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致力構建新型“魚米之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04 11:0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在盱眙縣淮河鎮沿河村,泗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在地裏收穫大白菜(11月26日攝)。這些大白菜將直接銷往南京等城市的超市。合作社擁有社員200多名,種植面積3000余畝,産品由大棚經濟作物與露天蔬菜相結合,主要産品包括青椒、紅椒、荷蘭土豆、早熟西瓜等,目前主要註冊品牌為“泗洲綠園”,年銷售額800萬元左右。江蘇是河湖密布、平原廣闊、素稱魚米之鄉的沿海發達省份,糧食産量超過廣東、浙江、福建、上海四省市的總和。農村是江蘇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拉動力量。江蘇對農業、農村、農民高度重視,為構建中國未來的新型農村——新型魚米之鄉進行有益的探索。如今的“魚米之鄉”,與傳統的“魚米之鄉”相比,已經呈現出許多新的風貌。它不僅確保了糧食安全,促進了農民增收,還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基礎、就業的新領域、農民工回流的接納地、新型勞動者的輸出地、城鎮化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載體。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在南京郊區,一名農民在稻田裏收割水稻(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圖為昆山市陽澄湖現代漁業産業園(2012年11月14日攝)。新華社發

在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村民仲秋麗(前)在姐姐仲秋香家種植的多肉植物大棚內忙碌(11月30日攝)。仲秋香家2015年3月建好3000多平方米的多肉植物種植大棚,電商日銷售額可觀時達到1萬元。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在蘇州巴城鎮陽澄湖畔,一位漁民在捕撈蟹籠中的大閘蟹(1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在江蘇南京,一艘漁船在長江中駛過(1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在蘇州巴城鎮,一位漁民在家門口的小河裏駕船查看圍網養殖情況(11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昆山市巴城鎮蟹農常建華趁夜捕捉池塘地籠中成熟的大閘蟹(2014年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韓瑜慶 攝

在盱眙縣淮河鎮沿河村,人們將泗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收穫的大白菜裝車,直接銷往南京等城市的超市(11月26日攝)。合作社擁有社員200多名,種植面積3000余畝,産品由大棚經濟作物與露天蔬菜相結合,主要産品包括青椒、紅椒、荷蘭土豆、早熟西瓜等,目前主要註冊品牌為“泗洲綠園”,年銷售額800萬元左右。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在南京六合區金牛湖,兩艘漁船捕魚後載魚而歸(11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在南京六合區竹鎮鎮石婆村,收割機在地裏收割水稻(11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在建湖縣高作鎮陳甲村,“火雞大王”廖正軍(右)和妻子魯曼在養殖基地喂養火雞。回鄉創業的廖正軍夫婦放棄城市的白領工作,紮根鄉土,帶動1000多戶農戶養殖火雞,併為商戶和農民搭建電商平臺(9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在位於南京六合區的巴布洛生態谷,人們在遊玩休閒(10月6日攝)。新華社發

責任編輯: 劉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