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啟動 將建成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 新華社上海12月29日電(記者 賈遠琨)29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工程第一根樁基緩緩入地,這不僅預示著世界最大單體衛星廳將坐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也標誌著上海航空樞紐建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全面啟動。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現有兩座航站樓、四條跑道和三個貨運區。2008年投入使用的浦東機場二期工程設計目標為年旅客吞吐量4200萬人次,2015年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6000萬人次,已超設計容量,飛行區、航站區都將處於高位運行狀態。 隨著上海自貿區的建設推進,以及上海迪斯尼樂園的建成啟用,浦東機場客流量將持續遞增,現有基礎設施將無法滿足運行要求。亟待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樞紐運營功能,與上海航空樞紐建設的目標相匹配。 為解決浦東機場容量飽和、機位不足等發展瓶頸問題,全方位提升國內國際樞紐中轉能力,提升上海航空樞紐國際競爭力,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啟動。 據悉,該擴建工程由兩座相連的衛星廳(S1和S2)組成,形成工字形的整體構型,年處理旅客設計能力為3800萬人次,2019年建成後浦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將達到8000萬人次。工程總投資約206億元。 衛星廳總建築面積62.2萬平方米,為目前世界上最大單體衛星廳,其規模比浦東機場T2航站樓(48.55萬㎡)還大近14萬㎡。衛星廳採用國內出發到達混流、國際分流的基本剖面佈局,為基地航空公司的樞紐化運作提供方便。衛星廳設有83座各類登機橋固定端,能夠提供86-125個各型機位,並考慮了未來的適當預留。 衛星廳作為航站樓服務功能的延伸,與T1、T2航站樓流程相銜接,形成“航站樓+衛星廳”一體化運營模式,承擔了旅客出發候機、到達、中轉服務功能。 衛星廳將形成一體化中轉中心,將國內轉國際、國際轉國際、國際轉國內的各種聯檢設施與值機設施組合在核心區,為旅客轉港提供集中式服務。這種設置,一方面有利於旅客識別,旅客在不出樓層情況下就可完成中轉手續辦理;另一方面便於設施互為備用、兼用和錯峰使用,也便於聯檢單位管理。 此外,針對不同機型停靠的需求,衛星廳採用了國際國內可轉換及組合機位,方便機場、航空公司根據航班情況和機型大小靈活調整安排。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