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6.9%增速令人驚嘆 對中國經濟信心十足

2016-03-10 13:11 來源: 新華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兩會”不僅是中國政治生活的大事,同樣也吸引了外國駐華大使關注的目光。作為連接外國與中國最直接的橋梁,外國大使怎麼看“兩會”呢?他們都關注哪些議題?

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記者 郝斐然 攝

近日,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接受了新華網的獨家專訪,著重就中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一帶一路”等兩會熱點議題發表了看法。馬騰大使認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轉型升級十分不易,遇到一些困難在所難免。他説,中國經濟發展依然強勁,6.9%的經濟增速令人驚嘆,對中國經濟的未來信心十足。

新華網:大使閣下,中國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兩會”是把握中國發展脈動的一個重要窗口。您作為以色列與中國交流的最直接的紐帶,你最關注“兩會”上的哪些議題?為什麼?

馬騰:我受邀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會,並聆聽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我認為兩會最受關注的就是經濟議題,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上,中國經濟目前已經躋身世界第二。從出口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經濟轉變,轉型過程十分不易,遇到一些困難也在所難免,但我相信,中國經濟發展仍然強勁,我對此充滿信心。

此外,與經濟相關的其他議題我也很關注。我認為,所有的議題歸根溯源都與經濟相關聯。因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關係中經濟亦為重要組成部分。

新華網: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創新居於首位。國際輿論認為,創新將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您認為未來五年,中國進行創新發展應該從何處發力?

馬騰:創新關係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經濟在內的每個領域幾乎都與創新有關。中國領導人非常有遠見,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下大力氣促進中國的創新發展。以色列雖然國土面積狹小,甚至比中國的一個省還要小,但卻以“創新之國”著稱,可以説創新已經成為以色列人的一種品質。中國和以色列之間有很多創新的話題可以探討。

創新,歸根結底還是要靠教育,在各個教育階段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以色列就是這樣貫徹創新思維和生活的,相信創新思維正在向整個中國社會滲透。

擔任大使這幾年,我在中國各地參觀考察,從黑龍江到四川,從四川到廣東,我去了很多地方,也在很多大學演講。這麼説吧,在各地見到年輕的中國學子還有年輕人都是充滿著創新的活力,可以看得出來,創新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我知道在中國的一些大學裏,大學生自發成立創新實驗室。逐漸地,創新的思維必將會滲透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希望,以色列能夠在創新方面與中國加強卓有成效的合作。

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記者 郝斐然 攝

新華網: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長備受世人矚目。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5年GDP增速為6.9%。面對這種“新常態”,一些國際輿論認為中國經濟“減速換擋”甚至有可能“硬著陸”。對此您怎麼看?您如何看待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

馬騰:中國經濟過去多年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令人欽佩,去年6.9%的經濟增速也令人驚嘆。中國經濟起步低、發展晚,如今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令人刮目相看。

步入“新常態”並適應“新常態”之後,中國經濟穩紮穩打進行改革,正確認識並成功接受“新常態”這一點非常重要。

增速放緩很正常,作為旁觀者,我對中國經濟的未來信心十足。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首先中國領導人非常及時且清晰地認識到“新常態”和經濟轉型的重要性,這十分重要;其次,中國人民是智慧勤勞的人民,只要在正確的政策如“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指引下,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假以時日中國經濟將發展得越來越好。

新華網: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不僅停留在理念上,也落在實踐上:400億美元絲路基金建立、中歐班列“換擋提速”、多條經濟走廊加緊建設、亞投行成功開業等。在您看來,目前為止以色列從中取得了哪些收穫?又面臨哪些挑戰?今年以色列和中國又將在“一帶一路”的框架內進行哪些合作呢?

以色列是亞投行中的一員,幾乎是在最後一刻,以色列申請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亞投行共有57個創始成員國。我相信,亞投行很快就會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因為中國政府在不斷推動亞投行的建設。作為創始成員國之一,以色列非常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的項目。

中國和以色列在“一帶一路”的框架內,已經開始了很多合作項目,比如海港、隧道以及公路建設等,以色列還期待參與更多的“一帶一路”項目。“一帶一路”倡議真的非常偉大,能夠改變世界,因為“一帶一路”連接亞洲與歐洲,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所以這一倡議意義重大。

新華網:大使閣下,您如何評價近年來中以兩國關係發展?未來雙邊關係發展將會在哪些領域取得突破?

第一,為加深兩國關係,我們為加強兩國簽證便利化採取一些措施,大幅修改了中以之間的簽證流程,極大地促進兩國人員之間的往來。簽證便利了,往返特拉維夫和北京之間就方便了,朋友之間的交往也就愈加頻繁了,兩國我們之間的友誼必將加深。以中兩國之間將實現十年有效、多次往返的簽證,我們計劃給予中國和以色列的申請人十年有效簽證,現在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我們希望能在近幾週之內完成這項工作。

第二,今年4月28日,我們將見證以中兩國民航班機首次直飛,將開通海南航空北京直飛特拉維夫的航線,這再次顯示了以中之間的緊密聯絡。兩國目前還有其他項目正在進行,主要是經濟類的,如與黑龍江省的奶製品合作協議和與山東省的水資源開發合作協議等。以色列的技術和中國的人員將共同推進項目的進展,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是學術交流。雖然以色列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所大學,但每一所大學都和中國大學有緊密的聯絡和合作。以色列大學在中國的大學設有研究機構,而且每所大學在華的研究機構不止一個。兩國學生經常開展交流交換項目,往來于兩國大學之間對我們來説非常重要。可以這樣説,從我個人角度而言,每一個去到以色列哪怕只有三四天的中國學生,回來之後都是比我更出色的外交使者,所以大學之間的交往與合作對兩國關係發展十分重要。這些都方面是構成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和以色列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中華文明和猶太文明都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兩國人民或許已早在公元前就已經進行過交流。這一點是我們兩國交往的深厚根基。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致力於在以色列和中國及兩國人民之間架設起一座橫貫亞洲的橋梁,正如“一帶一路”一樣,經濟、創新、文化、公共外交等就是這座橋梁的堅實牢固的柱石。(總策劃:田舒斌 策劃:劉加文 終審:常燁 採訪:張藝 編輯:徐倩 王俊景 攝像:林杉 攝影:郝斐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