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總理對面為“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建言獻策的,除了3位中國經濟學家,還有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世界銀行和麥肯錫公司的3位外國經濟學家。這是李克強總理12月7日在國家發改委主持召開座談會的場景,也是我國首次在最高層級邀請外國專家參與五年規劃編制建議。 李克強開門見山表示:“今天我們邀請國內外幾名專家發表意見建議,讓我們能夠在編制‘十三五’規劃的過程中‘開門’徵求各方意見,充分集聚民智,在開放中鞏固更多共識。” 我們的目的不是“增長”本身,而是通過經濟增長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諾貝爾經濟學獎和諾貝爾和平獎雙料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級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發言中一口氣提出7條建議。 “經濟增長本身並不是目標,而是實現目標的手段。真正的目標應該是中國人民福祉的提升。”他最後説,“中國推進的每一項改革都應把這一目標作為評估標準。” “你講得很好。”李克強總理點頭稱讚道,“我們的目的不是‘增長’本身,而是通過經濟增長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所以我們從‘十二五’規劃編制以來就一直明確,GDP要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長。” 他同時強調,GDP增長最終不僅要促進人民收入提高,還要推動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回應專家“交鋒”:把握分寸,最大程度激發國內外企業在中國創新創造的熱情 斯蒂格利茨的建議之一,是認真定義知識産權,避免“盲目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導致阻礙創新。不過,第二位發言的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中國、蒙古和韓國局局長郝福滿對此並不完全贊同。 “中國發展到今天,保護知識産權變得愈發重要。必須集中力量大力推進知識産權保護工作。”郝福滿説。 李克強總理在最後的講話中對兩位專家的“交鋒”作出回應:“很有意思,兩位專家對知識産權保護有不同的見解。那我們就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看在這一工作中把握什麼樣的分寸,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國內外企業在中國創新創造的熱情。” 李克強表示,“十三五”規劃在《綱要草案》之外還有若干專項規劃,其中一定會有知識産權保護相關內容。 “這也表明我們的決心:我們會進一步鼓勵創新、擴大開放。”總理説。 經濟增速太高、太低,都對結構調整不利,要找到一個合理區間 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在發言中就宏觀經濟政策提出建議。他説,維持一定程度的“經濟刺激”很有必要,因為實現經濟結構平穩轉型,需要在保持“傳統動力”的同時,擴大“新動力”作用範圍。 李克強在回應中深入分析了當前國際經濟走勢和國內面臨的主要矛盾。他説,中國已經成為10萬億美元體量的經濟體,我們的資源難以繼續支撐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我們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增長,但也必須要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因為我們的結構調整需要空間。”總理説,“經濟增速太高、太低,都對結構調整不利,需要找到一個合理區間,推進結構調整,支持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發展。”
“十三五”規劃一定不能制定成“計劃”,要調動千千萬萬人的積極性 如何推進中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是各位專家意見建議最集中的話題。麥肯錫公司全球資深董事華強森説,中國正在從全球創新的“吸收者”轉變為“領導者”,要進一步打造更具創新性的經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提出,希望儘快改革高校、科研機構、醫院等知識密集型單位的收入分配製度,推進創新系統改革。 李克強在回應中談起今年在全國更大範圍推廣中關村試點政策:過去幾年,科技成果處置收益權改革、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等“1+6”系列先行先試政策,掀起了中關村創新創業的熱潮。 “30多年前,中國的農村改革就是給每個人發展空間,讓大家都能勤奮勞動、開展創造。”總理説,“我們已經用這樣的經驗解決了‘溫飽’,現在同樣能以這樣的經驗來推動全面實現‘小康’。” 他強調,“十三五”規劃一定不能制定成“計劃”。“如果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去,我們就不可能實現小康。只有調動千千萬萬人的積極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讓這個規劃不是自上而下“灌輸”,而要充分激發各行各業落實規劃的主動性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黃海洲建議,“十三五”規劃要增加“硬約束”的規劃指標,對各項任務量化分解到各部門、各地方,確保規劃“落地”。 “你説得沒錯,關鍵是落實。”李克強説,“所以我們不僅要加強任務約束、分解和督查,還要在制定規劃的過程中‘開門’徵求意見,汲取各方智慧,充分討論以便形成共識。讓這個規劃不是自上而下‘灌輸’,而要充分激發各行各業落實規劃的主動性。” 總理進一步表示,此次座談會專門聽取外國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這本身就表明,中國會在開放中進一步推進各項改革事業。 “我們開放的大門不僅不會關閉,而且會越開越大。”李克強説。 “開門”徵求意見,讓規劃更加符合實際,以便真正落到實處 座談結束後,李克強與各位專家一一握手道別。斯蒂格利茨向李克強總理贈送了他的幾本新書。 “謝謝,你們剛才的建議很好,值得我們重視,很多戰略性建議更是開闊了我們的思路。”李克強説。 他説,要衡量一項政策是否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生産力,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這個政策是否符合實際、能否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中國下一步發展還要通過擴大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因此在編制規劃過程中,重點政策、重大項目、重要舉措,一定要‘開門’徵求各方意見,包括海外專家的意見。”總理説。 李克強最後表示,邀請國內外專家參與規劃制定,就是為了充分匯集“眾智”。“集眾智無不成事也!”他説,“只有把千千萬萬人的智慧匯聚起來,我們的規劃才能更加符合實際,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新京報特約記者 儲思琮)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