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發揮瀾湄合作的示範效應

2016-03-24 16:59 來源: 瞭望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3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海南省三亞市歡迎來華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的泰國總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撾總理通邢、緬甸副總統賽茂康和越南副總理范平明。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 標誌著打造面向和平與繁榮的瀾湄命運共同體的大船正式啟航

■ 對周邊外交來説,瀾湄合作充分體現中國睦鄰友好的巨大誠意

■ 對流域國家來説,瀾湄合作將提供一個更加密切的合作平臺

■ 對東盟來説,瀾湄合作將有助於消除其成員發展差距

■ 對地區合作來説,瀾湄合作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架構,而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 對全球發展來説,瀾湄合作是世界上首個率先響應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的《2015年後發展議程》的具體行動,將為南南合作發揮示範效應

■ 附文:《透視瀾湄六國合作》

3月23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在海南三亞舉行。會議主題是“共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標誌著打造面向和平與繁榮的瀾湄命運共同體的大船正式啟航。

瀾湄合作機制是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11月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的,至今不過一年半時間。然而,就在這短短的一段時間內,六個流域國家已經舉行了三次工作組會議、三次高官會和一次外長會議,為機制的建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際上,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機制已經有很多,其中一些已經運行了二三十年。但無論從建設的效率還是流域國家的參與熱情上,瀾湄合作都可謂無與倫比。

這一機制之所以得到流域國家如此積極的反響和參與,與其鮮明的定位和特徵是分不開的。

首先是務實性。現有的其他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合作機制主要由國際機構和域外大國主導,這些機制在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上也做了不少努力,但效果可能並不盡如人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規劃制訂和項目落實並非由流域國家掌握和主導,與其實際需求和期待存在差距。

與之相比,瀾湄合作則完全由流域國家組成,無論制定規劃還是設置項目,全都由六國通過平等協商,討論決定,直接反映各國的實際利益和需求,這將大大保證項目的效果和效率。瀾湄合作的務實性在早期收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此次領導人會議上將宣佈早期收穫清單,其中有些項目已經開始實施,其餘的也將在兩三年內見到效果。

其次是全面性。瀾湄流域的發展是一個綜合性問題,自然條件多變、經濟發展滯後、安全形勢不穩、人員往來複雜,各種因素相互勾連,盤根錯節。因此,要解決瀾湄流域的發展問題,也必須進行全面性的合作,綜合治理,共同應對。

瀾湄合作將致力於3個共同體的建設,與東盟共同體建設的政治安全、經濟及社會人文等三大支柱對接:

第一,通過責任共同體,加強政治安全對話,不斷增進戰略互信,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第二,通過利益共同體,大力推進經貿合作,夯實共同利益基礎,促進各國發展繁榮;

第三,通過人文共同體,積極推進民生建設,加強人民友好交流,促進各界和諧共處。

通過三個共同體的建設,六國將實現全面合作,從根本上消除發展的問題和障礙。

再次是開放性。作為中國-東盟合作的一個部分,瀾湄合作是對“10+1”機制的有力補充,也將奉行中國和東盟一貫堅持的“開放的地區主義”精神,絕不是一個排他、封閉的小圈子。正如外交部劉振民副部長在瀾湄合作高官會上所強調的,這一機制將堅持開放包容理念,與現有次區域合作機制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加強經驗交流。這樣可以進一步增強瀾湄合作的靈活性和生命力,為流域國家提供更多的合作資源和發展機會。

正是因為具有如此鮮明的定位和特徵,可以預期,瀾湄合作的建立和發展將在多個層面上為和平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對周邊外交來説,瀾湄合作將充分體現中國睦鄰友好的巨大誠意。為了推動瀾湄合作順利落實,中國將採取一些具體的舉措,包括:

提供資金支持,比如中國在氣候大會上提出將出資21億美元,其中的一部分用於瀾湄;

人力資源支持,比如與其他流域國家開展培訓合作及為其提供留學生名額;

將在扶貧等流域國家最急需的方面重點提供幫助,領導人會議將發表相關的文件和項目清單。

最近,中國與其他流域國家密切合作,共同抵抗厄爾尼諾造成的大旱,取得了顯著成效。

中國的巨大誠意,進一步堅定了其他成員對瀾湄合作的信心。

對流域國家來説,瀾湄合作將提供一個更加密切的合作平臺,促進關係的全面發展。瀾湄合作的一個重要理念是流域國家的共建、共商、共享,通過在各領域的全面合作將瀾湄流域建成一個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共同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各領域的合作,流域國家可以在政治上增信釋疑、在經濟上共同發展、在安全上共促穩定、在人文上深化交流。

對東盟來説,瀾湄合作將有助於消除其成員發展差距。東盟國家間的發展水平相差懸殊,新加坡的人均GDP幾乎是緬甸的50倍。這既是東盟合作的突出特點,也是東盟共同體建設的一大“短板”。東盟中發展最為滯後的越、老、柬、緬四國,恰好全都是瀾湄流域國家。因此,在東盟共同體建設進行到緊要關頭之際,瀾湄合作的成立將大大推動這些“後進”東盟成員的發展,為東盟一體化進程貢獻力量。

