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發言人就2015年外匯收支形勢答記者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1-21 20:15 來源: 外匯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了2015年12月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2015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狀況怎麼樣?有何特點?

答:2015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呈現凈流出態勢,四季度流出壓力較三季度有所緩解。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銀行結售匯和代客涉外收付款總體均呈現逆差。2015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較2014年下降9%,售匯增長24%,結售匯逆差4659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入較2014年微降0.8%,支出增長6%,涉外收付款逆差2009億美元,其中,涉外外匯收付款逆差2538億美元。

第二,跨境資金流動呈現較大波動。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一季度逆差914億美元,二季度逆差收窄至139億美元,三季度逆差擴大至1961億美元,四季度逆差回落至1644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外匯收付款數據看,一至四季度逆差分別為253億、16億、1637億和631億美元,四季度外匯凈流出較三季度下降61%。

第三,企業積極償還境內外匯貸款和跨境融資,有序釋放高杠桿經營和貨幣錯配風險。2015年,衡量購匯動機的售匯率,也就是銀行代客售匯與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81%,較2014年提高12個百分點,説明企業外匯支出中來自購匯的增多而來自融資的減少。相應地,2015年境內外匯貸款餘額下降1006億美元,2014年為增加217億美元。此外,2015年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貿易融資餘額下降1151億美元,2014年降幅為449億美元。

第四,藏匯於民穩步推進,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加快。2015年,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也就是銀行代客結匯與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8%,較2014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説明企業、個人等更傾向於保留外匯收入。2015年,在償還境內外匯貸款和跨境融資增多的情況下,企業外匯存款餘額仍總體上升了249億美元。全年個人境內外匯存款餘額增加184億美元,較2014年多增133億美元。此外,2015年我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支付資金1614億美元,較2014年增長90%。

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呈現逆差,四季度逆差規模明顯收窄。2015年,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較2014年下降56%,遠期售匯簽約增長33%,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1942億美元。其中,一季度逆差470億美元,二季度逆差收窄至215億美元,三季度逆差擴大至993億美元,四季度逆差263億美元,環比大幅回落73%。

問:近一段時期,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發生較大變化,對此您如何評價?

答:當前跨境資金流動主要對應著我國對外資産負債結構的調整。從國際投資頭寸表數據看,2015年9月末我國對外凈資産1.54萬億美元,由於統計原因與2014年末不可比,但較可比的2015年3月末增加了1360億美元。其中,對外資産方面,持有主體由央行更多轉向市場主體,伴隨官方的儲備資産下降,我國市場主體的對外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境外存貸款等資産均上升,9月末較3月末分別上升525億、88億和878億美元;對外負債方面,境外對我國的證券投資、貸款等都在下降,9月末較3月末分別下降1804億和715億美元,同時,境外對我國直接投資增加了1005億美元,説明以長期投資為目的的資金持續流入。

目前,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基本平穩,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總體可控。首先,我國經常賬戶持續順差,順差形成的原因和結構相對合理,而且外匯儲備規模仍穩居世界第一位,2015年末為3.33萬億美元,明顯高於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1.2萬億美元)和排名第三的沙特(6000多億美元),正常的國際收支支付完全有保障。其次,對外償債風險有序可控。近期部分企業主動進行資産負債結構調整,使得2015年9月末外債餘額較可比口徑的當年3月末餘額下降1434億美元,這有利於降低未來的外債償還風險。從償債能力看,多年來我國外債警戒指標一直處於國際安全標準之內。例如,2015年9月末,我國本外幣全口徑短期外債餘額與外匯儲備餘額之比為29.1%,較2015年3月末下降2.5個百分點,遠遠低於100%的國際安全標準。最後,跨境資金流出對國內流動性、經濟金融運行等方面的影響依然可控。

問:您如何看待美聯儲加息對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2016年,如果美聯儲繼續緩慢加息,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又將如何變化?中長期會有什麼影響?

