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瀾湄合作展現中國東盟親和力

2016-03-23 07:07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瀾湄合作順利推進表明,中國同東盟國家的合作,有堅實的利益基礎,也有充分的提升空間

3月23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在海南三亞舉行,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六國領導人將共商深化六國友好合作、促進次區域發展之道。此次會議將在領導人層面正式啟動瀾湄合作機制,規劃瀾湄合作未來,推出一批重大合作倡議與成果,為瀾湄合作提供政治指導和強勁動力。

“水可以成為和平的樂器,彈奏出和諧的樂章。中國已經決定彈奏這一樂章。”正如印度智庫戰略遠見集團主席森迪普·瓦斯樂卡近日在其評論文章中所描述,自中方于2014年11月提出倡議以來,瀾湄合作展現出了多邊合作中不常見的親和力和高效率。從提出倡議,到籌建規劃,再到啟動合作,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六國在瀾湄合作機制籌建過程中,都展現出高效的協調行動、緊迫的合作意願、包容的協商態度、和諧的互動氣氛。有分析指出,上述這些特點或許未來將成為獨具特色的“瀾湄合作文化”的雛形。

瀾湄合作展現出的積極態勢,歸根結底來説是因為該合作機制契合各方所需。由於歷史原因,湄公河次區域發展起步較晚,經濟水平落後於周邊其他國家和地區,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只有2800多美元,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較為滯後。去年11月瀾湄合作外長會期間,從河內到雲南景洪直線距離區區1000多公里,乘飛機卻需要兩次中轉一共12小時。僅隔一個月,河內至昆明的直航開通,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轉機去景洪不過再添1小時即可。通過這個例子,瀾湄合作的需求和潛力顯現得非常清楚。根據規劃,瀾湄合作將以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為三大合作支柱,以互聯互通、産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為五個優先方向。如此明確的設計和定位,有助於防止瀾湄合作成為“清談館”,有助於瀾湄合作為地區民眾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益處。

中國積極推進瀾湄合作,是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倡議的具體實踐,也是為促進次區域發展與繁榮提出的重要方案。正如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在一篇相關報道中所指出,瀾湄合作是“中國推動區域國家全方位合作、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計劃”。與此同時,人們也應看到,瀾湄合作是六國共商、共建、共享的平臺,各國在機制中地位平等,秉持協商一致、平等互利等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共同規劃合作。

今年是東盟共同體建成元年和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繼續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打造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國發展同東盟國家關係時,這一大方向是確定的。瀾湄合作順利推進的事實進一步表明,中國同東盟國家的合作,有堅實的利益基礎,也有充分的提升空間,只要各方堅定合作意願,就一定能從中受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