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資源”成為東北新優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13 10:2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3日電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首“數九寒冬”的民謠,給了無數東北人熬過漫長冬季的希望。

千百年來,嚴寒的天氣和冰雪的神奇,只有在童話故事中才令人嚮往。即使在氣候資源學研究中,包括光照、熱量、降水和風能等有利於人類生産和生活活動的氣候條件,因為可以創造經濟價值而被定義為氣候資源,寒冷與冰雪則被剔除在外。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和産業結構的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資源配置方式隨之發生深度調整,催生出冰雪旅遊、特色養殖、寒地試車、大數據雲存儲等新興産業,驅動“冷資源”利用開始向深層次拓展。

如今,“冷”被作為一種氣候資源得到重新認識,逐步成為我國東北地區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的新優勢。

望寒生畏,“冰城”更名的舊聞

我國東北地區氣候寒冷,冬季漫長,地域和氣候特點鮮明。其中,黑龍江省是世界上開發歷史最久、最寒冷的地區之一,一月份平均氣溫達零下14.7攝氏度至零下30.9攝氏度,冬夏最大溫差可達70攝氏度以上。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曾有人認為,氣候寒冷是制約這個邊疆省份發展的“瓶頸”。有關部門曾專門發文通知,為了有利於招商引資,對哈爾濱宣傳報道禁用“冰城”一詞。

“多宣傳哈爾濱‘東方小巴黎’的洋氣。老把哈爾濱描繪成冰天雪地中的‘冰城’,不把投資人嚇跑才怪呢!”有的領導在不同場合強調這個觀點。

有專家指出,有利的氣候條件是自然生産力,是資源;不利的氣候條件是破壞生産力,是災害。寒冷天氣無疑屬於後者。

進入12月份,在我國最北端的漠河縣,氣溫接近零下50攝氏度,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凍傷手腳和耳朵,甚至能夠把溫度儀錶凍壞。每當夜幕降臨後,縣城的街道上空無一人,跳廣場舞的都跑到商店大廳中去了。

由於氣溫低下,改革開放以前北方大部分地區的農民,一到冬天基本無事可做,在家裏“貓冬”,生産力處於閒置狀態。

寒冬不僅難熬,也提高了東北地區的生活成本:保暖衣物必不可少;肉食、酒類消費多;蔬菜只能在大棚裏生長,種植成本高……曾幾何時,東北地區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冬的燃料,城裏的備煤,農村的囤柴。

現在條件改善了,新建住宅都有地熱,但住宅建造成本和單價也相應提高了。東北地區每年供熱時間長達四五個月,僅供熱費就達數千元人民幣。汽車也需要暖庫,否則很容易啟動不了。

寒冷也增加了企業建設成本和生産成本:基本建設地基必須越過凍土層,墻體要比南方地區厚得多;施工期短,大部分地區僅有半年施工期;生産企業冬季要供熱取暖,生産成本長期居高不下……

冰雪與産業“聯姻”,演繹消費新熱點

冰雪是北國的精靈和冬天的使者。近年來,東北各地大力推動冰雪與旅遊、體育等産業的“聯姻”,不斷激發新的消費需求,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與日俱增。

圍繞冰雪資源開發形成冰雪經濟産業,是冰雪資源價值釋放的産物,不僅促進了雪場業、雪具業等産業鏈條的延伸,還帶動了賓館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文化廣告業等配套産業的發展。

提起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知者寥寥;但説到“中國雪鄉”,不知道的恐怕不多。其實,中國雪鄉就坐落在雙峰林場場址所在地。從名不經傳到聞名遐邇,從零散經營到全民創業,偏遠林場實現了華麗轉身。

2014年冬季,僅有138戶人家的雪鄉,每分鐘就有4名遊客來訪。隨著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的熱播,雪鄉聲名鵲起。雪鄉、漂流、母樹林、平頂山等旅遊項目,避暑度假、森林、平頂山、滑雪、冰雪觀光、漂流探險、山風民俗等一批特色旅遊産品,受到國內外旅遊者青睞。

數九寒天,看漁工鑿冰捕魚,數萬斤活魚破冰而出……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查幹湖,盛大的“祭湖醒網”儀式後,在“魚把頭”的帶領下,漁工鑿開冰面,下網捕魚。查幹湖神秘的儀式、新奇的捕魚方式,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2014年,查幹湖旅遊經濟開發區共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

