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核心創造力助中國製造“化繭成蝶”

2016-04-21 07:1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王優玲)開欄的話:外貿做大做強,關鍵在企業,核心也在企業。壓力和挑戰之下,我國一批外貿企業逆風飛揚,提升創新能力,改革生産方式,打造先進的商業模式,致力於生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産品,引領中國走向貿易強國。20日起,新華社開設“外貿創新發展”欄目,通過企業訪談、專家解讀、官員發聲、群眾參與等多種形式,報道我國外貿發展的新亮點和創新實踐,用具體鮮活的事實反映我國外貿發展的新活力、新動能。

全球製造版圖風起雲涌,新的産業變革迫在眉睫。

曾經以兩位數高速增長的中國外貿,進入轉型升級的“蟄伏期”。專家認為,中國外貿在邁向中高端的過程中實現緩慢增長的態勢將至少持續10到15年。大浪淘沙中,一批外貿企業腳踏實地,勵精圖治,正在以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努力開啟中國製造的“新黃金時代”。

智慧製造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在位於珠海的格力電器總部展廳裏,記者看到各種創新産品:晶弘瞬冷凍冰箱、“不用電費”的光伏空調、永磁同步變頻離心機組、三維立體電磁加熱電飯煲……

眾多創新産品後面有強大的技術競爭力做支撐。至今,格力已累計申請專利20738項,其中發明專利6811項,生産出20個大類、400個系列、12700多種規格的産品,遠銷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用戶量超過3億。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坦言,2000年前格力沒有專利,從2000到2006年,格力有了專利,但技術缺少含金量;而最近3年取得的專利是2011年前的三倍之多。

3年前,格力佈局模具製造和智慧裝備製造。格力“棋盤”裏對於智慧製造的戰略,代表了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方向。

放眼全球,美、德、日等發達國家紛紛推出振興製造業戰略,以自動化、網絡化、智慧化重塑工業競爭力;新興經濟體積極推進工業化進程,努力提升本國製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國際産業分工和競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連續3年成為“全球貨物貿易大國”的中國,也在努力從産業鏈低端的機械式加工製造向高端的創新製造邁進,重新找到中國製造的定位。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換擋之下,董明珠不認為企業會遭遇太大困境。“這是一個轉型期,製造業通過‘休眠期’進行重新定位將更有意義。”

3年來,格力智慧製造初具規模,開始為電子、食品、醫藥等領域提供裝備技術服務。格力自主研發生産的工業機器人,去年生産了約1000台,全部用於自給。今年,格力工業機器人生産目標為5000台,除了自用,還將外銷服務於其他製造企業。

除了模具製造和智慧裝備,格力還將向縱深領域發展,進軍新能源汽車,拓展電機等。

“作為一個大國,中國應當有能力用自己的技術去和別國合作,那才是一個真正有價值的選擇。”董明珠説,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製造是核心技術,是自主研發創新能力。要用技術去服務於全球,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離不開“中國造”。

技術進步引領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在天津富士達集團的一個焊接車間裏,火光四濺,20多臺機械手臂正在焊接自行車三角架——這樣的工作在兩年前需要20位焊工來做,企業每月為每位焊工支付6000元左右的工資,而機械手臂的使用為整個焊接工序節省了30%的人力成本。

富士達是我國大型自行車製造和出口企業,年産超千萬輛,産品銷至國內市場及歐美日韓等市場。作為一家傳統外貿代工企業,控製成本、提高質量、加強核心競爭力成為制勝的關鍵。

“如果價格比別人高,交期質量比別人差,客戶一夜之間可以轉走,企業一夜之間就會倒閉。”富士達董事長辛建生對記者説。他的目標是在3年內將企業在世界自行車市場的份額從目前的12%提高到20%。

對於技術含量要求較高的製造行業,中國依然以完備的産業鏈、熟練的技術工人、市場規模等綜合因素具有較強的比較競爭優勢。

然而,一些技術含量低、處於産業鏈低端的加工貿易,逐“成本洼地”而居,部分産業和訂單向外轉移。海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份,我國加工貿易進口出口分別連續15個月和13個月下降。

“工業轉型速度必須加快,要利用自動化、互聯網增加競爭優勢,否則中國製造業將沒有優勢。”辛建生説。

為提高勞動生産率、提高質量,富士達引入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噴漆、自動輪輞線,實行生産自動化和管理智慧化;為提高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富士達加大技術投入,每年用於技術創新的投入不少於營業額的3%以上。

此外,富士達在行業內率先研發鋁合金中高檔自行車,研發了碳纖維自行車車架、車把、前叉等配件,並投鉅資建設實驗室,先後從美國、台灣購進微電腦自行車路況試驗機、微電腦車架、疲勞試驗機等先進設備,是迄今為止我國自行車行業唯一一家獲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證企業實驗室。

對於品牌和營銷,辛建生坦言,企業的策略是在國際市場做代工生産,在國內市場做品牌營銷,將國際市場的技術體現到國內品牌上。“做品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資金投入,沒有30至50年的投入,品牌無法塑造出來。”

小喇叭孵出“東方迪士尼”之夢

“70後”小時候玩吹喇叭,“80後”男孩玩“奧迪雙鑽”四驅車,“85後”、“90後”帶著“有妖氣”動漫記憶長大,“00後”甩著“颶風戰魂陀螺”、揮著“巴拉巴拉魔仙棒”做著“童年夢”——這些伴隨幾代人長大的玩具、動漫都與奧飛娛樂有關。

奧飛娛樂前身是奧飛動漫,由廣東一家生産塑料玩具喇叭的小作坊發展而來。從小作坊到娛樂王國,它的起步、轉型、崛起反映了中國玩具製造業的變遷。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玩具製造國和出口國,廣東是中國第一大玩具製造出口大省。近年綜合成本上升壓力下,中國玩具産業並未大舉外遷,但大批玩具代工廠相繼倒下,玩具製造中心已然發生巨變,以奧飛為代表的一批有自主品牌的玩具企業不斷轉型,向動漫、遊戲、娛樂、影視等領域拓展。

2003年,奧飛以“動漫+玩具”的模式開始第一次轉型,自己做動漫,並利用自有玩具工廠生産衍生品以實現盈利;2009年,奧飛開始第二次轉型,進入舞臺劇、授權、線上線下消費品等運營動漫全産業鏈;2013年,奧飛進入第三次轉型,通過並購、入股等方式打造泛娛樂全産業鏈佈局。

“奧飛娛樂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玩具企業,奧飛的目標是成為東方迪士尼。”奧飛動漫公關總監曾蔚彬對記者説。

奧飛娛樂最新公告顯示,奧飛擬定增募資45億元人民幣用於IP資源建設項目、IP(知識産權)運營體系建設項目等,包括在2016年至2019年投資製造電影、遊戲、電視劇、網絡劇和動畫等119部産品。

據曾蔚彬介紹,奧飛不斷在內容、VR(虛擬現實)、智慧玩具、智慧機器人等領域進行投資,全面打造以IP為核心,集影視動畫、動漫、遊戲、文學、電影、媒體、平臺、玩具、衍生品、教育、主題樂園、智慧科技等為一體的泛娛樂全産業鏈佈局。

2016年,奧飛“智慧S計劃”中推出名為“樂迪”和“嘉佳”的智慧機器人,其中“樂迪”機器人的IP原型《超級飛俠》動畫片已經在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其玩具隨之走向海內外。

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及今年一季度,中國玩具出口實現增長。增長背後,是産品創新、自主品牌創新以及新的商業模式的支撐,我國傳統的玩具勞動密集型産業正在華麗轉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