對地區合作來説,瀾湄合作將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都是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國,也是中國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夥伴。因此,瀾湄合作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架構,而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與“一帶一路”構想下的其他合作機制及合作平臺相互聯通,共享資源,促進東亞乃至亞太地區合作的發展。

對全球發展來説,瀾湄合作將為南南合作發揮示範效應。瀾湄合作由六個發展中國家組成,是探索和推進南南合作的有效平臺,是世界上首個率先響應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的《2015年後發展議程》的具體行動。中國和其他流域國家一直致力於南南合作,推動聯合國2030議程,在瀾湄合作機制下有望凝聚更強大的力量,將其打造成南南合作的新典範。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瀾滄江-湄公河把流域六國的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瀾湄合作機制建立後,將進一步把流域國家融為一個並肩合作、攜手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文/唐奇芳 刊于《瞭望》2016年第12期)

推薦閱讀

透視瀾湄六國合作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這首感人肺腑的詩篇,情真意切地反映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的共同命運與共同願景。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國利益交融,命運與共。3月23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瀾湄合作機制即將翻開新篇章。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六國,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是世界第六長、亞洲第三長河流,被譽為“東方多瑙河”。瀾滄江-湄公河干流全長約4880公里,流域面積約80萬平方公里,90多個民族依河而居,流域總人口約3.26億。

一江連六國

起源於青海唐古拉山的瀾滄江,流經西藏、雲南,穿越高山峽谷,從我國西雙版納出境後稱為湄公河,先後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共4880公里,最後流入南海。一江連六國,瀾滄江-湄公河既是聯絡瀾湄六國的天然紐帶,也是沿岸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搖籃,孕育了瀾湄國家各具特色而又相親相近的文化,形成了各國間歷史悠久、深厚廣泛的經濟與人文聯絡。

瀾滄江-湄公河地區資源豐富,流域面積為79.5萬平方公里、人口達3.26億。近年,這一區域年均經濟增速近7%,成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但由於歷史原因,湄公河次區域發展起步較晚,人均GDP僅2800多美元,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任重道遠,各國以合作促發展意願強烈。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瀾湄流域區域合作機制逐漸多元化,目前已有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湄公河委員會等合作機制。其中,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和大力推進的“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對促進次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多邊合作機制建設是一項系統、複雜的工程,需要協調各方意見,達成一致才行動,因此一些多邊機制往往程序繁雜、進展緩慢。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從提出倡議,到籌建規劃,再到啟動合作,僅用了一年多時間。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第1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倡議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得到湄公河各國積極響應。2015年11月,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六國在雲南景洪舉行首次外長會議,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建立。

雲南省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施朝秉認為,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的建立正當其時,順應了區域發展的需要。

外交部門介紹,流域六國在瀾湄合作機制籌建過程中,展現出高效的協調行動、緊迫的合作意願、包容的協商態度、和諧的互動氣氛,這些特點或許未來將成為獨具特色的“瀾湄合作文化”的雛形。在區域一體化新形勢下,瀾湄國家深化合作,既有強烈的內在需求,更有充分的現實條件,可以説順應潮流、順乎民意。

就歷史淵源而言,中國與湄公河五國傳統上就是好鄰居、好夥伴。從現實條件而論,中國與湄公河五國都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政治上高度信任;邊境線、河流線、水陸空交通線猶如血脈,將六方主要經濟區、發展資源緊密連接,開展合作優勢突出。同時各方面臨氣候變化、自然災害、跨境傳染病、跨國犯罪等挑戰,需要攜手應對。

合作“高開且高走”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為照顧流域國家的關切,中國政府決定克服自身困難,盡最大可能作出努力,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過中方境內景洪水電站對下游實施應急補水,此舉將惠及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希望能夠對緩解下游旱情有所幫助。

瀾湄合作堅持務實導向,採用政府引導、多方參與、項目為本的模式。在瀾湄合作首次外長會上,各方圍繞水資源、環保等提出一批合作項目,項目經過各國相關領域部門認真論證。來自外交部門的消息稱,有些項目已在落實,有些正在加緊協商規劃。

瀾湄合作首次外長會期間,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范平明對王毅外長説,從河內到景洪直線距離一千多公里,乘飛機卻要兩次中轉、費時12小時。令人欣喜的是,僅隔一個月,河內至昆明直航開通,一個多小時就可到達。有分析人士預期,隨著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瀾湄一日生活圈”未來不是夢想。

在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看來,瀾湄合作最大的特點就是“項目帶動”,非常務實,符合六國的實際和需要。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連接中國、老撾、泰國的昆明至曼谷公路全線貫通。去年,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啟動,連接瀾湄國家的泛亞鐵路中線呼之欲出。

