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核安全記錄良好 談“核”不必色變

2016-01-27 15:3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國核安全記錄良好 談“核”不必色變
——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姚斌解讀《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記者 余曉潔、李志暉、王小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表了中國涉核領域的第一部白皮書——《中國的核應急》。中國核安全記錄如何?為什麼出臺這部白皮書?如何理解中國的核安全觀?中國核應急體系安全建設進展如何?“十三五”中國核電和中國核應急發展前景如何?

新華社記者就這些焦點問題專訪了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姚斌。

我國核安全記錄良好 不必談“核”色變

姚斌:公眾談“核”色變,大多是對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電站5級事故、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7級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7級事故的長期破壞性影響心有餘悸。

我國發展核能以來,整體安全形勢平穩,安全記錄良好。近30年來,我國核電運行中沒有發生過2級以上事件。我國核電發展政策是5句話: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採用最先進的核電技術發展核電;堅持最嚴格的核安全標準發展核電;堅持最規範的運行發展核電;做到最充分的應急發展核電。

中國的核能安全是有保證的。中國的核安全形勢、核應急形勢社會各界請放心。

發佈白皮書出於核能大國地位和對社會公眾負責的雙重需要

姚斌:發表這部白皮書出於我國核能大國地位和對社會公眾負責的雙重需要。

近年來,我國核能事業安全高效持續健康發展。以核電為例,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30台,在美、法、俄羅斯之後居第四。在建機組24台,居世界第一。在運在建總數54台,居世界第三。我國是一個核能大國,肩負著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責任。

核能事業的一大特點,就是一旦出現安全事故,會對環境和公眾産生輻射影響,而且影響具有長期性。社會公眾對核能發展和安全保障高度關注,政府需用事實滿足公眾的關注。

中國堅持理性、協調、並進的核安全觀 強調“四個並重”

姚斌:中國核應急白皮書的發表,是要向國內外發出一個聲音:中國黨和政府堅持中國核安全觀,高度重視安全高效發展核能,高度重視核應急安全管理。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海牙核安全峰會時首次提出中國核安全觀。發展核能要堅持理性、協調、並進。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以確保安全為前提發展核能事業;堅持權利和義務並重,以尊重各國權益為基礎推進國際核安全進程;堅持自主和協作並重,以互利共贏為途徑尋求普遍核安全;治標和治本並重,以消除根源為目標全面推進核安全努力。

中國向國際社會鄭重承諾:堅定不移增強自身核安全應急能力,參與構建國際核安全體系,支持核安全國際合作,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

將建設由320人組成的核事故應急救援“國家隊”

姚斌:“十二五”以來,中國核應急工作取得多方面進展。

核應急理念和方針政策實現重大創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中國核安全觀。

由三級五個體系組成的國家核應急體系更加完善。即國家、省(區、市)、涉核集團和核設施運營單位三級。法制、預案、指揮、救援、技術支持五個體系。

國家核應急能力全面提升。建設了一批核應急設施,形成覆蓋全國的核與輻射應急監測、核應急醫學救治、地震預報、海洋輻射環境監測、核應急氣象觀測等網絡。中國政府立項建設由320人組成的中國核事故應急救援隊。設立1+8國家級核應急專業技術支持中心體系、25支救援分隊和3個培訓基地。啟動3個核電集團核應急救援基地和快速救援隊建設。

此外,成功組織了包括“神盾-2015”國家核應急聯合演習在內的重要演習。核應急技術研發取得新突破。核應急醫學救援和放射性疾病救治、核事故後果評價與決策支持系統、核應急環境氣象監測預報技術創新等取得重要突破。核應急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

“十三五”末建成與中國核能事業發展相適應的國家核應急體系

姚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核能是一種清潔、高效、優質的現代能源。

目前,核電在世界能源總體結構中佔12%,我國核電只佔能源結構的2%。按照我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到2020年,我國大陸在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這些機組都運行後,核電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將佔5%。

為適應核能發展新形勢,滿足公眾對核應急工作新期待,“十三五”時期,中國核應急工作總目標是,到“十三五”末,建成與中國核能事業發展相適應的國際核應急體系,推動、支撐、保障中國由核能大國向核能強國邁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