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今年入冬以來,京津冀地區先後經歷了4次嚴重的霧霾天氣過程,其中,剛剛經歷的12月19-25日這次過程影響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重度霾面積達35.2萬平方公里。 氣象條件是導致京津冀霧霾嚴重的關鍵因素 “等風來”往往成為民眾在霧霾天的期盼,這也反映出氣象條件對重污染天氣的影響。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首席預報員馬學款稱,導致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多發的關鍵因素是氣象因素。 馬學款分析,京津冀地區霾天氣多發的因素既與污染物排放源強度和分佈有關,也與不利的氣象條件有關。其中的氣象成因包括,首先是冷空氣強度弱,小風日數多,污染物水平擴散能力差。其次是大氣層結穩定,混合層頂高度低,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擴散。另外,空氣濕度大,污染物吸濕性增長和化學反應更加明顯,導致PM2.5驟升。 12月19-25日這次霧霾天氣過程中,河北、天津的污染程度為最強,北京為次強。其中,北京、河北中南部PM2.5峰值濃度超500微克/立方米,河北南部局地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首席專家周兵進一步解釋説,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華北、黃淮及東北地區表現為異常的偏南風,由東南方而來的水汽向上述地區不斷輸送,使近地層空氣濕度增大,污染物吸濕增長,大氣能見度降低,同時偏南風也會造成外源污染物向京津冀地區的輸送,從而加重空氣污染程度。 霧霾互相轉化致京津冀重污染持續時間偏長 霧和霾是自然界能使能見度降低的兩種不同天氣現象。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洪利介紹説,霧是因水汽凝結而導致的大氣能見度降低的自然現象,無論大氣污染程度如何,只要滿足一定的氣象條件,就會産生霧。霾是大量極細微的顆粒物(氣溶膠粒子,尺度大多小于1微米)懸浮于大氣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霾使能見度降低的主因是來自人為或自然過程所排放的氣溶膠污染物。 在較重的污染環境下,霧、霾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當水汽蒸發或大量污染物溶解于霧滴時,霧可以轉換為霾;而霾可以吸濕活化為凝結核,導致水汽凝結,可轉化為霧。 劉洪利進一步介紹説,霧霾互相轉化會形成惡性循環,加重污染物累積:有霾産生時,大氣中的氣溶膠濃度居高,一旦相對濕度較高,氣溶膠會産生吸濕性增長(相對濕度為95%,氣溶膠粒子的體積會增長4-8倍),活化為雲凝結核,從而形成霧滴,導致能見度進一步下降;霧、霾天氣下,大氣層結更加穩定,空氣污染擴散條件惡化,使得氣溶膠濃度進一步上升。今年入冬以來京津冀及周邊重污染天氣持續時間偏長就與此有關。 中長期預報預警是重污染天氣應對的關鍵 馬學款稱,氣象條件不僅對大氣環境容量、污染物積聚及分佈産生影響,也對重污染天氣的産生和清除起關鍵作用。因此,對氣象條件的實時監測、準確預報、提前預警是應對重污染天氣的關鍵基礎和重要前提。 據了解,從上世紀50年代起,中國氣象局就將霧、霾、沙塵預報預警納入基本業務。2001年起,與環保部門開始聯合製作、統一發佈全國47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報。目前已在全國縣級以上城市開展了霧、霾和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預警業務,實現了對24小時內霧、霾發生的地區、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的組分等發佈黃、橙、紅分級預警信息。截至2015年12月21日12時,各級氣象部門共發佈霾預警4028條。 馬學款説,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明確要求提前5-7天預判重污染天氣開始時間、持續時間和強度,以便及早採取應對措施。目前氣象部門已建立成熟的中期預報預警業務,能比較準確地預報5天內影響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霧、霾過程中期預報準確率在70%以上。霾預警信息已經成為政府啟動大氣污染應急防治的主要依據,被社會廣泛接受。 歷史數據表明,近50年來中國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如何控制霧霾背後的污染,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關注。(記者 李洪雷)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