去年,瀾湄首次執法安全部長會議舉行。各方一致表示,推動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向綜合執法合作升級轉型。至今,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已連續開展了43次。據不完全統計,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已在中國關累至泰國清盛航段成功處置商船擱淺、觸礁、沉沒事故137起,救助船員286人,打撈沉船12艘,安全轉移貨物3960噸。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認為,瀾湄合作啟動短短三個多月後就能召開領導人會議,這本身就是重要成果。“中國和湄公河流域五國存在獨特的地緣接近性,為瀾湄合作機制提供了高起點。務實的具體項目合作又會産生正面效應,增進中國與東盟國家不可分割的關係。”他説。

合作“接地氣”命運共相連

各方共識透露出強烈信號:瀾湄合作是流域六國根據共同需求量身定制的新型次區域合作機制,是六國共商、共建、共享的平臺。六國雖然國情不同,但在工業化、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結構升級、農業現代化建設、旅遊業發展等方面都有共同的合作需求,有較強的互補優勢。各國在瀾湄合作機制中地位平等,秉持協商一致、平等互利等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共同規劃合作,建設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

2015年11月,瀾湄合作首次外長會發表了《瀾湄合作概念文件》和《聯合新聞公報》,宣佈啟動瀾湄合作進程。各方就瀾湄合作未來方向和機制架構等達成廣泛共識,一致同意加強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重點領域合作,現階段重點在互聯互通、産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和減貧五個優先方向開展合作。

3月23日,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將在海南三亞舉行。應李克強總理邀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五國領導人將出席會議。六國將就推進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建設、加強次區域國家全方位合作、促進地區一體化進程等深入交換意見。

專家認為,隨著合作的深化,瀾湄合作涉及領域更加全面,也更加接地氣。外交部提供的資料顯示,在加強産能合作方面,瀾湄合作將發展跨境經濟,通過工業園區構建跨境産業集群和産業鏈。中國願發揮鐵路、電力、電子、能源、機械等領域的産能優勢,幫助湄公河國家實現産業升級。“中國在湄公河國家投資建設的越南龍江工業園、老撾賽色塔工業開發區、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泰國羅勇工業園等是瀾湄跨境經濟合作的示範項目,是企業投資興業的成功範例。”

瀾湄合作因水而生,將積極開展水資源合作,科學開發瀾湄水電資源,建立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共享河流信息資料,共同保護沿河生態資源,讓瀾湄沿岸民眾更好地“靠水吃水”。農業合作方面,中國與湄公河國家已在種植、良種培育、農技培訓、農産品貿易等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中國的優質高産雜交稻、湄公河國家新鮮的熱帶水果為各國民眾所熟知。未來,瀾湄各國將重點開展農業合作平臺、減貧能力提升與減貧示範點建設,幫助各國民眾提高收入。

瀾湄合作還要進一步促進各國旅遊、文化、體育往來,舉辦瀾湄文化藝術節、青年專才培養與交流活動等。中國還將實施“光明行計劃”,為湄公河國家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瀾湄合作將成為東亞地區富有活力、親切生動的風景線。”

推動合作項目儘早“落地”

作為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的雲南省,目前已基本建成東、中、西三個方向連接湄公河流域國家的高等級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綜合運輸體系不斷推進;湄公河流域五國成為雲南對外貿易和雲南企業境外投資最主要的區域;中緬油氣管道于2013年秋建成投産,2014年輸入雲南境內天然氣達36億立方米。

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恒表示,雲南省將始終以真誠的情感、堅定的信念、務實的舉措,踐行好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增進彼此互信和互利合作,架起區域繁榮穩定的橋梁,當好和平發展的使者。

瀾湄合作將成為發展中國家合作的典範,各界看好瀾湄合作前景。多位專家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儘快啟動一批最能見效且符合六國利益的瀾湄合作早期收穫項目,以項目來深化合作。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河內代表處負責人王貴軍期待,瀾湄合作能給企業帶來更多商機,“我們應該有更多機會參與區域大項目,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基礎設施項目,希望合作項目儘早‘落地’。”

阮宗澤認為,中國在瀾湄合作上做了很多努力,尊重並強化東盟國家的中心地位,以實際行動表明誠意。他建議,不斷做大瀾湄合作的“蛋糕”,“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誰也無法獨善其身,合作的實惠實實在在。”

施朝秉説,瀾湄合作充分體現了開放包容,在多項合作機制下瀾湄合作可因事而宜發揮好多平臺作用。雲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盧光盛説,瀾湄合作不會替代原有機制,而是新的補充、新的嘗試。“瀾湄合作將結合‘一帶一路’,在中南半島等區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盧光盛告訴記者,瀾湄合作機制下,中國將更為積極地發揮資金、市場、技術、産能等方面的優勢,深化區域合作。

有人將瀾湄合作比作一棵充滿朝氣的“藍莓”。我們期待,這棵“藍莓”茁壯成長,結出甜美的果實!(記者丨楊躍萍 白靖利 刊于《瞭望》2016年第12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