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兩會表情”見證民主政治進步

2016-03-12 09:07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兩會,媒體新聞戰中技術裝備大戰是一大亮點,最新的技術能隨時隨地捕捉到代表委員和官員們會內會外的表情。他們有的大笑,有的緊張,有的謙恭,有的憤怒,從這些豐富的表情中能看到民主的細節。

比如,被問到霧霾話題時,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發言人傅瑩稱,“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難題……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都很少笑的,我認為他壓力山大”。有記者隨後就“很少笑”的問題採訪了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袁駟,袁駟反問記者環境是不是有所改善,得到肯定回答後他説“你覺得有成效,我覺得很欣慰”,然後笑了起來。

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為什麼很少笑?因為公眾對霧霾意見大,委員批評和代表問責的壓力大,兩會被媒體追問的壓力大,所以笑不出來。很少笑,笑不出來,是對民意的敬畏,是對兩會監督能量的敬畏。

陳竺當原衛生部部長時就説過,自己兩會期間非常忙碌,要時常跑到人大當被告!——“當被告”一詞見證了官員在民主監督下的謙恭心態。我們常常能從兩會直播中看到這樣的“官員表情”,聽到代表委員批評時,老老實實拿個小本兒做記錄,被批到痛處時滿頭大汗、緊緊張張作解釋,會後再謙恭地找代表委員溝通。有媒體報道稱,環保部官員就曾被當面數落“看把天搞成什麼樣了”。

我們可以看看《原鐵道部副部長炮轟發改委:錢都幹什麼了》這篇報道,其中就有豐富的“兩會表情”:原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突然打開話筒,提高聲音,對發改委的年度發展計劃提出意見。胡亞東説,你不用提什麼“研究制定”“積極推進”“大力提倡”,這些語言不該是計劃中的話,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講到就可以了,你還是那些重復的話。這是“不滿”的表情。發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有點坐不住了。這是不安的表情。這個對話鮮明地表現出委員的敢言、敢於監督,以及政府官員在監督面前的謙恭姿態。

相比之下,各種會議討論中,政府官員很多表情嚴肅,而代表委員多表情放鬆,監督與被監督的表情都很到位。兩會民主政治的進步,直接體現在這些對比鮮明的“兩會表情”中。

在地方代表團開放日中,很多地方官員也比較緊張,害怕被問到“敏感問題”。今年兩會的一大進步是,娛樂化追星現象越來越少,偶爾幾個狗仔隊一樣追問劉翔與女友度假感受的記者,受到同行的一致鄙視——大家都圍繞民主議題和熱點話題採訪,緊盯公眾關心的焦點事件,兩會新聞回歸專業主義,讓官員的表情放鬆不下來。

當然,官員回答媒體提問時的表情,也越來越親和友善。以前不習慣面對媒體,甚至有抵觸心態,在鏡頭前表情僵硬,缺乏親和力,如今表情豐富多了。很多官員也不再躲媒體,而是積極配合媒體採訪,眾多部長主動在“部長通道”接受媒體採訪就是很好的現象。(曹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