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強薄弱領域 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4-04 08:41 來源: 重慶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考察時指出: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作為最年輕、市情也最特殊的直轄市,如何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協調發展之路?近年來,重慶市不斷探索,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城鄉統籌發展任務繁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打工,原本比較效益就不高的農業發展倍加艱難;“留守”鄉土的農民面臨“出行難”、“看病難”、“買賣難”等系列問題……

面對較大的區域差距、城鄉差距,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慶,如何破局?

近年來,重慶市以協調發展理念為“制勝要訣”,在“四化”同步中力求通過制度創新、強化資源要素的市場化配置來拓寬發展空間;借改善基礎設施、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生活水平差距,最終實現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

發展同步

增強區域薄弱板塊

梁平縣蔭平鎮樂英村的楊燕全,一家3口人,卻生活在三個地方:學機械製造的兒子楊欽成,在重慶兩江新區蔡家組團一家金屬製造企業上班;這幾年不少農民搬進梁平縣城、蔭平鎮新修的商品房,老楊憑著幾十年的木匠手藝,“轉戰”鎮上、縣城搞裝修;家裏的3畝多地,全部流轉給“上山下鄉”公司種植梁平柚,妻子張耀芬作為當地種柚“好手”,進公司當工人幫助管理柚樹……

“以前全家人‘窩’在3畝地上,一年最多收入1萬元,現在耀芬一年掙的已經超過這個數。”楊燕全有些得意地説,“我嘛,肯定更多!”

重慶城鄉、區域差距較大,是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013年9月,中共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全會作出“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部署,將全市劃分為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5大區域,各個區域根據定位“揚長避短”、錯位發展。

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施以來,重慶市累計出臺了50多項政策措施,構建起了以《關於科學劃分功能區域、加快建設五大功能區的意見》為基礎,考核、産業、財政三大核心政策為支撐,眾多專項政策相配套的“1+3+N”政策體系。

“為促進各個功能區域協調發展,我們在注重厚植基礎的同時,著力補齊短板,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較落後區域、對貧困群體以及薄弱環節的支持。”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對於渝東北、渝東南兩個生態區,財政堅持“不取多予”政策,對城市發展新區堅持“少取多予”,對都市功能拓展區和都市功能核心區“促品提質”;不斷優化公共財政支出結構,公共財政進一步向區縣和農村傾斜,全市財政一般預算的75%用於區縣和基層,50%用於民生,每年新增財力的70%用於農村。

兩年多來,各功能區域實行互聯互通,堅持産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産業走、建設用地跟著産業和人口走,促進了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各功能區域呈現差異發展、特色發展、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市一體化科學發展大格局正在形成。去年,五大功能區域合力發展,全市GDP增速達到11%;由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構成的大都市區,與由渝東北、渝東南構成的大生態區,人均GDP由2007年的2.4:1,縮小為2015年的1.9:1。

3月中旬,萬州區分水鎮石碾村上萬畝李花似雪,花下游人如織。上個週末,林德建的農家樂接待了15桌客人,收入超過5000元。目前,石碾村已有85戶農民註冊了微型企業,其中大部分是像林德建這樣的返鄉農民工,他們成為當地致富“領頭羊”,帶動著石碾這樣的貧困村走出貧困。據了解,近年來,重慶市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已經達到48.4萬人,創辦經濟實體37.2萬戶,吸納城鄉勞動力就業170.3萬人,成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的活躍個體。

按照2300元的扶貧標準,2011年重慶市還有貧困人口202萬人,主要分佈在秦巴山片區和武陵山片區的2000個貧困村。為幫助這些最薄弱的區域發展起來,重慶市編制出臺了重慶市(武陵山片區、秦巴山片區)農村扶貧開發規劃,將這兩個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主戰場,以城鄉統籌、整村整片開發為基礎,通過精準扶貧、建設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産業、保護生態等方式,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截至去年底,重慶市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54.2萬人,808個貧困村、95.3萬貧困人口實現越線脫貧。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全市森林覆蓋率、建成區綠化率分別達到45%和42%,長江、嘉陵江、烏江幹流水質總體保持II類,大都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92天,城鄉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要素同權

補齊農業薄弱板塊

勞動力、資本、土地,是最重要的三大生産要素。重慶市通過制度創新,讓這些要素在城鄉、區域之間有序、順暢流動,激發了薄弱區域、薄弱産業的活力。

楊燕全的兒子楊欽成,在南下闖蕩4年後,于2014年8月回到重慶,與新婚妻子方虹元申請到了兩江新區一套一室一廳的公租房。生活安定下來後,小兩口正在辦理手續,準備將戶口從梁平老家轉過來。“原來在沿海打工時,每年春節回家都讓人‘頭痛'。”楊欽成説,“現在我們就在重慶安家,不用當‘候鳥’了。”

“每年春節前後農民‘候鳥式’遷移,其本質是基於城鄉二元結構和區域發展差距。”重慶大學向鵬成教授認為:“重慶的戶籍制度改革,不僅促進了重慶區域內人口的優化佈局,也為實現城鄉、區域的協同發展、推動‘四化’同步奠定了基礎。”

重慶市是全國最早改革農民工戶籍制度的省(直轄市),通過陸續出臺的45個文件,形成較為完善的制度政策體系,以農民工在城市穩定就業為前提,允許有條件的農民工及其新生代自願轉戶進城。截至去年底,全市以農民工為主體實現累計轉戶429萬人。

為打消進城農民工的後顧之憂、保證他們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重慶市還設計了就業、養老、醫療、住房、教育“五件衣服”。以農民工轉戶最關心的住房問題為例,重慶市建立以公租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制度。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累計建成投用公租房1488萬平方米、配租21.4萬套,惠及58萬人。

在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中,大都市區突出了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的集聚,大生態區突出了人口有序減載,人口呈現梯度轉移,促進了重慶市人口的優化佈局。

農村人口減少,農業怎麼辦?

