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易地一千里扶貧搬遷 重建十八年再奔小康

2016-02-03 09:5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3日電(記者 張雲龍 李雲平)1998年和2002年,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三個旗縣1000多戶、4000多名貧困農民,分兩批向西搬遷500多公里,來到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落戶,成為內蒙古首批跨盟市異地生態移民扶貧開發試點工程。如今,全面扶貧攻堅的號角已經吹響,記者再次走進這裡,感受移民的生活變化和熾熱的小康夢。

記者的車剛在新修的小廣場上停下,高佃功就從整潔的村委辦公室裏迎了出來。他樂呵呵地指著四週説:“看看,這是去年自治區‘十個全覆蓋’工程給我們新建的村辦公室、衛生室、活動廣場,村裏的院墻、道路也大變樣了。”

高佃功是沙金套海蘇木阿芡嘎查二社社長,18年前他和78戶搬遷戶從興和縣搬來。“我們那兒是山區,地雖然多可是地薄,就是靠天吃飯,常常遭年限(遭災)沒有收成,活不下去了。”磴口縣位於內蒙古糧食主産區河套地區的西端,搬遷戶被分到了靠近烏蘭布和沙漠的沙區,每戶得到30平方米的房子和每人4畝水澆地。

有了房就能留下,有了地就能紮根,高佃功和老鄉們開始了新的生活,但開始並不順利。“當時分的地不好,漏沙地多,種下去長不起苗。當年有一些人就回去了”。後來幾經週折,2002年,高佃功他們搬到了現在的位置。

“沒見過這麼平的地,沒見過這麼多的水,”村民何煥榮説,“比起以前的苦,日子真是好過多了。搬遷戶們用秸稈和樹枝圍起院墻,在屬於自己的這一方土地中耕耘夢想。

轉眼10多年過去了,以種植、養羊為生,移民們的生活比以前有了明顯改善。“2012年,全社共有1300多只羊,一隻羊能賣600塊至1000塊,那是收入最高的時候。這兩年,國家的危房改造項目又給每戶加蓋了20多平方米的新房。”高佃功説。

但是,由於規劃標準低,加之磴口縣屬於欠發達地區,移民戶入住10多年來,後續投資不足,一些規劃的産業沒有兌現,移民們增收乏力。高佃功説,這些年,全社出了4個大學生,當年的年輕人變成了中老年人,現在新一代年輕人大部分外出打工了。

最近兩年,移民們遇到了麻煩,羊肉價格不斷下跌,收入銳減。何煥榮給兒子娶了媳婦,欠下一堆債,但兒子一家卻過得並不幸福。兒子常年在外打工,甩給她一個五六歲的小孫孫。移民村沒有學校,何煥榮到磴口縣城陪讀,留下家裏的患病的老伴照看17畝農田。“我們的地還是有些少,現在日子過得有些緊。”

2013年開始,在上級的支持下,磴口縣制定了針對移民的連片扶貧開發方案。縣扶貧辦主任張相國説,自治區“三到村三到戶”的扶貧政策和扶貧貸款逐步覆蓋貧困村,移民村的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但是由於市場價格波動,他們不能再單靠土地和養殖,必鬚髮展大棚搞設施農業,提高收益。

按照相關扶持政策,每戶只出2000元,便可以享受國家5000元的補貼,建起一畝大棚,當年可收回投資。高佃功這幾天正召集村民開會商量這個事,“一些移民戶可能掏不起這個錢而猶豫不決,”他説。

張相國表示,回顧這些年,易地搬遷使這些“一方水土不能養活”的貧困農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這一工程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總結這些年的經歷,對未來全國將要易地搬遷的1000萬貧困戶來説,首要的經驗就是要把搬遷規劃做實做細,最好不要大面積聚居,而是插花式地安排在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選好主導産業。

“從山區搬到這裡,我家的生活變化非常大,”38歲的村民郭海霞説。郭海霞家是記者走訪二社見到條件最好的一戶。她説,搬遷讓這些以前活不下去的人,有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國家扶持力度這麼大,我們一定好好幹,絕不拖小康的後腿。”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