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財經觀察:中國-東盟合作添新翼

2016-03-24 20:3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記者 劉軼芳 劉穎)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23日在海南三亞舉行。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泰國總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撾總理通邢、緬甸副總統賽茂康和越南副總理范平明出席會議。會議通過一系列成果文件,確定了瀾湄機制的未來發展方向,勾畫出各領域合作藍圖。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可以説是流域六國共同的“母親河”。雖然近幾年流域各國的合作不斷加強,合作項目越來越多,但該流域不少地區仍然欠發達,六國合作發展仍有很大空間。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遊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作為湄公河上遊國家,中國很早便與下游國家達成了共同開發利用瀾滄江-湄公河的共識,多年來積極推進這一地區的各國共同合作開發,在公路和鐵路建設、航運、農業、經貿等各領域穩步發展。

建立瀾湄合作機制是有關方面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李克強總理在第1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呼應泰國提出的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可持續發展倡議,提議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一年多來,瀾湄合作機制從倡議一步步變成現實。

瀾湄合作機制從提出倡議到首次領導人會議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其間召開了三次高官會、三次工作組會和一次外長會,外長會期間各方已提出78個早期收穫項目,其務實高效可見一斑。

分析人士認為,瀾湄合作機制的正式啟動將促進六國經濟社會發展,有助於縮小湄公河次區域國家間發展差距,助力東盟共同體建設和區域一體化進程,也為中國-東盟合作增添了新平臺和新內涵。

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係的“銀婚”之年。25年來,中國和東盟在各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特別是雙方貿易、投資和産業合作日益密切,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發展格局。

去年年底正式成立的東盟共同體以政治安全、經濟及社會文化為三大支柱,標誌著東盟一體化進程取得重大進展。但不容忽視的是,由於東盟成員國在發展水平上差異巨大,東盟完全實現一體化仍面臨諸多挑戰。

瀾湄合作機制將在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個重點領域開展合作,全面對接東盟共同體建設三大支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這與東盟共同體建設的努力方向完全一致,符合湄公河國家共同需要,契合各國發展戰略。

東盟教育中心主任約瑟夫·馬修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所有六國都將參與建設瀾湄合作機制,這將得到六國在政治、經濟、社會和地緣上的全力支持。因此,這個機制的重要性在於它將更加注重實用性,而不僅僅是一個理論框架。這個合作框架服從於東盟經濟共同體的整合,將進一步推動次區域的發展。”

就經濟整體實力來説,緬甸、柬埔寨和老撾在東盟十國中經濟基礎相對薄弱。而中國和泰國在瀾湄六國中相對較強,瀾湄合作正是通過分擔次區域發展壓力,幫助東盟縮小內部發展差距。

泰國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泰中兩國可充分結合緬老柬越四國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將富餘産能有計劃地與之對接合作,以整體提高在全球市場的競爭能力。瀾湄合作機制也有助於促進緬老柬越四國經濟發展,促進這些國家更好地融入東盟經濟共同體。

老撾中華總商會常務副會長、吉達蓬集團公司董事長姚賓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老撾是中南半島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也是唯一的內陸國家,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通訊、資源開發、貨物及能源運輸等方面都較為落後,與中國和其他湄公河流域國家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非常期盼來自中國的投資與合作。

泰國法政大學比裏·帕儂榮國際學院教授楊保筠説,瀾湄機制如果落實得力,湄公河沿岸各國物流和經濟合作暢通帶來的實惠,也會輻射東南亞其他國家,從而對進一步加強中國-東盟關係發揮積極作用。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