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實施五大政策支柱
——四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26 18:0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成天下之大功者,有天下之深謀者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五大政策支柱——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這一相互配合、協同發力的政策體系,為我們推進結構性改革提供了頂層設計,為中國經濟攻堅克難、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制度動力。

行穩方能致遠,搞活才有出路。推進結構性改革,既離不開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也需要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國內改革發展任務繁重,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與宏觀調控中“兩難”、“多難”問題增多的現實,更要抓住要害、精準施策。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就是堅持辯證法,在政策引導上兼顧宏觀與微觀、當前與長遠,找到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一方面,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為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總量適度增長,從而穩定各方預期;另一方面,用好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營造寬鬆的市場經營和投資環境,營造商品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市場環境,通過創造新供給、提高供給質量來擴大消費需求,從而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方向明才能定位準。一個“準”字,點明産業政策必須瞄準結構性改革方向,引導資源流向薄弱環節與關鍵領域。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製造強國建設、加快服務業發展、提高基礎設施網絡化水平等,就能推動形成新的增長點;堅持創新驅動,加快綠色發展,著力補短板、強實體,就能讓傳統産業煥發新的活力,讓新興産業更加蓬勃發展。

改革重在落實,政策重在實效。改革政策要實,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啃硬骨頭、涉險灘,需要定力和韌勁,更需要紮實有效的落實機制。加強統籌協調,調動地方積極性,發揮基層首創精神,提升改革執行力和穿透力,才能使改革不斷見到實效,使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動力。結構性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必須處理好深化改革與社會穩定的關係。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經濟轉型升級要經歷化蛹為蝶的陣痛,只有更好發揮社會保障的社會穩定器作用,兜底線、保基本,才能舒緩陣痛、改善民生,為推進結構性改革化解阻力、凝聚共識,夯實打好改革攻堅戰的社會基礎。

“信不棄功,智不遺時。”改革發展之路,總是挑戰與機遇同在。只要我們把握方向、狠抓落實,精心實施五大政策,就必定能不斷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奮力書寫中國經濟的嶄新篇章。

責任編輯: 朱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