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去産能,人去哪兒?--各地積極出臺政策分流安置職工

2016-03-03 14:5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加快去産能、加速“僵屍企業”退出,是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任務。改革難免帶來陣痛,如何應對去産能帶來的就業壓力和職工安置問題,是政府和企業的工作重點,也是今年兩會關注熱點。

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王國慶2日表示,今年兩會將圍繞積極穩妥做好去産能過程中人員安置工作主題,舉辦一次提案辦理協商會。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今年有30個省份提出去産能安排,已有超過20個省份出臺穩定崗位和分流安置職工相關政策。

穩妥安置職工政策密集出臺,中央財政千億元獎補安置

人社部近期披露,初步統計全國鋼鐵和煤炭行業化解産能過剩,涉及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億元獎補資金,主要用於職工安置。

去産能任務艱巨的河北省,據預測到2017年化解産能過剩,涉及職工54.7萬人,其中鋼鐵行業42.6萬人。煤炭資源豐富的內蒙古,去年全區140處煤礦停産半停産、7家鋼鐵企業停産,共涉及職工3.4萬人。

記者梳理統計發現,在今年初地方兩會上公佈的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河北、內蒙古、山西、湖北等地均提出“積極應對化解過剩産能帶來的就業壓力”“妥善做好化解過剩産能涉及職工轉崗安置和再就業工作”等職工安置就業要求。

河北省此前出臺的職工安置分流相關政策要求,企業一次性裁員超過規定比例或人數的,須報經當地政府同意後方可實施。企業因産業結構調整需要關停並轉的,應當預先制定職工安置分流方案。

江蘇、湖北、廣西等省份在國家政策基礎上,紛紛制定失業保險穩定就業崗位的政策。如江蘇省明確,對兼併重組、産能化解企業,採取有效措施不裁員、少裁員,穩定就業崗位的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給予穩崗補貼,用於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技能提升培訓等相關支出。

內部安置、外部轉崗、扶持創業,內退和公益性崗位“托底”

去産能後的企業職工如何安置?記者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渠道:

--內部安置。記者採訪發現,當前各地通過企業産品結構調整、支持企業重組等方式,鼓勵將富餘職工內部轉崗留用,作為職工安置主要渠道。在河北省,截至去年10月底産業結構調整涉及職工51.8萬人中,企業內部轉崗留用達24.87萬人,佔比接近一半。

--外部轉崗。一位社保業內人士表示,去産能涉及職工的安置分流,尤其是關停破産企業,需要社保、工會等部門積極組織專項招聘會,將人員需求企業和去産能企業無縫對接,幫助職工外部轉崗。此外,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創業技能培訓指導,協調小額創業貸款,鼓勵有意願、有技能的職工自主創業。

據悉,近年來,武鋼集團在前期安排部分員工到地方就業的基礎上,還與勞動、工會部門組織專項招聘會。僅2月底的一場招聘會,就有超過1500名職工與其他企業達成就業意向協議。天津市安排10億元資金,對參加職業培訓的企業職工給予80%到100%的培訓費補貼。

--內退和公益性崗位“托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對於部分臨近退休、就業困難的人員,要通過內部退養和政府提供公益性崗位等方式來“托底”。

一位國企負責人介紹,根據相關政策,距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職工,經本人申請、企業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由企業提供生活費並繳納社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年齡偏大、技能不足或身有殘疾的職工,則推薦參與政府公益性崗位應聘。

吸納就業有較大空間,政府職責重在引導和“兜底”

在不久前的G20財長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在去産能的過程中,中國財政有預算給予下崗工人足夠的支持。還有不少與會權威人士認為,除了財政托底,此輪去産能帶來的就業壓力並不大,中國高速發展的第三産業有可能吸納産能過剩行業分流人員。

工信部副部長馮飛表示,在“僵屍企業”處置過程中,強調多兼併重組,少破産清算。中央政府決定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用於解決職工安置問題,解決好職工的轉崗、技能培訓等方面問題。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説,東部經濟比較活躍的地方,吸納就業的渠道比較多,即使某些行業企業出現比較集中的減員,也可以平穩過渡,不會有明顯的壓力出現,“但在一些産業單一的地方,職工安置再就業壓力會比較大。”

鄭東亮表示,除了煤炭和鋼鐵行業,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重點行業也存在去産能壓力,加上處置“僵屍企業”進入實質性階段,這些行業與企業都面臨職工安置問題,具體涉及職工規模尚不清楚。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朝克認為,當前建立標準、摸清底數、制定系統性方案仍是職工安置的首要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郭乃碩説,去産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政府職責在於政策引導與“兜底”保障。可以通過政府採購等方式,為安置職工提供更多專業化的勞動技能和就業培訓選擇,讓這些人員不僅有去處,更能有出路。(記者 李勁峰、秦交鋒、劉碩、烏夢達、翟永冠、張麗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