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聞中心平面媒體工作區。郭林 攝 今年參加報道博鰲亞洲論壇的中外媒體記者多達數百人,其中不乏報道博鰲論壇的“老人”。當他們進入博鰲論壇會場時,不少人驚喜地發現,博鰲亞洲論壇有了全新的新聞中心。新聞中心15日全面通過驗收交付,于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正式啟用,服務全球媒體記者。 據該建築的設計師周曉麓介紹,這座昵稱為“海鷗展翅”的建築造型設計靈感來自展翅飛翔的海鷗,不僅寓意著博鰲亞洲論壇的騰飛、中國的騰飛、亞洲的騰飛,更是寓意著讓新聞插上翅膀,飛遍全球。 為進一步改善博鰲亞洲論壇辦會條件,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由論壇年會主會場開發商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投資1.1億元,用時150天建成,這比常規工期縮短了一半。 新聞中心建築面積為4158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主要區域有平面媒體及網絡媒體工作區、公共演播廳、新聞發佈廳及採訪間、廣播電視區等。接待記者能力達每天2500人次。新聞中心設置4個出入口,分別連接博鰲亞洲論壇二期酒店、主會場和碼頭,從新聞中心步行至主會場僅需5分鐘。 其中,公共演播廳面積330平方米,擁有6間獨立的同聲傳譯室可同時實現6種語言的同聲翻譯,將為媒體工作人員提供科技便捷的服務。項目總經理王友龍介紹,公共演播廳使用德國進口的原裝材料聚晶晶砂吸聲板,吸音效果比普通吸聲板提高至少50%,在音響音量很大的時候,它的分貝值很低,基本沒有回音。新聞中心內的平面媒體及網絡媒體工作區內配備記者專用工作桌。網絡與電源線獨立入桌,即插即用,網絡從原來100兆升級為1000兆光纖,為新聞現場提供更加可靠、快捷的數據傳輸條件。同時還設置了儲物櫃,存放照相機、攝影機等採訪設備,可同時為300多名中外記者提供服務。為了讓記者能夠快速了解到會場信息,在工作區還安裝了電視屏,及時發佈會場信息。 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年會期間新聞中心專門建設了大堂吧,配備了配餐間,記者在會議報道期間可就地用餐。同時大堂吧不僅供應茶水飲料,還提供複印、傳真、寄存等。整個建築設計了4個無障礙通道入口,洗手間設計也考慮到不同民族的使用習慣。 年會期間,中遠博鰲公司專門安排人員負責新聞中心服務管理工作,多點配齊配置服務人員,並提供媒體專用電瓶車,往返會場接送記者。 作為今年年會的亮點工程,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將迎來來自全球的新聞媒體記者,而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最新、最全的資訊信息也將從這裡以最快的速度發向世界各地。 新聞中心的建立,充分體現了中國越來越透明,越來越自信。(記者 郭林 王曉櫻 曹元龍)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