答:美聯儲加息將推動我國市場主體相關的資産負債結構順週期調整,這是市場規律,也是必然現象。過去幾年,在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時,新興經濟體均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跨境資金流入。這期間,我國市場主體也傾向於儘量減少持有外匯資産,更多借用外匯融資,這是在人民幣單向升值、外匯融資成本偏低等市場條件下的理性選擇,但也存在過度調整的成分,加大了我國跨境資金流入。近一段時期,隨著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並啟動加息,我國企業等主體順應環境變化,積極優化本外幣資産負債結構,調整已持續多年的“資産本幣化、負債外幣化”行為。例如,外匯局統計數據顯示,企業的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融資規模已從2014年6月份的高點3674億美元,回落到2015年末的1646億美元,相當於2011年美聯儲第二輪QE結束前的水平。這種變化實際上有效釋放了發達經濟體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期間我國企業積累的外部融資風險。

美聯儲加息將給新興經濟體普遍帶來一定挑戰,但我國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相對較強。分析歷史上和近期美聯儲加息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可以看到,受衝擊較大的國家一般存在經濟基本面明顯惡化、經常賬戶持續逆差、對外部融資依賴較大等問題。從我國情況看,經濟基本面總體良好,在經濟體量已經較大的情況下,經濟增速仍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而且國內經濟産業結構多樣,潛力大、韌性強、迴旋餘地大,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國際收支運行平穩、健康,貨物貿易、經常賬戶持續順差,長期資本繼續流入,外匯儲備規模較為充裕,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也不斷加深。

美聯儲加息不會改變我國國際收支中長期保持基本平衡的格局。此輪美聯儲加息的目的是貨幣政策正常化,而非給過熱經濟降溫,並且還需要考慮美國經濟金融運行直接或間接受到的影響,包括其他經濟體在溢出效應下的相關變化也可能反過來影響美國。因此,美聯儲加息可能是一個緩慢謹慎且符合預期的過程,美元指數在加息前後也是有波動的,部分市場影響可能會逐步消化。此外,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美國經濟復蘇前景較好,有利於穩定我國外需。當然,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從根本上還是由國內經濟基本面決定。未來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深化改革紅利的逐步釋放,國內經濟有望在調整到位後企穩回升,進一步奠定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基礎。

問:2015年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較2014年末下降5127億美元,請問,減少的外匯儲備都去哪了?

答:2015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33萬億美元,較2014年末下降5127億美元。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比較多,既包括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也包括外匯儲備投資資産的價格波動、匯率變化以及儲備支持“走出去”的資金運用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使得外匯儲備賬面價值減少逾千億美元,這不同於實際的外匯從外匯儲備中流出。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因外匯市場供求買賣形成的外匯儲備資産累計下降2272億美元;而同期外匯儲備賬面餘額減少3289億美元,意味著匯率折算等估值因素導致外匯儲備賬面價值減少1017億美元。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他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將導致外匯儲備規模變化。例如,2015年美元指數上漲9%,使得外匯儲備中的歐元等非美元資産折算成美元時,就會出現美元計價規模的下降。

二是我國企業等主體優化境內本外幣資産負債結構,增持外匯存款、償還外匯貸款。2015年,我國企業、個人外匯存款分別增加249億和184億美元,境內銀行為滿足企業遠期保值需求凈增持外匯頭寸1024億美元。同時,企業借用的境內外匯貸款餘額下降1006億美元。

三是企業、個人等主體境外投資、消費、償債等外匯凈支付。2015年,境內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外匯凈支付2538億美元,主要用於對外直接投資、QDII項下證券投資、償還境外融資以及境外留學旅遊消費等。但外商直接投資、我國企業境外證券籌資等項下依然保持較大規模的外匯凈流入。

四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也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出。

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依然複雜多變,外匯儲備上下波動屬於正常現象。未來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儲備規模上下波動可能成為新常態。

問:近一段時期,我國外匯儲備持續下降,市場上産生了外匯儲備流動性可能會耗盡的擔憂。請問外匯局如何看待?

