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6年一季度經濟穩中有進

2016-04-16 07:0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增長結構優化,新動能加快積聚
一季度經濟穩中有進

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數據,初步核算,2016年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為158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興動能加快積聚,一些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國民經濟開局良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説。

如何看待增速略緩?

增長平穩,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

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為6.7%,比去年第四季度略低0.1個百分點。如何看待增速繼續回落?盛來運用了“運行平穩”四個字。

“穩”幾乎表現在一季度經濟運行方方面面。

經濟增長相對平穩。今年一季度,儘管我國GDP增長速度比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都略低,但仍然運行在6.5%—7%的合理區間。以2015年的價格計算,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量比去年同期多了222億元。而且中國的經濟增速仍然在國際範圍內保持了較高水平。根據英國共識公司預測,今年一季度美國的GDP增速為2.2%、歐元區為1.4%,日本則為下降0.1%。

工業生産緩中趨穩。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3個百分點,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投資消費一升一穩。一季度,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個百分點,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4個百分點,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

民生指標比較平穩。就業總體穩定,一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3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31.8%,3月份調查失業率在5.2%左右小幅波動。物價溫和上漲,一季度CPI上漲2.1%。居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9,比上年同期縮小0.02。

“從增長、就業、物價、收入這幾個指標看,經濟運行的態勢是比較平穩的,仍然在合理區間。”盛來運説。

為何增速波動不大?

結構優化,增長的協調性和質量提高

實際上,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錯綜複雜,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也持續較大。為何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波動不大?這與經濟增長結構性變化有關係。

産業結構繼續優化。一季度,三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增速高於第二産業1.8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産業19.4個百分點。

需求結構不斷完善。看投資,一季度,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速和服務業投資增速均比全部投資增速高3個百分點左右,而且佔比也在繼續提高,高耗能産業投資佔比則繼續下降;看消費,居民在住、行、教育、養老、衛生、旅遊等方面的消費支出保持較快增長,並且向中高檔消費層次邁進的步伐在加快。

區域結構協調性增強。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0%和7.3%,分別快於東部地區0.7和1.0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分別快於東部地區2.3和2.2個百分點。

除了結構優化,新經濟快速發展,新動能加快積聚,也使一季度經濟運行亮點紛呈。一季度國內發明專利的授權量增長55.3%;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2%和7.5%,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4和1.7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和1.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智慧化電子産品等新經濟、新産品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7.8%,增速雖然有些回落,但這是在前幾年40%以上的高增長基礎上的較快增長。

“我們以前盯著GDP增速,因為在工業化上升時期,積累財富是第一位的。現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後,看經濟增長只看增速遠遠不夠,一定要看增長結構性的變化,看經濟增長的協調性和增長質量,這樣才能把握中國經濟發展大勢。”盛來運説。

如何看待下行壓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經濟結構性矛盾治本之策

3月,從生産、需求、價格、實物量指標到預期指標都在反彈,一些國際機構紛紛調高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4月1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報告,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調低了0.2個百分點,但是對中國的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又調高了0.2個百分點。

儘管一季度開局良好,但我國正處在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結構調整陣痛仍在持續,下行壓力不容忽視。一季度數據中有兩個數據就頗引人注意:一是一季度的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落後於GDP增速;二是一季度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5.7%,比1—2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7.9個百分點。

在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看來,對於居民收入實際增速落後於GDP增速要辯證看。一方面,收入實際增長只是略低於GDP增速0.2個百分點,低得不多,而且季度數據本就有所波動,不能由此判定全年居民收入實際增速都會低於GDP增速。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根本上還是企業效益下滑的滯後反應。今年前兩個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已經扭轉了去年全年下降的局面,釋放了積極信號,居民收入實際增速有望回升。

更值得關注的是民間投資增速的持續回落,且增速低於國有控股投資增速、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的情況。“這不同程度反映了經濟內生動力不充分,投資增速回升更多還是依靠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較快增長。”潘建成分析,民營資本目前仍未找到刺激投資信心的好項目,且融資環境有待改善,“要激活民間資本,強化內生動力,最終的落腳點還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民間資本創造比較寬鬆且公平的營商環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中國經濟結構性矛盾的治本之策,今年則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一年。據介紹,一季度,五大任務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去産能有所突破,一季度粗鋼産量下降3.2%,原煤産量下降5.3%;去庫存效果初顯,今年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33.1%,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35億平方米,比2月末減少了415萬平方米;去杠桿有積極變化,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降成本政策力度較大,今年前兩個月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85.26元,比上年全年下降0.42元左右。

“三去、一降、一補,不光是對經濟供求總量平衡産生了積極的改善作用,而且本身有助於提高企業的活力。要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認識,堅定信心。以前大家都很擔心去産能後,GDP或者工業會回落,甚至增加就業壓力。回過頭來看,實際執行效果産生的積極作用更大。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盛來運説。(記者 陸婭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溫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