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智造”鑄就新動能

2016-04-21 07:4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技術産業增速分別達到10%、9.2%,鋼鐵和煤炭兩個化解産能過剩重點行業産量分別下降3.2%和5.3%,這是一季度工業運行交出的答卷。透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到,在新舊動力轉換期,儘管整體增速放緩,但隨著化解過剩産能穩步推進,新産業、新産品保持較快增長,工業運行新的發展動力正加快積聚,邁向中高端的路徑逐步清晰起來。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推進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促進製造業朝高端、智慧、綠色、服務方向發展,培育製造業競爭新優勢。通過發展新技術、新業態培育壯大新動能,以智慧製造為抓手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是我國加快發展新經濟的題中之義,也為工業運行指明了發展方向。

經過30多年的持續高速發展,我國工業原來的粗放發展模式已遇到了“天花板”,現在到了打造新的發展模式、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時候。我國有兩百多種工業品産量位居世界第一,傳統工業規模相當大,在産業結構調整初期,傳統模式受到衝擊,動力轉換尚未完成,短期工業增速會出現下降,世界其他經濟體基本上也經歷了這一過程。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工業增速的回落是可以接受的,是工業發展邁向中高端的必經階段。當前我國製造業發展已經步入爬坡過坎、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跨過這個關口,關鍵在於結構調整的進度和成效,在於實現新舊動力的順利轉換,提高有效供給,增強經濟內生動力。

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培育製造業競爭新優勢,要加快發展新型製造業,實施智慧製造工程,加快發展智慧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培育推廣新型智慧製造模式;要推動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實施製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實現重點領域向中高端的群體性突破。智慧製造和新興産業成為製造業實現轉型升級的抓手和突破口。其實,這一發展路徑正成為各地發展工業的自覺選擇。自去年5月國務院發佈《中國製造2025》以來,已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對接政策和規劃,其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等新興産業,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加快製造業發展升級等表述多次出現。

不僅是各地著力推進,在全國層面的規劃和支持政策中,推進技術創新、智慧製造的多個專項行動正從紙面走向行動。《智慧製造試點示範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印發,將聚焦製造關鍵環節,在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地區、行業,選擇試點示範項目;《工業強基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指出,引導各類要素向工業基礎領域集聚,重點突破40種左右標誌性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機器人是實現智慧製造的重要支撐和依託,日前印發的《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了大力發展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強化産業基礎能力等主要任務。

從中央到地方,推動工業運行新舊動能轉換的政策體系已佈局開來,為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縱覽出臺的支持政策,發展關鍵核心技術是繞不開的關鍵詞,也是我國推動智慧製造、打造發展新動能的關鍵一環,要順利跨過這一階段,創新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智慧製造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是物聯網對工業的顛覆和再造,對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企業只有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率先在智慧製造領域取得技術優勢,才能在這一輪技術變革中佔得先機,助推中國經濟實現“彎道超車”。

當今世界各國製造業的競爭,實質上是標準和質量的競爭。標準化是創新的驅動力,通過行業標準引領産業方向,通過標準競爭增強我國製造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是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一環。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並不是製造業強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國製造業的標準仍比較落後,很多産品的質量仍然處在中低端。建設製造強國必須有先進的標準作為支撐,要完善製造業標準體系,堅決淘汰不達標産品,提高産品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支撐製造業提質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楊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