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潤紅土花更妍 新華社南昌12月2日電(記者余孝忠、高皓亮、余賢紅)2014年初春,隨著一道寄寓著殷殷深情的時代號令,每兩個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一個縣區,京城部委來的39名年輕幹部深入贛南蘇區,目標就是“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掉隊”。 曾經這裡為中國革命作出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如今北京的“親人”們來幫忙扶貧攻堅。眾人拾柴火焰高,對口支援激發老區內生動力,贛南蘇區正煥發新顏。 好風憑藉力 贛南蘇區駛入跨越發展快車道 今年初贛州市、縣兩級財政籌集了52億元産業發展幫扶資金,按每個貧困村100萬元、每戶1萬元的標準發放,用於發展扶貧産業。 在贛州市扶貧和移民辦幹部黃建平看來,之所以這麼“大氣”,離不開三年前國務院出臺實施的《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更離不開為落實這一“幸福寶典”來到贛南的北京“親人”們。在他們的幫助下,贛南蘇區正駛入追趕發展的快車道。 39位挂職幹部隻身來到贛南,把贛南的事當自家的事來辦,加快促進政策落地生根。《若干意見》涉及贛州的236項具體政策事項中,已有209項得到落實或正在落實,提出的有明確時間節點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基本完成。 政策加速落實到位,重大平臺加快推進,《若干意見》出臺三年來,贛州市成功爭取國家、省批復10個重大平臺,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擁有國家級平臺最多的設區市之一,産業承載力、區域競爭力明顯增強。三年來,贛州市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1.2%。 “親人”們雪中送炭,把黨的關懷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三年前柑橘黃龍病的爆發,讓已脫貧的果農面臨返貧的威脅。在“中國臍橙之鄉”信豐縣,對口支援的農業部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有了農業部幫助規劃建設的苗木標準化生産基地,就不用擔心買到染病毒的苗木了。”信豐縣大塘埠鎮長崗村萬畝臍橙基地果農徐澤民説。 截至2014年底,贛南扶貧對象由“十一五”末的215.46萬人減少到105.06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15.6個百分點,贛南蘇區進入減貧進程最快、扶貧成效最大的時期。 改革釋放紅利 先行先試為老區發展添動力 “沒想到家裏的老屋也能變‘金屋’,一年下來能有7000元的租金收入。”不久前,贛州市大余縣黃龍鎮大龍村貧困戶羅光斌和當地丫山旅遊風景區簽訂合同,將家裏的老房子租給景區發展鄉村旅遊,加上夫妻倆在景區的務工收入,一年能有4萬多元的收入。 “對口支援不僅僅是資金和政策,更重要的是通過先行先試,以改革創新激發老區發展活力。”國務院扶貧辦幹部劉勝安在贛州石城縣挂職縣委副書記,已在當地啟動電商扶貧、貧困村旅遊扶貧、兒童減貧與綜合發展等多項試點工作。 根據《若干意見》賦予的先行先試權,對口支援單位紛紛在贛南蘇區進行改革試點試驗。贛州市蘇區振興辦主任黃金龍説,北京來的“親人”們幫助贛南蘇區打造了現代農業、承接産業轉移、旅遊扶貧、統籌城鄉發展、金融綜合改革創新、生態文明等6大領域的試點示範,爭取了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建設、東江源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等35項國家層面批復的試點示範事項,為老區振興發展注入了蓬勃生機。 會昌縣是有名的貧困縣,在縣裏挂職任縣委副書記的國家質檢總局幹部王軍大膽設想,創造性地將産品質量監控和標準化認證體系引入黨風廉政防控。目前,這一模式已在縣城建、房管、交通等5家權力較為集中的部門試點推開。 對口拉近距離 老區追趕不減速仍需再發力 曾經縣裏的幹部離部委有多遠?部委的處長離基層有多遠?如今,贛南蘇區幹部下派上挂已成常態。39位部委幹部在所挂職縣區均擔任實職,單獨分管某一方面工作,直接參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重大事項決策。與此同時,贛州市也派出60名幹部到國家部委挂職鍛鍊。幹部雙向挂職,架起了一座從首都到基層的連心橋,開啟了部委與贛南對口支援的“直通車”。 部委幹部在基層真挂實幹,使得對口支援的相關政策制定和決策更接地氣。基層幹部到國家部委、央企挂職鍛鍊,則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曾在國家煙草專賣局挂職鍛鍊的興國縣委書記賴曉軍説,“零距離”感受了國家部委規範的運作模式和科學的工作方法,開闊了思路。 在贛南蘇區挂職的39位部委幹部互稱為“挂友”。王軍告訴記者,“挂友”們經常共享各自部委的最新動態,組織開展事關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專題討論。 “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戰略是要用8年時間,還清80年的歷史欠賬。”贛州市委黨校科研處主任胡宗洪説,國家層面上建立的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部級聯席會議制度、幹部雙向挂職等體制機制,為贛南蘇區追趕發展提供了保障。 黃金龍説,對口支援階段性成效明顯,然而由於歷史欠賬太多,老區追趕跨越依然任重道遠。“北京的親人如此關懷,我們會更加努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