,世界上已經有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建成高鐵,掌握了先進的技術,相比之下,我國高鐵發展起步較晚。為了更好更快地追趕,我們並不是簡單地“以市場換技術”,而是著重“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不僅要掌握關鍵技術、而且要著眼提高創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高鐵現在的發展成就,就是在這樣的思路指導下實現的,也基本上達到了規劃設計時的初衷。

我國很多産業走的都是這樣的技術路線,為何只有高鐵成功了?中國高鐵成功的第二點就是,一以貫之,圍繞正確的頂層設計堅定地走下去。

在引進的過程中,為了保持技術優勢和長久獲利,外國企業很難完全出讓核心技術,更遑論幫助中國培育自己的創新能力?由於中國市場廣闊,中國想要引進國外的技術並不難,許多行業因此而改變了發展方向,變成了拿來主義,雖然一時過得也不錯,但卻始終受到國外企業的牽制。而高鐵堅持了下來。比如,2004年,原鐵道部為鐵路第六次大提速進行時速200公里動車組招標時就堅持三個原則:關鍵技術必須轉讓;價格必須最低;必須使用中國品牌。雖然最初受到了國外企業的抵制,談判也頗為艱難,然而我們始終堅持這個原則不動搖,最終還是談成了。正是在這樣百折不撓的努力下,我國高鐵不斷突破、快速發展,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

三是在創新的過程中,全産業鏈發展的思維鑄就了中國高鐵整體領先的地位。

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同時,中國高鐵産業一直在向創新的方向努力,目標是擁有全産業鏈核心技術。不論是前期的勘察設計、工程建設還是動車機車生産、後期運行,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零部件,中國都力求突破,標記自己的印記。以動車組機車生産為例,前期,南北車都需要大量採購外國進口設備,後期集成組裝,零部件價格受國外壟斷影響,機車價格居高不下。經過一項一項地科技創新攻關,如今連最核心的芯片IGBT生産技術都已被中國中車掌握。在此基礎上,鐵路企業進一步尋求技術突破,先後在世界上率先突破高原、高寒等複雜條件下技術難題,高鐵技術更加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中國標準動車組。

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雖然起步晚,但路線正確、發展決心堅定、不斷尋求突破,成為中國高鐵的成功“密碼”。堅持這一“密碼”,相信中國將擁有更多“黃金名片”。(齊慧)

責任編輯: 劉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