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除夕夜裏話小康——新華社記者還鄉親歷記

2016-02-07 21:2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福州2月7日電 鞭炮聲陣陣,又到除夕夜。結束了回鄉“囧途”的人們,洗去一身的疲憊,和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盡享暖暖的親情。於是,心敞亮了,話也跟著多了起來。就在今晚,回鄉過年的記者們和這些還鄉者一道,聽他們説説那年復一年徘徊在“去”“留”之間的糾結與期待。

回鄉,我想成立自己的創業公司

從廈門到煙臺,兩千多公里的距離,王騰雲像一隻定期遷徙的候鳥。每年春節前後,南來北往。

吃完年夜飯,從四面八方傳來了辭舊迎新的鞭炮聲。王騰雲安穩地窩在煙臺家鄉熱乎的炕頭上,陪父母嗑著瓜子,回憶著小時候的年味兒,聊聊來年的打算。對平日裏天天與實驗器材打交道的王騰雲來説,這樣的生活簡直是“樂在雲端”。

王騰雲2007年考入廈門大學,2014年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廈門一家科研機構,主要負責把前端的技術向後端的市場推廣。雖然單位尚處於初創期,自己的收入並不算高,王騰雲還是對未來充滿信心。只是偶爾,還會想念家裏的熱炕頭。

“從大環境上看,不管是國家政策還是社會氛圍,對科技創新的關注和支持力度都越來越大。”王騰雲説,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受地域限制不大,還想趁著年輕在外面多闖蕩幾年,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也會選擇回到家鄉工作。

“條件允許的話,我想成立自己的創業公司,通過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也能造福社會。”他説。

遠去,為國家醫療事業盡綿薄之力

家住黑龍江省鶴崗市的東北姑娘孟慶雙性格潑辣豪爽,大學畢業後的她,卻為了夢想,隻身奔赴婉約江南,選擇在杭州的一家療養院做彩超醫生。

回到東北老家,她特意給父母帶了些杭州特産以表孝心。“在外工作,最放心不下的還是父母,如果家鄉能建設好,更希望能陪在他們身邊。”

這次回鄉,孟慶雙驚喜于家鄉的新變化:“咖啡店、書館隨處可見,市民素質提升不少,開始注重精神追求和生活享受。”

“選擇回鄉創業發展的朋友也為城市建設注入了新活力,他們説在家鄉生活也有奔頭!”孟慶雙為自己的未來制定了嚴謹的規劃,充實自身業務,豐富業餘生活,一樣也不落下。

“很多人迫於當下緊張的醫患關係而選擇放棄從醫。”孟慶雙坦言,“醫療行業都是社會的根本,既然走上這條救死扶傷之路,我就想儘自己所能堅持下去,為國家醫療事業盡綿薄之力。”

去留,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2003年從福建師範大學畢業後選擇到遠方創業的齊輝,每年春節都會回到老家。他説,家不僅僅是個溫暖的符號,在這裡,同學朋友聚會聊天,會碰撞出很多火花。

今年,齊輝特意提前兩周從廣州回到家鄉福州羅源縣。齊輝所做的服裝業遇到了“寒冬”,他説,“轉型是必然,我們也在縮小規模,逐步去庫存。這次提前回家,也是想和同學朋友們聊聊,還有什麼其他商機。”

齊輝大學畢業便來到廣東東莞創業,為一家外資企業做服裝代加工,直到2008年開始有了自己的品牌,自産自銷。

和十三年前離開時相比,羅源的變化讓齊輝更加感受到了家鄉的魅力。“那個時候,滿大街都是自行車,如今汽車已經十分普及。”齊輝笑著説,“看吧,這裡的咖啡屋很有情調,一點不輸于大都市。”

“去留,是一種幸福的煩惱。”齊輝説,目前還是考慮在廣州發展,也會隨時關注家鄉的變化,看是否有機會回來創業。

服裝業的“寒冬”並沒有讓齊輝對未來失去信心。聽著窗外劈劈啪啪的鞭炮聲,看著手機裏朋友們送來的種種祝福。齊輝説,“你看這條信息,‘十三五’重點提到了服務業,我已經計劃做個洗車行了……”(記者:孟昭麗、王成、劉姝君、郭圻)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