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總理記者會傳遞出的三重治國情懷

2016-03-17 11:41 來源: 自媒體·輿媒素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清博輿情小編對16日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問的觀後感:不僅在回應具體問題,更體現了開明、自信、悲憫三重情懷,傳遞出濃濃的大國范。

政治開明度提升:第一個問題給外媒,國內記者提問更尖銳

16日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問,清博小編第一個印象就是開放,總理把第一個問題給了外媒路透社,讓人頗感驚訝。而且以往記者招待會除了部分外國記者提問比較尖銳國內記者的提問都中規中矩。今年國內記者的提問突出問題,突出求解,不遜於外國記者,體現了中國政府勇於接受媒體監督的膽識和擔當。新華社直問“中國經濟會一路下滑嗎?增速會擊穿6.5%嗎?”這個提問的尖銳性、深刻性不遜於“中國金融領域存在哪些挑戰?”的路透提問。

治國更加自信:經濟外交,“一切皆在掌控”

股市震蕩、經濟下行壓力、中美分歧、養老金缺口……記者們 “直擊”中國最“尷尬”的問題,小編聽著都替他捏把汗,但總理卻以一種“形勢確實嚴峻,威脅確實很多,但中國的“彈藥”充足,能夠應對這些威脅“的自信給予回應。“中國不可能完不成主要經濟目標”“中國經濟是困難和希望並存,希望大於困難”“商業銀行具備抵禦風險的能力”論斷堅定有力;對半島問題的回答“不論是域內國家還是域外國家,都能多做有利於地區穩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否則對誰都不利”,看似太極,其實寓意頗重。

傳統與現代治理理念融合:悲憫之情處處體現

此次記者會,民生問題貫穿始終。中新社記者關注“有些地方的養老金髮放困難”、彭博新聞社提問“下崗潮”問題、中國日報記者代表中國網民提問“醫保全國聯網”問題,這些都是百姓心頭大事。總理的回答“大家都有退休、都有需要養老的一天”“老有所養不會、也絕不能是一句空話”“産能要去,但是職工飯碗要保!”“感謝你們運用網絡投票的方式來了解民生的難處,給政府出題,這也是幫助政府改進工作”“爭取用兩年時間,使老年人跨省異地住院費用能夠直接結算”,句句實在、暖心。在追加問題時他特意點名農民日報,在回答完農民問題後他又加了句“我們也會高度重視如何保護工人合法權益的問題”,寓意政府在未來會關照到廣大農民和工人的利益。傳統社會的悲憫情懷在現代中國國家治理中得以重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