答:外匯儲備規模的增減是宏觀經濟運行的結果。近期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動,主要體現了境內主體本外幣資産負債的適應性調整,其中蘊藏著一些積極信號,未來變化需要理性看待。

從負債角度看。我國對外償債風險有序可控。2015年9月末,我國1.53萬億美元的外債餘額中,5063億美元為中長期外債,短期外債中近一半是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從幣種結構看,47%為人民幣外債。而且,目前企業對外債務去杠桿化正積極推進,企業修復資産負債表後,一個健康的財務狀況更有利於輕裝上陣調結構,這也在目前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可承受範圍之內。

從資産角度看。企業是藏匯於民的重要主體,並且以對外直接投資為主,近年來已取得較大進展。國際投資頭寸表數據顯示,2015年9月末,我國市場主體的對外直接投資資産較3月末上升了525億美元。從個人購匯看,主要有兩方面用途:一是出境旅遊、購物、留學等需求,這是國內經濟發展的客觀結果。二是個人配置外幣資産的理財需求。但從本外幣實際利差看,目前國內人民幣理財的基本收益率仍可達4%,遠高於境內美元存款利率和普通外幣理財收益率,外幣資産並不是國內個人理想的理財渠道。關於個人用匯政策,目前無論是5萬美元以內的額度內購匯,還是5萬美元以上的經常項下按交易憑證購匯,相關政策都沒有任何變化,因此,個人還需要理性購匯與持匯。

總體來看,無論是以外匯儲備的絕對金額,還是以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例如,外匯儲備相對於國內生産總值、進口、外債等比重)進行衡量,我國外匯儲備都是充裕的,是國家抵禦外部衝擊的一個強有力的基礎。

問:2016年,外匯局對於跨境資本流動是否還會出臺新的管理措施?是否會限制購匯和資本流出?

答:面對當前的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外匯管理在改革開放總體原則下守住風險底線的工作思路沒有變。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外匯管理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大力推動簡政放權,便利正常貿易投資活動;同時,進一步加強國際收支統計監測和預警,完善事中事後和宏觀審慎管理,強化非現場核查和現場檢查,防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風險。這是外匯管理工作始終堅持的方向,“推改革”與“防風險”一直以來都是外匯局的職責所在和主要任務。

因此,當前支持和便利市場主體正常合理用匯的原則沒有變。為防止跨境資金大幅波動,近一段時期,外匯局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加強監測、規範業務、打擊投機和違法違規等,截至目前沒有出臺任何限制購匯和付匯的新規定。例如,個人購付匯政策沒有任何變化,境內個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便利化購匯額度沒有限制和削減,可通過銀行櫃臺、網上銀行、自助終端、電話銀行及手機銀行等多種渠道直接辦理;超過等值5萬美元的經常項下交易,只要有真實背景,仍可憑交易憑證前往銀行櫃臺辦理。

同時,加強外匯收支真實性合規性監管的要求也沒有變。目前,外匯管理便利化和開放的前提條件仍然是真實與合規,真實性合規性要求與便利化之間也不存在矛盾,只有在滿足實體經濟需求為主、維護外匯市場正常秩序的情況下,貿易投資便利化才能獲得真實、有效的保障,才能讓絕大多數市場主體從中獲益。今後,外匯局將繼續通過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來監督真實性合規性監管要求的落實情況。針對主要銀行和企業的外匯收支行為進行重點監測與核查,指導銀行按照了解客戶、了解業務、盡職審查的“展業三原則”要求辦理外匯業務,嚴格履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責任;同時,繼續開展外匯業務相關檢查,嚴厲打擊無真實交易背景的虛假外匯交易、地下錢莊等違法違規活動。

責任編輯: 陳燕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