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代表、委員縱論提振中國經濟發展信心

2016-03-12 07:0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劈波斬浪 行穩致遠
——代表、委員縱論提振中國經濟發展信心

這是充滿挑戰的歷史時刻。

這是迎接機遇的嶄新起點。

站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世界對中國充滿期待。面對世界經濟復蘇疲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局面,中國經濟能否走出一條穩健的上升曲線?“中國巨輪”能否啟動強勁引擎?

連日來,代表、委員們縱論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和前景。他們認為,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中國發展的思路,彰顯著中國發展的信心,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必將推動我國經濟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創新驅動需要給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會場內外,對創新的關注不斷升溫。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有個“汽車夢”,“未來的汽車能自己駕駛、維修、加油、充電,還可以成為人的秘書、保安,非常智慧化”。

近年來,製造業企業遭遇寒冬。李書福委員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突破困境別無他法,唯有創新。“近年來,吉利不斷提高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例,這兩年達到12%到13%,遠遠高於同行業企業”。他在大會發言中疾呼,“要深刻認識到,不保護知識産權,創新就是一句空話!要堅決嚴厲打擊侵權行為,保護創新成果,為企業樂於創新、敢於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在市場大潮裏“游泳”的企業家最能感受經濟冷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熊群力説,“今年面臨的壓力仍然很大,但是我們看到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更加精準有力地向戰略性新興産業佈局,對高科技企業來説,這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他建議,“一方面,企業要改變創新機制,由主要面向應用、獨自創新向重視基礎前沿科學研究、打造協同創新體系和能力轉變;另一方面,國家應從戰略層面統籌考慮,在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發上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發揮龍頭和引領作用”。

除了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也將釋放巨大活力。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大學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戴曉鳳建議,“在機制創新方面,要著力提升信息、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等要素的市場化力度,合理分配要素資源;通過改善科技成果轉化分配機制,加快科技成果到市場産品的轉化,激發活力、深挖潛力,通過創新驅動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攻堅克難需要定力

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總量已連續兩年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但擺在我們面前的,仍然有很多難啃的“硬骨頭”。

地處鄂東幕阜山北麓的咸寧市,是湖北省確定的4大重點扶貧開發片區之一,扶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精準扶貧進入新階段,要啃的都是‘硬骨頭’。”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寧市市長丁小強説,“打贏扶貧攻堅戰關鍵要對症下藥,為了實現精準脫貧,咸寧市突出用好五招,一是産業扶貧,培育農村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二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抓好就業創業;四是實施扶貧安居工程;五是建好民生保障網,做好醫療衛生扶貧”。

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制約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會長萬季飛説,河北與北京、天津發展程度差別很大,是與以往對區域協調發展認識不到位有關。他建議,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繼續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數量,明確各城市的定位,實現京津冀等地區協同發展。

資源約束趨緊,各地越來越有“綠色發展定力”。“麗水市生態環境質量連續12年位居浙江省第一,去年全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市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327天。”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縣長藍伶俐一口氣報出了一組數據。她説,過去,浙西南山區招商引資優勢不明顯,平原與山區發展不均衡。“高鐵時代”的到來,讓綠水青山成了麗水的金字招牌。去年,麗水市僅吸引浙商返鄉投資創業資金就達到147.5億元,增長42.5%。

激發潛力需要合力

無論是從供給方面看,還是從需求方面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發展空間大。擁有13.7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多萬個市場主體的中國經濟擁有巨大的潛力、韌性和迴旋餘地。

東北振興,凝聚著全國人民的期待。“‘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攻堅階段。”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市市長肖盛峰表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三去一降一補”,合理配置要素資源,努力擴大有效供給,更好滿足市場需求。

“落實五大發展理念,關鍵要實幹!”全國政協委員、秦皇島市副市長王亞洲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重大決策,是破解當前産能過剩、庫存過多、金融風險加大等問題的積極舉措。政府工作報告裏説,“上下同欲者勝”。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爬坡過坎,更需要萬眾一心、踏實苦幹。

“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是來自科學的分析。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從需求端看,13.7億人的消費和消費升級,市場巨大;從供給端看,我國擁有人才、資金和部分技術優勢,隨著要素效率的釋放,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興起發展,‘十三五’經濟發展目標會如期實現。”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沃偉東説。

“我國發展一時一事會有波動,但長遠看還是東風浩蕩。”習近平總書記對經濟發展大勢的判斷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之路從來並不平坦,只要我們頂住壓力、攻堅克難,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中國經濟定能走向新的春天!(文/記者 王 晉 魏勁松 吳佳佳 楊開新 蘇大鵬 姜天驕 溫濟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