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儲備林對社會資本開放 2億立方缺口蘊藏巨大商機

2016-04-20 09:22 來源: 林業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逐年上升的木材消費需求,正在為木材生産和銷售帶來巨大商機。國家林業局14日表示,將探索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合力建設國家儲備林。

2020年木材缺口將達2億立方米

國家林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用佔全球5%的森林面積和3%的森林蓄積,支撐著佔全球20%人口日益增長的木材消費需求。2014年,我國木材消費總量5.39億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近4倍。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國、第一大木材進口國。2014年我國進口原木及其他林産品折合木材2.58億立方米,木材對外依存度達47.94%。隨著天然林全面停伐,木材缺口進一步增大。

數據顯示,我國原木、鋸材進口量已佔全球貿易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國際壓力巨大。《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嚴格限制交易的樹種增加到246個,全球先後有86個國家和地區限制或禁止珍稀和大徑級原木出口,珍稀樹種和大徑級原木進口斷供風險加大。

“考慮到‘三個1億人’和城鎮化率達到60%等因素,到2020年,木材缺口將達2億立方米。”在當日下午國家林業局召開的國家儲備林建設新聞通氣會上,國家林業局速生豐産林辦公室副主任石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些年木材消費量逐年上升,14年消費量增長4倍,這種情況是可以接受的。但資源結構性短缺問題突出。”

第八次森林資源清查表明,我國楊竹松杉桉常規樹種過於集中;中幼齡林面積比例佔近65%;小徑級組株數比例由第四次森林資源清查的55%上升到73%,大、特徑級組由13%下降到3%。

也就是説,目前我國森林資源中,能夠拿出的可用之材數量並不多。“這種情況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緩解。短則10年,長則30年、50年。”石敏説,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林業局經過試點示範、科學研究和論證,提出建設國家儲備林的構想。

石敏介紹,國家儲備林是指在自然條件適宜地區,通過人工林集約栽培、現有林改培、撫育及補植補造等措施,營造的工業原料林、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等優質高效多功能森林。

“國家儲備林是長短週期相結合、一般樹種和珍稀鄉土樹種相結合、新造林和現有林改培相結合,集約化培育工業原料林和定向培育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的新工程。”她説。

本報記者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2012年,我國在水光熱等自然條件良好的南方7個省(區),以國有林場為主體,啟動了國家儲備林建設試點。2014年將建設範圍擴大到福建等15個省(區、市),劃定國家儲備林1500萬畝。截至2015年底,落實中央財政補貼資金18.36億元,用於國家儲備林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培、中幼林撫育和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建設面積2990萬畝。

在資金供應方面,石敏介紹,國家林業局與國家開發銀行開展戰略合作,創新國家儲備林投融資機制。首個試點省(區)廣西一期建設750萬畝國家儲備林100億元貸款,2015年9月17日通過國開行總行貸委會評審,12月17日簽訂貸款合同,2015年底前放貸11.4億元。同步推進天津、雲南、福建、河北等一批重大貸款項目。2015年12月底,天津市薊縣與國家開發銀行天津市分行簽訂3億元貸款合同。

“項目都通過了銀行的嚴格審核,貸款採用基準利率,每個項目都有承貸主體。”石敏説。

吸引社會資金建設國家儲備林

本報記者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2015年,國家林業局出臺了《國家儲備林制度方案》。《方案》明確了國家儲備林建設總體要求、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組織保障,涉及10多項制度辦法等,還在福建、江西等7個重點省區,組織開展了首次國家儲備林劃定、集約人工林培育和現有林改造培育核查。

石敏介紹,國家儲備林實施部門還借鑒世行貸款項目經驗,總結了包括43種模式57個案例的高效培育模式和珍稀樹種混交林改培等模式,推進建立國家儲備林培育經營標準體系。

根據《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2013-2020年)》,到2020年,在全國25個省區6大區域18片基地,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2.1億畝,通過採取科學經營,著力培育珍稀樹種大徑級用材林,構建結構優化的木材後備資源體系。基地建成後,預計每年可增加木材供應能力9500萬立方米,逐步緩解國內木材供需矛盾。

“國家林業局正在修訂編制上述《規劃》,時間延長到2050年。”石敏告訴記者,新的《規劃》將調整範圍、擴大面積、延長期限。圍繞“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在2016-2050年間,佈局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黃淮海、西南、京津冀及東北地區六大基地、17片建設基地。

建設國家儲備林,國有林場等項目實施單位會增加哪些收益?石敏介紹,2015年國家林業局辦公室與財政部辦公廳下發的《關於做好國家儲備林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發揮財政資金引領作用,充分利用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資金,合力支持國家儲備林建設,探索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本報記者了解到,根據現有投資政策,建設國家儲備林補助政策三分類:一是現有林改培一般樹種大徑材,中央基建補助300元/畝。改培珍稀樹種,中央基建補助500元/畝;二是集約人工林栽培新造一般樹種大徑材中央基建補助300元/畝。新造珍稀樹種中央基建補助500元/畝;三是中幼林撫育及造林補貼實行中央財政補貼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森林撫育100元/畝,造林補貼200元/畝。

以廣西國家儲備林項目為例,自2012年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啟動以來,國家安排廣西建設國家儲備林226.08萬畝,安排中央資金3.37億元。

廣西利用開發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項目規劃(2015-2020年)建設國家儲備林2100萬畝,項目總投資386.93億元,申請開行貸款280億元,佔項目建設期投資的79.95%;建設佈局在全區14市72個縣(市、區)、13個區直林場和2個國有企業。

主要政策有四個方面:一是長週期低利率。國家林業局與開發銀行創新林業投融資模式,共同協商,為廣西一期項目研究制定了27年(含寬限期8年)超長期貸款期限及優惠利率的新型林業金融産品;二是財政貼息。執行現有的中央林業貼息政策,即中央財政貼息3%,貼息年限為3-5年,要求地方相應配套貼息;三是保險政策。基地全部納入政策性森林保險範圍,並開展商業性保險;四是抵押政策。以林(木)權抵押為主,兼顧其他資産抵押。

“國家林業局將創新投融資機制,落實一批建設項目。”石敏對記者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協調爭取中央資金,加大投入,全力推進利用開發性、政策性銀行貸款。積極探索運用PPP模式,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國家儲備林建設。繼續協調農發行,加快推進利用農發行貸款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試點,將國家儲備林建設納入抵押補充貸款專項基金等支持領域。著手研建集國家儲備林和國際貸(贈)款項目于一體的綜合性信息系統。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