在南川區木涼鄉玉岩鋪村,60%以上的青壯年外出,田地只能由老人和留守婦女耕種。曾在福建打工的王明洪回村流轉了400多畝土地種梨,林下種油用牡丹、養土雞。2013年,他註冊了“藍博源家庭農場”,成為南川區首個家庭農場,憑藉大量使用機械、採用高效省力的農技措施,去年家裏4個勞動力外加雇用的兩人,農場實現了360萬元的産值。

“沒有其他人外出打工,我還沒有當‘場長’的機會呢。”王明洪幽默地説。據了解,去年重慶市加快了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構建,共發展家庭農場1.34萬家、農民合作社2.5萬家、農業龍頭企業3362家,他們為一向被視為薄弱領域的農業帶來活力:土地流轉比例達到41%,適度規模經營集中度提高到34%;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力軍的現代特色效益農業深入發展,總産值增長70%。

金融“貧血”是制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重要因素。

重慶市大膽探索,在完成農村集體資産量化確權的基礎上,著力通過制度改革,盤活“沉睡的資源”,積極探索將承包地、林地、宅基地、農村塘庫堰、地上種植物及大棚等納入抵押物範圍,去年全市農村産權抵押貸款達到800億元;大力發展政策性農業擔保,累計為2000多個農林牧副漁項目擔保貸款78億元。這些緩解“三農”金融“貧血症”的舉措,得到財政部、農業部的充分肯定。

此外,重慶市還創設地票交易制度,將閒置農村宅基地和其它建設用地復墾為耕地,並將其耕地指標形成地票,在農村土地交易所公開交易。在地票交易的凈收益中,85%支付給農戶,15%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了城市反哺農村的制度性通道,增加了農民財産性收入,讓農民也能享受到城市發展的成果;保證了農村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累計交易地票17.3萬畝。

要素的流動讓農業“體質”更好、農民錢袋更鼓:去年重慶市農業增加值1150億元,同比增長4.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505元,增長10.7%,糧食産量1154.9萬噸,其它農産品供應充足。

生活同質

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作為目前家裏唯一還留在梁平縣蔭平鎮樂英村老家的人,張耀芬擰開龍頭有自來水,煮飯有沼氣,下地走硬化的人行便道,趕場嫌路遠可搭農村公交車,有個頭痛腦熱直接找村衛生室的村醫開點藥……

“這幾年,我們過的日子跟城裏人一樣‘洋氣’。”楊燕全妻子張耀芬説。

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推進,像張耀芬這樣留在農村也能享受“城裏待遇”的農民越來越多——

去年至今年,重慶市已投和將投40億元,建設行政村通暢工程6607公里,新解決1212個行政村公路通暢,實現有條件行政村公路通暢率達到100%。

截至2015年底,全市完成7.4萬多口山坪塘整治,新增蓄水近2億立方米,可灌溉農田7.8萬畝;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基本完成,建成供水工程近1.5萬處,解決了108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農村信息化快速發展,搭起城鄉信息互通之橋。今年初,酉陽縣板溪鎮三角村烏雞養殖大戶劉海明,通過網絡3天銷售了20多只土雞,而傳統跑銷售的方式則要花10天左右。“農民種出的優質農産品挂到網上,遠的可以賣到上海、新疆。”幫劉海明賣烏雞的楊向華説。近年來重慶市不斷健全信息化助推農業農村發展機制,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及體系基本形成,行政村光纖通達率75.9%。在此基礎上,去年全市農村電商主體達到1.6萬餘家,網上銷售突破100億元,促進了城鄉産品的雙向流動;12316熱線服務為農民解決農業技術、政策疑難等3萬餘起,助農增收減損超過2.5億元,農民借信息致富的能力正在增強。

與此同時,重慶市不斷向農村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以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

截至去年年底,重慶市已建成2606個“撤並村”衛生室,每個村衛生室都有相對獨立的診斷室、藥房、治療室,配置基本醫療設備,解決農民就近看病的問題;農村教育持續加強,中小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深入實施,基本實現農村寄宿制學校達標建設,高山中小學暖冬工程全面完成;農村文化日益豐富,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8.5%、99%,開展文化服務進農村13萬多場次,創建市級以上文明村鎮775個。

“重慶市還破除城鄉戶口限制,職工身份限制,建立起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機制。”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説,根據城鄉居民不同的社會保障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重慶市建立健全“廣覆蓋、多層次、便參保、易轉移”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了社會保障制度全覆蓋和五大社會保險的市級統籌,實現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保險的一體化、農民工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統一。(記者 羅蕓)

責任編輯: 溫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