每年12月中旬,哈爾濱冰情雪趣無處不在,遊客蜂擁而至,“一票難求、一房難求、一車難求”的現象時有發生。作為我國冬季最熱門的旅遊城市,從上世紀60年代冰燈誕生打破了寂靜的冬夜後,哈爾濱市將冰雪和寒冷變成一個充滿財富和活力的産業體系,培育出冰雪旅遊、冰雪藝術、冰雪體育、冰雪文娛、冰雪經貿等冰雪産業的“五朵金花”。

“最冷的時候到最冷的地方去。”冬季遊客超1000萬、年用冰雪量100多萬立方米、年創造經濟財富100多億元……“冰城”可謂實至名歸。

在吉林長白山,漫長的冬季培育了特有的關東民俗文化,無論是粘窗花、貼對聯,還是品嘗凍柿子、吃殺豬菜,或者堆雪人、滑爬犁,這些新鮮而生動的體驗,同時也是一個個新的消費熱點。

獨特的氣候條件,也造就了東北寒地的特色養殖。毛茸茸的森林豬、潔白的北極狐,開始走進廣袤的黑龍江、內蒙古東部的大興安嶺林區。大興安嶺地區掀起寒地動物養殖熱,全區畜禽養殖戶數超過5000,畜禽養殖人數上萬。

冰雪資源豐富的黑龍江一直是我國傳統的冰雪體育強省,中國參加冬奧會以來獲得金牌總數的80%出自該省。目前,黑龍江正在籌建體育産業集團,在冰雪旅遊、科技研發、場館運營等多方面予以規劃管理,打造冰雪體育産業的龍頭企業。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將冰雪運動作為重要的潛力産業,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建設一批冰雪運動場地,促進體育消費。北京和張家口申辦冬奧會成功的喜訊,也給東北地區打了一針“興奮劑”。

結構調整辟蹊徑,重新定義“冷資源”

冷資源在我國北方是隨處可見的綠色能源,過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應用。隨著科技發展水平的提升和資源配置方式的改變,東北地區“冷資源”的利用開始向深層次發展。

近年來,哈爾濱“雲計算”異軍突起。北緯45度區域是設立雲端中心的黃金地帶:年平均氣溫2-3攝氏度,全年至少8個月以上可通過冷空氣直接實現製冷,可大大降低雲端中心電力消耗,發展雲計算産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0年11月,“中國雲谷”在哈南工業新城正式啟動,總規劃面積50萬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雲計算産業、物聯網産業、軟體與服務外包産業、新媒體和動漫影視製作産業等。

目前,“中國雲谷”已匯聚企業300余家,簽約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3項,協議投資額310億元,初步形成了數據中心、電子商務、大數據、雲計算應用四大板塊。

每到寒冷的冬季,全球先進汽車品牌匯聚黑龍江邊境城市黑河。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使黑河成為國內外眾多汽車廠家寒帶試車的首選之地。2006年,黑河市專門成立試車辦,著力培育試車産業。

如今,黑河寒區試車的試驗種類和試驗範圍不斷擴大。從事汽車整車、輪胎、摩托車、油品、輪胎粘結劑等研發的企業和機構先後來到這裡進行試驗。

2014至2015試車季,黑河試驗的單位達75家,車輛超過1300台,試驗人員2100余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黑河市的寒區試驗量佔全國寒區試驗量的80%以上,正在逐步向亞洲乃至世界級試車城行列邁進。”黑河市試車辦汽車科科長陳影説。

試車機構的增多,帶動了停車場地、試車員、維修、物流托運、配載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一條試車産業鏈已經形成。

2013年以來,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去年,遼、吉、黑三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速明顯回落,深陷“經濟下行壓力最大、經濟總體指標最低”的“新東北現象”之中。

專家認為,東北地區“冷資源”利用方興未艾,與製造業、能源加工等行業的下滑形成鮮明相比。利用“冷資源”打造“冷經濟”,為東北地區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記者劉荒、梁書斌、王炳坤、齊海山、辛林霞)

責任編輯: 朱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