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紅色預警”顯著削減污染排放峰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10 07:1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 李萌、烏夢達、倪元錦)9日的北京城,“紅警”第二天,霧霾尚未散去,但一場小雨過後,清爽了幾分。在北京二環的高架上,車流也比平日裏稀疏了許多。

“這路上的車感覺少了三分之一。”開了十多年出租車的司機肖永常説,啟動紅色預警以後,到處都在督查落實,“雖然變好還有個過程,但現在心裏起碼沒那焦慮了,堅持下去總會好起來”。

7日18時,北京市將空氣重污染預警等級從“橙色”升級到“紅色”,一系列應急措施隨即加強,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工廠污染排放量大幅縮減,對於污染物源頭的執法檢查更加頻繁。

汽車尾氣、揚塵、燃煤、工廠廢氣等都成為嚴控污染源。實施紅色預警的第一天,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門在9個小時內就查處了3600余輛違反單雙號限行的車輛,還有1000余輛渣土車、砂石車等重型車輛違法上路也被查處。

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帶隊督查時,和交警一起攔下一輛違反單雙號限行的私家車,並且建議車主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坐地鐵”,各個區、部門都全力以赴地努力落實應急措施。

據北京市環保局通報,截至9日17時,北京市停限産企業已經達到2100家,3500多個工地停止了室外施工,全市園林綠化系統也停工178處,納入監控範圍的八千多輛運輸車輛也都基本停駛。

“紅色預警措施實施顯著削減了污染物排放的峰值。”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氣象條件共同影響著霧霾的形成發展,遇到極端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時,啟動“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旨在削減污染物排放的峰值,緩解污染物累積的速度。

據統計,2014年,京津冀地區的PM2.5年均濃度下降了12.3%,重度及嚴重污染天數比例下降了18.7%,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説,與往年相比,今年京津冀發生霧霾的頻度已經不是很高。在2013年的時候,一個月就曾經發生了近5次嚴重霧霾。

相關專家指出,努力減少污染物排放,無論是短期應急還是長期治理,都是最關鍵的措施。雖然霧霾成因曾經一度引起爭論,但當前我國污染物排放總量大,遠遠超出環境的容量,這是導致霧霾等一系列環境問題最重要的原因。

為此,北京還在進行著另一場更為漫長的持久戰鬥,努力推動著經濟的綠色轉型升級。2014年北京在全國率先大幅提高排污收費標準,新標準是原標準的15倍。僅去年,北京市通過燃煤鍋爐改造,就壓減燃煤280萬噸,同時還淘汰老舊車輛48萬輛,退出污染企業近400家,減排揮發性有機物1.6萬噸。

同時,京津冀的區域協作也在不斷強化,加強了從執法到污染防治立法、發展規劃各層次的協作。在本次的霧霾“遭遇戰”中,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首次啟動了京津冀環境執法聯動機制,齊心合力“迎戰”霧霾。

據氣象部門介紹,7日至9日京津冀地區的霧霾天氣呈現出逐漸加重的趨勢,持續中度到重度霧霾。8日夜間北京地區的降水對污染物有短時的清除作用,但9日夜間最低能見度降至1公里以下,部分地區低於500米。到10日,受冷空氣影響,京津冀大部分地區霧霾將逐漸減少。

北京實施紅色預警措施的同時,河北省的保定、邢臺、定州、辛集等城市目前也都啟動實施了紅色應急措施,空前加強了應對力度。根據氣象部門預測,11日,弱高壓系統將影響北京,擴散條件持續較有利,空氣質量轉為良。

但贏得了這次霧霾“遭遇戰”的勝利後,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持久戰仍將繼續。相關專家表示,面對四面“霾”伏的艱難處境,京津冀必須合力突圍。推動區域經濟綠色轉型,建立區域生態共同體,才能從根本上贏得這場“持久戰”,贏回持久的藍天。(參與采寫:魏夢佳、孫琪、鞏志宏)

責任編輯: 溫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