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十二五”時期我國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紀實

2016-01-11 07:3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汩汩清流潤心田
——“十二五”時期我國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紀實

“到我們這生活一段時間,你就知道什麼叫缺水了。”今年50歲的李宏偉,家住甘肅省定西市大坪村。李宏偉小時候就沒少為喝水發愁,10歲開始就每天下山擔水。上世紀90年代,他在自家院子挖了幾口水窖,盼著下雨積攢點雨水供全家用。2015年4月,李宏偉家的水窖終於完成了使命。“鎮裏水廠的自來水通到我家了,這水又甜又乾淨!”困擾李宏偉半輩子的喝水問題終於解決了。

飲水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但我國農村地區人口居住相對分散,有些地方受自然條件所限,再加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後,供水設施分散、簡陋,飲水安全問題長期存在。到2010年底,我國仍有2.98億農村居民和4133萬農村學校師生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

令人振奮的消息在“十二五”收官之際傳來:經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兩個五年規劃的全面實施,全國共解決了5.2億農村居民和4700多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到“十二五”末,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一縷縷清泉流進千家萬戶。

加大投入結碩果

安全衛生的飲用水,關乎百姓的身體健康和幸福指數。民生優先,需舍得投入真金白銀。五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共下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1768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215億元、地方配套553億元。“十二五”期間中央安排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投資佔總投資的68.7%,佔整個農村水利投資規模的45.2%。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目前主要依靠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兩類措施。距城鎮等現有供水管網較近的農村,利用現有自來水廠的富餘供水能力,延伸供水管網集中供水;人口稠密,水源水量充沛,地形、管理等條件適宜的地區,可以興建適度規模的跨村鎮聯片集中供水工程。而對於山丘區等居住分散的農戶,則需要興建單戶或聯戶的分散式供水工程。截至2015年底,全國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到82%,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76%,農村供水保證程度和水質合格率均有大幅提高。

要讓老百姓長期喝上放心水,在工程建設中,必須保障水源可靠、水質達標。到2015年底,全國68%的千噸萬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劃定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44%的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劃定了飲用水水源保護範圍。水利部還要求各地採取強化水源保護、凈化消毒、水質檢測等措施,提高供水水質合格率,僅2014年到2015年全國各地就建成2326處區域(縣級)水質檢測中心。

盈盈清水,涓涓細流,真金白銀的投入、紮實細緻的工作換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果。解民憂,紓民困,農村飲水安全的理念化成全行業的實際行動,以更高標準、更大規模惠及了廣袤農村。

層層督導抓落實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難事,落實起來不容易。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每年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都把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十二五”期間,水利部、發展改革委等與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簽訂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責任書,督促各地逐級落實責任。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涉及人數全國第一的河南省,將農村飲水安全列入“紅旗渠精神杯”競賽考核主要內容,對任務完成差的地方實行“一票否決”。基層幹部反映,“實行農村飲水安全責任制就像戴上了‘緊箍咒’,讓我們有等不得、慢不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沉甸甸的責任在各地傳遞,法規制度、配套政策措施紛紛出臺。內蒙古、重慶、青海分別將農村飲水安全人均投資標準提高68%、50%、49%以上,調整所需資金由財政全額承擔,其中省級財政落實地方建設資金是國家要求的3倍以上。安徽省出臺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全省約780萬農村居民通過利用社會資本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

為了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進度和質量,水利部門強化了督導檢查。五年來,水利部派出295個工作組,對各地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進行了督查、檢查和稽查,特別是2014年以來水利部按季度開展了8次全方位、全覆蓋的監督檢查,起到良好的效果。

創新管護見長效

“2004年底以前,湖北省潛江市興建的農村水廠有318座。但由於建設標準偏低、管理體制滯後,在短短10年內,大部分水廠相繼關停。”潛江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説。經過分析,他們找到兩個原因:一是在管理上,普遍由政府包攬,運行和管理機制不合理;二是農村水廠供水規模小,達不到盈利標準,導致水廠負債經營。為了讓建成的飲水工程長久發揮效益,潛江市從體制機制入手,探索以“明確産權、搞活經營權”為重點的農村水廠經營管理新辦法。

神州大地上鋪設的一條條管道,乾旱村莊落地的一項項農飲工程,正改變著無數鄉村,但工程僅僅建成還不夠,後期的管護問題才是保障農村飲水長期安全的關鍵所在。2015年8月水利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創新工程運行管護體制機制、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等提出規範要求。

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創新和完善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護機制。山東所有項目縣都成立了專管機構,對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實行城鄉統一管理;對規模較大工程,在政府限定最高水價和水利部門加強行業監管的基礎上推廣企業化自負盈虧經營;對單村供水工程以鄉鎮或流域為單元推廣供水協會統一管理。

缺乏資金一直是解決工程管護問題的瓶頸。為了不再為錢發愁,遼寧省出臺了《農村水利工程管理辦法》,近兩年來從各級水利非稅收入和土地出讓收益計提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中,按照不低於20%的比例安排農村水利工程維修養護資金4.69億元,其中2.49億元用於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

錢落實了,管護人員如何到位?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甘肅省張家川縣按照縣級設置管理站、工程組建管理所、鄉鎮成立服務站的三級管理方式,統一人員調配和年度考核,同時建立縣級飲水安全信息監控中心,實現24小時遠程水情監測、視頻監控和調度控制。

從喝上水,到喝好水,我國農村飲水安全狀況已大大改善,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具有階段性、反復性和動態性,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期,仍需鞏固已有成果,進一步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長負責制、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工作……站在新起點,“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新征程已開啟。(記者 李華林 張雪)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